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梁顺是虹口公安分局嘉兴路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每天处理完日常警务工作,他会化身亲子间的沟通桥梁,为慕名而来的家长和孩子化解亲子关系问题或青少年“成长的烦恼”。
有人觉得,社区民警花大量时间去化解“成长的烦恼”,既不是警察的本职工作,也不够专业。陈梁顺对此有自己的看法:“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元,化解亲子类家庭矛盾,也是为了社会和谐安定。这不是警察的分外事。”
2020年以来,陈梁顺见面约谈了70多个存在亲子矛盾的家庭,重点对接帮扶的青少年就有15名,接受咨询更是不下百余人次。有“网瘾少年”在他的帮助下逆袭考上名牌高中,也有误入歧途的孩子经他引导步入正轨。如今,虹口公安分局已成立9支“警察哥哥姐姐听你说”社区少年服务队,并引入“三所联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化解家庭、学校等涉青少年矛盾纠纷30余起。
解决“成长的烦恼”
前不久,在嘉兴路派出所调解室,陈梁顺面前坐着两个年轻人——12岁的小张与19岁的小魏,前者是他的帮助对象,后者则是2020年第一次帮扶的“问题少年”,如今已成为他的朋友和志愿者。
四年前,正值叛逆期的小魏闹出大动静:爸妈不让他玩手机游戏,他竟绝食50多个小时表示抗议。无奈之下,父亲只得报警求助,接警赶到现场的正是陈梁顺。
“我没想到,我爸真的把警察叫来了。”看到上门的民警,小魏心里多少有些发怵,“我以为他会教训我。”意料之外,陈梁顺的做法很快让他卸下了心防。“警官没有一句说教,反而和我讨论打游戏的事,还说自己也有过叛逆期,非常理解我的苦恼和委屈。”
之后,陈梁顺一次次上门沟通,跟小魏聊心事,听他倾诉,渐渐地,小魏把陈梁顺当成了朋友。“成长的烦恼”逐渐被化解,小魏和父母的关系也日渐改善,成绩大幅提升,考进了区重点中学。“他以前成绩本来就不算差,人也聪明,中考的结果是他自己下功夫换来的。”陈梁顺说。
小魏十分感念陈梁顺曾给予的温暖与鼓励,不仅视他为“阿哥”,现在还抽出时间成为一名志愿者,跟他一起开解迷途中的青少年。
搭建沟通的桥梁
眼前一脸倔强的少年小张,让小魏恍惚间看到了几年前的自己——满心愤怒委屈,为了一点小事和父母激烈争吵,有时明知父母是正确的,却为了逆反而逆反。“我觉得,他的诉求是合理的,但沟通的方法是错的。”对于小魏的判断,陈梁顺非常认可。
孩子固然有错,但是大人的教育方式也有问题。陈梁顺特意把小张的父母也请入了调解室,这令对方困惑不已:本来就是想“吓唬”一下孩子,让他听话,怎么警察还帮孩子说话呢?
陈梁顺告诉他们,要建立平等、相互尊重的亲子关系。他给这对父母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又让小魏现身说法,让他们明白孩子当下的叛逆是成长过程中的表现,硬碰硬不是办法。同时他和小魏打配合,引导小张说出自己的想法,采纳其中的合理诉求,纠正过于偏激的想法,让孩子和父母在同一频率上沟通协商。
调解持续到深夜。小张答应父母少玩手机、认真学习,用成绩的提升来换取零用钱的增加;他的父母也愿意改变教育方式,尊重孩子的独立思考。
在调解亲子矛盾时,陈梁顺把自己比作“桥梁”,帮助青少年和父母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但这架桥梁并不是轻易就能建成的,尤其是面对性格叛逆、心有迷惘的青少年。
首先要拉近距离。“我把自己当作他们的朋友、哥哥,先找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切入。”陈梁顺认为,处在亲子矛盾中的孩子就像一把锁,需要一把独一无二的钥匙,“必须因人施策,找到这把钥匙,才能解开心结。”
之后就是同理心和耐心。“要站在孩子们的立场,用真心和真诚跟他们沟通,他们会感受到的。之后,再帮助他们梳理矛盾产生的原因,也要让他们理解家长的难处。”陈梁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所谓的“问题青少年”懂得感恩,也让家长能理解孩子的诉求。
共同撑起保护伞
“我自己也有两个孩子,有时候觉得有些亏欠他们,爸爸下班后不能陪伴,还要管别人家的小孩。”白天要处理警务工作,陈梁顺经常用下班时间调解向他求助的各类亲子矛盾。
在很多人看来,这或许不是民警陈梁顺的本职工作。“但其实亲子矛盾已经成为社区矛盾的一个重要类别,我们介入是为了防止矛盾纠纷恶化成治安甚至刑事案件,这是我的工作,也是社区民警需要承担的职责。”
“我的目标就是,尽量帮助一个需要帮助的家庭,解决一起需要解决的亲子矛盾。”陈梁顺告诉记者,他第一次帮小魏,可能是出于同样曾为“叛逆少年”的感同身受,而之后4年的尽心尽力,却源自使命担当。“作为警察,我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孩子走错路。这些家庭的痛苦与困惑,我都能理解。我的加入可能改变一个孩子甚至一个家庭的命运。”
他也向同事们传递这样的思考:外人看上去的鸡毛蒜皮,落在每个家庭头上都是头等大事,如果不从根源上解决,孩子就可能走上歧途、犯下大错。
文/邬林桦
(解放日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