- 首发|首席商业智慧
- 作者|首席商业智慧
引言:曾经我们排过队的那些网红餐厅,都一批批老去了。
最近,北京有一家店排队排得很疯狂,火到甚至“荣登”央视等媒体的关注与报道。
排队两三个小时只是基础,8到10小时才是常态,等位动辄超过2000桌,一张黄牛票炒到了300元的高价。
这个就是来自川渝的烤鱼品牌“烤匠”,高居“北京全城美食热门榜”第一名。
很久没见识过这种场面了,毕竟在消费觉醒的当下,越来越清醒的年轻人竟然还会为了一顿烤鱼排队8个小时。
但是回想一下当年,自己也没什么立场质疑这2000多桌嗷嗷待哺的年轻人。
十多年前青春正茂的我,也曾为了那些网红餐厅拿过排队的号码牌,心甘情愿在长长的队伍中等待。
那个时候,像外婆家这样的餐厅,可以说是妥妥的餐饮顶流了,吃上一顿外婆家也是朋友圈可以炫耀的“社交货币”。
但是,当你问现在的年轻人,他们或许会疑惑,外婆家还当过网红?
对的,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外婆家最多算一家十分朴素、吃起来不贵的餐厅,和网红是沾不上边的。
毕竟,如今的外婆家早已不复当年的网红模样了。
已经没有年轻人会去主动吃它,甚至是曾经为它排过队的人,也只是路过了,才会想起来,最后也只是看一眼,转头向旁边的网红餐厅走去。
短短十年,餐饮江湖瞬息万变,曾经让年轻人大排长龙的外婆家,早已是明日黄花。
近日,外婆家开在广州的最后一家店更是被曝出关门了,这也是其在广州的首店。
曾经的网红,今日的“凉凉”?
根据南都·湾财社的报道,广州的最后一家外婆家已于12月13日起停止对外营业了。
这家店是2015年5月22日开业,算下来,营业了也有将近10年了,怎么也算得上是“时代的眼泪”了。
不过根据深圳商报的报道,12月17日,外婆家相关负责人回应,该门店闭店是因为与物业的合同到期,目前拓展部门正在广州积极寻找合适的物业。
该负责人还表示,品牌对于广州市场一直都是比较重视的,并没有完全退出广州市场。
虽然不知道品牌是不是真的还会择址再开,但是看到外婆家首店关闭时,还是会感到唏嘘不已。
想当年,广州第一家外婆家正式对外营业时,热闹的状况也不亚于如今北京大排长龙的“烤匠”。
据说那时候广州人的朋友圈都是被外婆家的各种排队盛况刷屏的,甚至下午三点就有七八十号人在排晚餐,排队至少3个小时起步......
甚至就连赌王家的千金何超莲也都曾排过这家店。
可见,当年的外婆家有多深入人心了。
实际上,作为第一代网红餐厅鼻祖,“排队候餐”就是“外婆家”出道以来的标志,门口数米长的拿号队伍和等位区的候餐人群常常是商场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而这些网红光环,早已成为了过眼云烟,在当下不断更新迭代的餐饮市场中,大部分网红品牌都是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洗牌,消失在洪流中。
如今的外婆家也不例外,不仅没有了热度,并且还开始频繁关店了。
“30%的产品+40%的环境+30%的服务”
作为初代网红餐厅,外婆家的火爆很大程度上是切中了经济繁荣时,消费者“丰富性”的核心需求。
当时的网红餐厅,好不好吃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氛围要到位、格调要拉满。
外婆家当时的经营策略就是“30%的产品+40%的环境+30%的服务”。
说得直白点,也就是看起来高级,吃起来便宜,服务还到位。
“年轻人不喜欢一成不变,同样的菜品口味会因为不同的餐厅风格变得新鲜。”外婆家的创始人吴国平曾说过。
虽然名字叫外婆家,但是吴国平想讨好的却是年轻人。
尽管是连锁经营,但是外婆家的装修风格却并不是“统一”的,每个门店装修都各有特色,充满年轻时尚的气息,反正就是精准拿捏年轻人。
对于囊中羞涩的年轻人来说,能在这种高级的餐厅吃上一顿体面且人均仅50元的美食,可以说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麻辣豆腐3 元、五香花生6 元、琥珀桃浆6 元、蓝莓山药12 元、15 元一份葱花肉、25 元一份夫妻肺片……
虽然说外婆家算不上什么珍馐美味,但是其凭借“物美价廉”征服了无数年轻消费者的心和胃。
更何况,这可不是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小饭馆,而是位于高档商圈里、颇具小资情调的连锁餐厅。
50块钱吃出500块钱的档次,这种“超值”的心理满足感没有人能拒绝。
只是,随着时间推移,外婆家这个网红“老前辈”也被后来居上了,类似这样的餐厅开始越来越多,而且玩得创意更花,玩法也是层出不穷,噱头满满。
外婆家,已经有点不是对手了。
一波又一波的网红店开起,它们在装修、菜品、创意上比外婆家更胜一筹,外婆家的关键词仿佛只剩下了“便宜”。
或许也是察觉到了市场的变化,2019年初外婆家的定位从“时尚、性价比”转为做“好吃的家常菜”。
只不过,作为一家自诞生起就带着“网红”基因的品牌,如果没有持续给消费者带来惊喜感,那么就是颓势的开始了。
因为作为一个“网红”品牌,新鲜感尤为重要。
一旦外婆家没有办法给予消费者持续的新鲜感,那么,消费者就渐渐不买账了,他们会被奔向更有吸引力的网红店。
平平无奇的“预制菜”?
