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罗斯《消息报》网站 7 月 11 日报道,俄罗斯国防部可能放弃修复俄军唯一现役航空母舰 “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 号,目前该舰的维修和改造工作已经暂停。

海军和联合造船集团的代表近期将就该舰的命运作出决定,有专家不排除其因技术和物理老化而被报废拆解的可能。

辽宁舰“姊妹舰”身陷绝境,或被拆解卖废钢

辽宁舰的前身,是苏联海军的库兹涅佐夫元帅级航空母舰 2 号舰 “瓦良格” 号。而俄罗斯唯一的现役航母,库兹涅佐夫号正是该级航母的 1 号舰。

两艘航母均为前苏联时期建造,总体设计、舰型特点、尺寸、排水量、动力装置等基本相同。

虽然现在命运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但从舰艇级别和设计建造渊源来看,库兹涅佐夫号与辽宁舰属于姊妹舰关系。

俄罗斯现在正和乌克兰打得不可开交,倾尽全国之力取得陆战胜利才是俄罗斯军队当务之急。

航母对战局则帮助不大,更何况是“趴窝”的航母。

该舰从 2017 年起开始现代化改造,在此期间发生了几起事故,维修工作多次陷入停滞。

加之其本身设计过时,动力装置不太可靠,且苏联红海军和俄罗斯海军对舰艇的维护保障一直存在不足,导致舰体腐蚀和设备老化问题日益严重,维修难度和成本不断增加。

本身其舰龄也已近40年,站在理性的角度上,可能放弃修复,是更明智的选择,或许一代名舰“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 号,这次难逃拆解卖废钢的命运了。

修不好不修了?辽宁舰“姊妹舰”或被拆解,五常再现无航母空白?

总趴窝的 “库兹涅佐夫” 号,俄罗斯海军的无奈与挣扎

“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 号于 1982 年开始建造,1985 年下水,1991 年正式服役,是前苏联第三代航空母舰的首舰。

该舰长 284 米,宽 72.3 米,满载排水量 67500 吨,常规动力,可搭载 42 架飞机。由于当时苏联强调单舰作战能力,其还配备有强大的对海实击火力和对空抗击火力,是少有的配备反舰导弹的航空母舰。

在俄罗斯海军的序列中,“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 号是俄罗斯海军目前唯一一艘在役航母,更是苏联红海军辉煌时代的余晖象征。

但这艘承载着诸多期望的航母,多年来却总与 “趴窝” 相伴,命运坎坷多舛。

服役 30 多年来,它累计出海时间不足 5 年,大部分岁月在港口或船坞中度过;动力系统频繁崩溃,烟囱冒黑烟成了标志性 “名片”;维修期间接连遭遇浮船坞沉没、甲板被砸、大火肆虐等事故,仿佛被施了 “魔咒”。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陷入困境,海军军费大幅削减,舰艇维护保障能力严重不足。

“库兹涅佐夫” 号长期得不到妥善保养,动力系统等关键设备逐渐老化,故障频发。舰体长期受海水侵蚀,腐蚀问题愈发严重。

2016 - 2017 年,“库兹涅佐夫” 号首次奔赴叙利亚参与实战。在航行过程中,其烟囱冒出滚滚黑烟,这一画面被外界捕捉并广泛传播,成为各国媒体调侃的对象,也从侧面反映出该航母动力系统状态不佳。

修不好不修了?辽宁舰“姊妹舰”或被拆解,五常再现无航母空白?

在实战任务中,同样状况不断,舰载机多次出现起降故障,拦阻索断裂致使米格 - 29K 和苏 - 33 战机坠海。

2017 年2 月,“库兹涅佐夫” 号进入摩尔曼斯克第 35 修造船厂,开启大规模维修与现代化改造工作 。

但2018 年10 月,用于维修航母的浮动船坞因断电事故,排水系统和排水闸门出现问题,最终沉没在港区内。

船坞沉没时,一侧的鹤嘴吊倒塌,百多吨的重量砸在航母飞行甲板后方,给舰体砸出一个大洞。

“库兹涅佐夫” 号之后暂时拖到岸边,随后在厂区内拆解、打通两个小型干船坞,形成一个大坑,将航母拖入其中继续维修,这一折腾就耗费了一年多时间,且期间维修工作基本停滞。

