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富家千金不愁嫁”,要是把这几句话放在和珅头上则要改为“宰相女儿不愁嫁”了。要知道,以和珅尊贵的地位,乾隆身边第一红人的身份,想攀上和珅这门亲事的人数都数不过来。可是就有人不稀罕、不给和珅面子,两家还因此结下了仇。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当时的和珅虚岁才28,不过他在短短的几年中已经担任了户部侍郎、军机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镶黄旗满洲副都统、国史馆副总裁,并被赏头品顶戴。虽然此时的和珅还不能称之为“二皇帝”,但说他春风得意一点不为过,明眼的人都能看出来这是一支极好的潜力股。 官场得意的和珅也有说不出的苦,因为他有一个女儿让他很操心。原因是女儿长得丑而且还是瞎了一只眼,要是放在一般人家,能找个男人嫁了就是天大的幸运。 可是和珅不一样,他抹不开这样的脸,堂堂一品大员的千金小姐说什么也要找个门当户对的官宦人家。不过这也有难度,哪家公子会看上这样的女子呢?为此,和珅开始筹划了一个计谋,他看中了时任礼部侍郎德保的公子英和。

德保,进士出身,满洲正白旗人,属于皇帝自将的上三旗。历任顺天乡试副考官、山西学政、工部侍郎、内务府总管大臣、翰林院掌院学士、两广总督、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等职。他的弟弟观保也是朝中重臣,因此德保一家在当时的官场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和珅之所以看上德保家的公子,主要是因为他出身上三旗,一旦结亲就会形成政治上的联盟;再者,德保的儿子英和一表人才,他自己和女儿都非常喜欢,要是能招到这样一个乘龙快婿那绝对有面子。 不过,光是和珅这么想还不够,关键是德保答应不答应。如果德保不答应,和珅也没有办法。于是他便想起了法子,想让乾隆帝赐婚,如果圣旨一下,那么德保心里就是有十万分不同意,也绝不敢公然抗旨。

这一天,和珅伺候乾隆很卖力,乾隆帝十分高兴便问起了和珅的家事。和珅乘着这个机会就把自己想与德保结亲的事告诉了乾隆,乾隆听后很高兴,就满口答应玉成此事,而且还要为他们两家举行一个隆重的指婚仪式。 当德保得知了这一消息后,十分为难,自己的儿子绝不能娶一个残疾的女人当媳妇,哪怕是与和珅翻脸也在所不惜。可是皇上这一关不好过,怎么办呢?思来想去,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在乾隆的指婚圣旨没到之前,赶紧找个人家结亲。 于是,德保找到了阿思哈,请求他将女儿嫁给自己的儿子。阿思哈也不是一般人,他出身满洲正黄旗,时任漕运总督,也是一方封疆大吏,这样的背景正好与德保门当户对。况且,阿思哈对的德保的儿子英和也十分满意,于是便答应了这门亲事。

没几天,乾隆帝便召见了德保,并询问了英和的婚事。德保早有准备,很快就回奏他的儿子已经与阿思哈结成亲家了,乾隆帝听后只好作罢,总不能为了和珅而强行拆散两位重臣家的婚约吧。而站在一旁的和珅对此很不满,但也是有苦说不出,这个过节算是结下了。 和珅心里很清楚,自己的女儿长得不好是客观原因,但他也觉得德保有看不起他的一面。当时的和珅还没有到权倾朝野的地步,想要报复德保还得从长计议。在此后的几年中,德保同样受到乾隆的信任,还一度能与和珅打个平手。

可是几年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和珅开始站稳了脚跟,并逐渐掌握了大权。在一次祭祀活动中,德保因为犯有小错被和珅参了一本,德保因此得了一个“交部议处”的处分。不久,德保也抑郁而亡,和珅总算是报了这一箭之仇。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