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从2022年2月打响以来,给各国空军敲了个警钟,尤其是那些用苏霍伊家族战机的国家。俄军苏-27、苏-30、苏-35这些机型在前线露头就挨打,损失不少。第三方数据统计显示,俄军到2025年9月已经丢了大约130架固定翼飞机和145架旋翼机,好多不是空中狗斗输的,而是被地对空导弹干掉,或者地面上被炸。乌克兰用NASAMS系统把AMRAAM导弹改成地射,从远处就把俄机摘下来。肩扛Stinger导弹在近距离抬手就发,逼得俄机低空不敢乱飞。空中交火,乌克兰拿到AIM-120后,超视距开火记录一大把,俄飞行员还没看见对手,座舱警报就响了。这些事儿反复上演,不是个例。
这波损失让东亚国家,特别是日本开始琢磨自家装备。日本航空自卫队主力是F-15J,从1980年代服役,数量两百来架,包括单座和双座。美媒19FortyFive在2023年发了篇文章,直指俄乌冲突提醒日本,F-15J经过升级,对上中国空军除了歼-20那种隐身机,其他的基本不怕。文章说,日本F-15J靠预警、电子战、导弹堆优势,先看见先开火。俄军在乌克兰吃亏,主要不是机体机动差,而是体系和导弹跟不上。AIM-120中距弹成了战场节奏器,谁握着谁控场。
日本没闲着,2020年砸45亿美元启动F-15JSI升级计划,先改98架,装APG-82(V)1相控阵雷达,探远、抗干扰、多目标跟踪都强了,还顺带提升对地对海能力。波音和三菱重工接活,2024年12月又加4.51亿美元合同,支持前68架改造。到2025年,已经有部分机升级完,后续还在继续。日本防卫文件提到调整规模,优先拉满多用途、电子战和情报共享,把看见和打到的链路焊牢。
中国这边,歼-11和歼-16沿苏-27技术线改,但换了国产WS-10B发动机,航电新,产量快。歼-16服役数量破四百,挂点多,用霹雳-12、霹雳-15中远距导弹,多用途定位。歼-11主抓制空。美媒观点说,这些非隐身机继承苏-27设计,性能没法和F-15J比。但实际,中国战机远比俄机先进,日本F-15J对比俄机有优势,不等于能压中国机。
俄乌战场上,体系作战决定一切。预警机、干扰机、地面雷达、数据链串起闭环,俄机被乌防空网牵着走,机动优势发挥不出来。2022年3月,俄苏-35低空行动被Stinger击落,砸田野。2022年4月,苏-27群战被NASAMS多方向发射AMRAAM干掉两架,残骸落河。2025年6月7日,乌F-16在库尔斯克方向击落俄苏-35,上午10点左右,萨博预警机引导,AIM-120超视距命中。
日本从这些事件吸取教训,强化F-15J电子战。升级后整合AIM-120,家底虽不厚,但可靠性高。2025年4月,日本公布财政年数据,从2024年4月1日到2025年3月31日,战斗机紧急起飞704次,比上年增35次。对俄机起飞237次,增63次;对中国机464次,减15次。西南空域最多,因为中国空中活动集中,还包括中俄联合轰炸机飞行。
2025年6月13日,日本指责中国J-15从山东舰起飞,对日本P-3C巡逻机危险拦截。6月7日,一架J-15跟了40分钟。次日,两架J-15跟80分钟,在900米前切过空域。中方反指日本战机近距离侦察中国正常军事活动是根源。J-15源自乌克兰苏-33原型,中国买来节省成本,后续自产。
2025年,日本F-15J首次落地英国RAF Coningsby基地,两架鹰式机加强与北约太平洋伙伴关系。9月19日落地,标志日本空军向欧洲扩展。
中国J-20隐身是王牌,2018年部署,2021年用WS-10C发动机公开亮相。2020年7月8日,新变体揭幕,同日量产。DSI进气道改动,暗示发动机更强。2021年1月,双座变体电脑渲染发布,庆祝首飞10周年。
日本升级F-15J称“日本超级拦截机”,装雷神APG-82(V)1雷达、先进任务计算机、BAE AN/ALQ-250电子战系统。针对中国J-10C和J-20扩张。日本从1981年首架F-15J交付,产约200架,2000年代起现代化改装,对抗中国和朝鲜威胁。
2024年3月,中国J-20拦截外国军机,几架刚落地就接令起飞,推测针对第五代机如美F-35A。俄乌冲突影响日本防卫,2025年3月布鲁金斯报告说,日本安全环境复杂,因俄侵乌和军备推进。日本增加防务支出,强化自卫队。
中国J-20和J-35隐身机2025年9月胜利日阅兵模拟实战。中国航空业自研设计制造能力强,国产化关键部件加速生产。中国翻新战机超俄苏-57,最新苏-27变体能力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