2019 年 12 月,“库兹涅佐夫” 号舰上又发生严重火灾。失火位置位于舰艏锚链甲板以后部分,过火面积高达一千多平方米。

此后,“库兹涅佐夫” 号的维修工作陷入僵局,造船厂以资金不足、疫情影响、北极极夜影响施工等各种理由拖延进度。

俄海军内部也对是否继续维修该航母产生争议,各方扯皮使得维修进度愈发缓慢。

到了 2022 年,俄乌军事冲突爆发,俄罗斯军费向空天军和陆军倾斜,“库兹涅佐夫” 号的维修更是陷入近乎停滞的状态。

现在,航母舰体锈迹斑斑,左侧岛台结构存在大片流动状锈迹,舰体表层油漆大面积脱落;飞行甲板前端和中段有大量临时搭建的集装箱式工作间,存在了两年之久仍未拆除;舰岛被脚手架包裹得严严实实。

修不好不修了?辽宁舰“姊妹舰”或被拆解,五常再现无航母空白?

五常再现无航母空白?

目前,联合国安理会五常中,美国拥有 11 艘核动力航母,“尼米兹” 级和 “福特” 级航母构成强大的海上作战力量;中国有 “辽宁舰”“山东舰” 两艘服役航母,“福建舰” 也已下水海试,电磁弹射等先进技术逐步应用。

英国拥有 “伊丽莎白女王” 级两艘常规动力航母,虽在使用中暴露出动力系统等问题,但仍具备一定作战能力;法国的 “戴高乐” 号核动力航母是其海军核心,虽存在动力不足等短板,但作战实力不容小觑。

如果俄罗斯真的放弃修复 “库兹涅佐夫” 号,那么倒是可能又会有一个丢人的标签加身。

俄罗斯将成为“五常中唯一没有航母的国家”。上一次出现这种局面,还得追溯到没有辽宁舰之前,“韬光养晦”的中国。

修不好不修了?辽宁舰“姊妹舰”或被拆解,五常再现无航母空白?

更要命的是,俄罗斯新的航母建造计划推进也极为缓慢,但似乎只是建造了模型,停留在计划和设计阶段。

俄罗斯近年来经济增长乏力,军费开支受限,诸多关键技术,如核反应堆、电磁弹射器等,均未取得突破,大型船坞建设也需重新启动。

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了俄罗斯新航母项目的推进。

但与中国之前不同,中国是在走上坡路,稳中求进,而继承苏联余晖的俄罗斯是在走下坡路,正从“上三常”地位中缓缓滑落。

俄罗斯水面舰艇凋零下,可能未来只能依托其水下战略核威慑了,俄罗斯核潜艇部队实力还是不容小觑的。

名舰结局,令人唏嘘

曾经,1991年的苏联,正雄心勃勃地推进“库兹涅佐夫”级航母的下一级航母: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的建造。

这艘航母设计性能指标非常优秀,计划采用核动力,并且有蒸汽弹射器,性能甚至可能超过美国“小鹰”级。

修不好不修了?辽宁舰“姊妹舰”或被拆解,五常再现无航母空白?

但这艘以列宁名字命名的航母,仅完工30%,苏联就解体了。

(插播一条冷知识:我们常说的伟大革命导师列宁,其实是列宁最著名的笔名,他的原名是: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

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的总设计师是巴比奇・瓦列里在苏联解体后,面对仅完工约 30% 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有人问他,如果想将其继续建造完工,需要什么?

他表示,完成它需要一个完整的苏联、党中央、国家计划委员会、军事工业委员会和九个国防工业部、600 个相关专业以及 8000 家配套厂家,总之需要一个伟大的国家。

让人感叹,航母建造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强大的国家实力、高效的统筹协调能力和完善的工业体系作支撑。

正是凭借中国强大的造船、相关配套的工业实力、扎实的积累与强大的凝聚力,才能让瓦良格号涅槃为辽宁舰得以新生。

而苏联解体后,这些条件已不复存在,俄罗斯目前甚至没有完全成熟、可立即投入航母建造且毫无技术障碍的造船厂。

不论能不能挺得过这次,库兹涅佐夫号恐怕最终难逃被拆解的命运。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