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齐志明 周 欢

春节假期刚过,位于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中童镇的拾方光影影视基地就开工了。灯光、摄影拉开阵势,“脸要面向对方……眼神要有交流。”导演扯着嗓子指导拍摄工作。

商业店铺、医院、机舱、教室……在这个影视基地,汇集了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200余个特色室内场景。“在引入产业的时候,我们首先考虑统筹城乡、融合建设,既要村子美,也要产业美!”余江区文广新旅局局长李建华说。

在基地成立前,这里是一个客流稀少的老旧眼镜城。2023年11月,当地政府关注到快速发展的微短剧行业,经过深入研判,决定引入拾方光影影视基地。

影视基地开张后,吸引了不少短剧剧组来基地拍摄。截至2024年10月底,已有160多个剧组在这里完成短剧拍摄。拾方光影副总经理介绍,“基地能满足20个剧组同时开工且互不干扰。”

微短剧拍摄基地建成后,村民也跟着忙了起来,群众演员成为当地热门职业。

余江区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举办了表演培训,让村民们有机会学习更多表演技能。“好多热门短剧里都能看到我的身影。”紧邻基地的爱国村村民郑冬萍当上了群众演员,每天收入150元,剧组还管饭。截至目前,和郑冬萍一样在家门口当群众演员的有1800余人,年龄全覆盖,能满足不同类型剧组创作需求。

中童镇党委宣传委员吴慧卉表示,镇里将充分利用影视基地带来的机遇,开展乡村旅游品牌建设,促进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