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在今日头条独家发布,谢绝转载

1.1万朝鲜士兵踏上俄罗斯土地时,全世界才意识到:朝鲜援俄押上的不仅是弹药库,更是国运,而普京也没有让朝鲜失望,这次的俄朝联盟,是双赢。

环球网报道,在俄朝3个月内的3次互动里,朝鲜的站队姿态一次比一次高调。

俄外长拉夫罗夫前脚刚离开东盟峰会,后脚就降落在朝鲜元山。双方会谈中,朝鲜外相崔善姬把"无条件支持俄罗斯"这句话又重复了一遍。

之所以说"又",是因为今年以来,从绍伊古到普京,朝鲜几乎对每个到访的俄方高官都说过同样的话,甚至对普京直言"俄朝关系比当年苏朝更铁"。

俄朝之间能如此亲密,是因为普京给钱给粮还送技术。

朝鲜不仅给俄罗斯送去了装满1.6万个集装箱的军火,更把士兵直接派到了库尔斯克前线。

朝军参与了解放库尔斯克州的战役,用俄制"铠甲-S1"防空系统击落乌军无人机,在哈尔科夫前线,俄军手把手教朝军改进"火星-11"导弹的制导系统,在莫斯科郊外,朝鲜通讯兵正在学习干扰"星链"信号的技术。

乌称朝为俄提供40%弹药?专家分析

同时,朝鲜通过军火贸易狂揽200多亿美元,俄方还以石油、粮食和化肥等刚需物资作为回报,仅粮食一项,俄罗斯每年只需调拨200万吨就能补足朝鲜的缺口。

但朝鲜的赌注远不止于眼前利益,而是一场针对西方制裁的“破局之战”。过去70年里,联合国对朝鲜的制裁多达11轮,但自去年以来,朝鲜却显得前所未有的“活跃”,与俄罗斯签署《战略合作协定》、公开派兵海外、甚至试射新型高超音速导弹。

可以说,朝鲜在赌,赌一个历史性机会:当美国深陷大选内斗、欧洲被俄乌拖垮时,朝鲜可以用军援换技术突破美西方的制裁,借俄罗斯威慑力重塑东北亚格局。

现在来看,这一赌注正在兑现。

正当俄朝合作高歌猛进时,西方阵营的应对却显得仓促而矛盾。

德国宣布将向乌克兰交付“数百枚”远程导弹,虽未公布具体型号,但德方强调,这些武器能让乌军拥有“打击俄纵深目标的能力”。

与此同时,法国总统马克龙与英国联手推动组建一支5万人的“联合特遣部队”,声称要“应对乌克兰战场需求”。

乌称朝为俄提供40%弹药?专家分析

与半年前仅停留在纸面的“旅级部队”计划相比,这次法英直接将规模扩大至军级,且不再强调“战后部署”,暗示可能直接参战。

但英法的这5万大军真能如愿援乌吗?

要知道,法国现役陆军总数仅11万,英国不足8万,抽调5万人等同变相动员。再回看马克龙近期频繁抛出的派兵论调,与其说是实战部署,不如说是塑造法国在欧洲领导力的政治表演。

英国之所以积极配合,本质是想在欧洲安全架构中抢占先机。两国举行的多次"志愿者联盟"峰会,表面针对俄罗斯,实则有意削弱美国的主导权。

但话又说回来,因为美国态度的暧昧不清,欧洲始终在摇摆,现在特朗普虽承诺会继续援助乌克兰,但钱要北约和欧盟出。也就是说欧洲各国不仅要出本来援乌的钱,现在美国的那份也要他们掏,这样的压力,欧洲能抗多久?

如今俄军已在卢甘斯克完成清剿,顿涅茨克南部仅剩2个村庄未控制,哈尔科夫缓冲区更让乌军反攻希望渺茫,可以说俄军发起夏季总攻已经是箭在弦上。

西方情报显示,俄军前线仓库已堆满弹药,其中朝鲜提供的1200万发炮弹和本土生产的230万发炮弹足以支撑长期作战。

乌称朝为俄提供40%弹药?专家分析

乌克兰此前坦言,朝鲜武器“性能卓越且产能惊人”,自去年9月起,4艘俄籍货船已完成64次朝俄军火运输,保守估计输送了400-600万枚炮弹。

这些来自东方的弹药不仅占到俄军前线消耗的40%,更直接造成乌军近三个月60%的伤亡。当西方还在为是否批准F-16战机援乌争论时,朝鲜的炮弹生产线正24小时运转,这种不对称补给让俄军炮兵重新掌握火力优势。

也就是说,当俄军炮弹如雨点般落下时,英法5万人的"未来部队"压根就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更关键的是,莫斯科绝不会容忍战后乌克兰存在英法驻军,这等于宣告特别军事行动彻底失败。

俄罗斯早就亮明态度,任何第三方军事介入都将触发"绝对反击"。如果英法真敢跨过红线,俄军完全可能加速吞并乌东领土,用既成事实封死西方军事存在的空间。

现在,俄罗斯用朝鲜炮弹续命,欧洲用口头支票壮胆,而乌克兰的士兵们用血肉之躯填平双方的火力差。

乌称朝为俄提供40%弹药?专家分析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