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在索契面对42国代表,语气冷峻。他一方面放话要让西方“自食其果”,另一方面却罕见承认金砖组织出现了“杂音”,这番表态背后折射出两个关键问题:第一,金砖内部的矛盾是否真的威胁到组织的发展?第二,普京是否真的后悔当年推动印度加入金砖?

当地时间10月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年会上发表演讲,主题是“多极世界:操作指南”。这场会议邀请了42个国家的政要和代表,本是战略交流的场合,却被普京变成了对西方的警告。他声称北约国家正在和俄罗斯作战,乌克兰只是代理人,还强调俄罗斯军队是世界上最具战斗力的军队。普京的表态毫不遮掩,就是要震慑欧洲和美国。尤其是在欧盟正推进冻结的2100亿欧元俄海外资产用于支持乌克兰之际,普京更是用硬话表明不会退让。

唐驳虎:普京对“去美元化”改口

然而,普京真正的焦虑并不只来自西方,他在演讲中罕见承认金砖出现了问题。普京说,金砖不断扩大,这是好事,但同时也带来了复杂性,因为成员越多,利益和观点就越难统一。他强调需要协调与共同利益,否则组织效率会下降。这番话虽是笼统表述,但外界普遍解读为指向印度。

过去几年,印度在金砖框架内多次唱反调,尤其在“去美元化”问题上与中俄立场对立。俄罗斯因乌克兰战争被西方金融体系排斥,急于推动金砖内部结算体系,以削弱美元主导。但印度明确反对去美元化,印度外长苏杰生甚至公开表态不会走这条路。原因很简单:去美元化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却不利于卢比。印度既缺乏人民币储备,又担心中国借此扩大金融影响力。因此,印度选择维持现状,这让俄罗斯的努力大打折扣。

在这一点上,普京显然感受到了挫败。当初2009年金砖正式成立时,俄罗斯是积极推动者,普京更是亲手把印度拉进来。如今,印度却常常在关键议题上唱反调,这让外界产生了“普京后悔邀请印度”的联想。虽然普京没有明说,但承认“杂音”已是态度转变的信号。

唐驳虎:普京对“去美元化”改口

那么,金砖内部的矛盾是否会影响组织的发展?从现实来看,矛盾确实存在,主要集中在印度与中俄的分歧上。但整体而言,这些分歧难以阻止金砖的前进。原因有三点。其一,中俄仍是金砖的主导力量,掌握议程设计和扩员主动权。其二,多数新成员更倾向于支持中俄的立场,因为他们加入金砖的初衷,正是希望通过去美元化、加强南南合作来减少对西方依赖。其三,印度虽然唱反调,但孤立无援,久而久之可能被边缘化。比如在扩员问题上,印度极力阻止,却未能改变金砖从5国扩展到11国的事实。这说明整体趋势仍由中俄推动,印度的阻力并不足以颠覆全局。

由此来说,普京对印度的态度也不算是“后悔”。首先,印度毕竟是大国,其加入本身增加了金砖的全球影响力。哪怕内部存在矛盾,外界依旧把金砖视为一个重量级平台。其次,俄罗斯在与西方对抗时需要拉拢尽可能多的伙伴,印度虽然不完全可靠,但仍在许多场合保持一定合作,比如能源贸易。最后,从外交角度看,普京公开承认“杂音”,其实是一种策略。他既借机敲打印度,让其收敛一些,也在对外传递信号:金砖虽有问题,但仍在推进协调,而协调本身就是机制成熟的体现。

未来的金砖如何走,还取决于几个变量。第一,美元体系的动摇是否会加速,这关系到金砖内部的动力。第二,印度是否愿意在经济利益面前作出妥协,避免被边缘化。第三,中俄能否继续保持协调,把矛盾控制在可管理范围内。从目前来看,印度虽然嘴硬,但其经济发展离不开中国市场,也离不开俄罗斯能源。长期下去,它不可能完全脱离金砖的主流方向。

唐驳虎:普京对“去美元化”改口

因此,普京即便心里有遗憾,也不会彻底放弃印度。他更可能采取的是“边用边防”的策略:在能合作的地方保持合作,在关键议题上通过中俄的合力绕过印度。这种模式看似妥协,实则是现实外交的必然选择。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