更何况,外婆家还有一个槽点,那就是“预制菜”,有网友甚至称其是“预制菜鼻祖”。
社交平台上一搜索“外婆家预制菜”,都是骂骂咧咧居多的。
但和外婆家不同的是,同样是预制菜的“骨灰级玩家”萨利亚,却没有人骂。
说到底还是因为中餐和西餐的区别,国人吃饭最重要的是要有“锅气”,西餐本身就没有中餐那么多需要煎炒炖煮的步骤。
而外婆家作为一个地道的中餐,显然是会受到消费者更严格的审视。
在没有明火的商场里,连锁餐厅用预制菜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了,预制菜说到底也不是什么坏事,因为这是连锁餐厅为了保证翻台率的“标准化”和“高效率”。
只不过,现在消费者的嘴巴是越来越挑剔了。外婆家平平无奇的菜式已经很难再打动年轻消费者了。
吴国平在创办外婆家之前,是一家生产塑料药包材的国有工厂的工人,他在流水线上做了十几年,一直做到车间主任。
最初的外婆家,只是街边的一个小面馆,后来是吴国平在2008年把这家街边店走向商业体,他还把流水线上的“标准化”带到了餐饮行业,外婆家从此走向全国。
高性价比的餐厅要想盈利,只能加快资源流动、提高作业效率,这是不争的事实。
只是,这难免会以牺牲口味为代价,味道不是最好的,噱头不是最新鲜的,曾经属于外婆家的特色,如今的年轻消费者都有了更多的选择。
曾经我们排过队的网红店都“落寞”了
实际上,何止是外婆家,曾经和外婆家同一时期火起来的那些网红连锁餐厅,也都逐渐被消费者遗忘了。
同为江浙菜网红标杆的绿茶,死磕港交所那么多年了,还是没有上市成功,近期绿茶集团又一次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这是绿茶集团冲击的第五次上市了,几乎创下了餐饮企业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次数之最。
不仅如此,而且绿茶的高翻台率风光也不再,开店计划更是连续落空,俨然成为了一位“过气”网红的样子。
出道十几年的绿茶,能拿得出手的竟然还是十几年前的网红产品,面包诱惑和绿茶烤鸡。
那么多年了,该吃的也都吃过了,对于喜新厌旧的年轻人来说,除非是情怀,否则真想不到去吃绿茶的理由了。
其实,虽然这些初代网红餐厅没有当初的辉煌了,但是至少也是在激烈的餐饮市场上存活了十几年了,相比较现在三年淘汰一轮的网红餐厅,外婆家和绿茶也算是韧性很足了。
尽管没有了“网红”光环,但是也还带有怀旧属性,偶尔想起自己那些年的时光,稳定的口味,实惠的价格,这也足够了。
万事万物都有兴起、高潮和衰落的过程,网红餐厅就跟门口排队的那些年轻人一样,在这场兴衰变化中,一批批地赶来,一批批地老去。
您吃过网红餐厅吗?对此,您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国内运营最早的财经自媒体,百万商界精英的必备读本,聚焦每日热点事件、财经人物、创投故事、财富商机等内容!每日为您提供更真实、更专业的商业报道,欢迎关注@首席商业智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