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首次展示机器狼冲滩有何意味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10月24日,央视对陆军“黄草岭英雄连”的实战化演习报道中,一段机器狼搭载两栖突击车实施抢滩登陆的画面引起了各方关注。这是解放军首次公开无人四足平台在两栖作战场景下的战术运用,标志着我国无人装备已从技术验证阶段向实战运用阶段开始转变。

解放军首次展示机器狼冲滩有何意味

图:05式两栖步战车抢滩后释放机器狼

抢滩登陆历来是两栖作战中最艰巨的环节。传统模式下,登陆部队需在敌方岸防火力的密集压制下,从开阔滩头向纵深推进,步兵暴露时间长、伤亡风险高。二战诺曼底登陆中,盟军仅首日就付出近万人伤亡的代价,核心症结便在于“人员直接面对火力网”的战术局限。

而“黄草岭英雄连”此次演习展示的“有人装备+无人平台”的协同模式,正是为破解这一难题而生。该连队作为抗美援朝时期的功勋部队,曾在黄草岭战役中以血肉之躯阻挡美军机械化部队,如今以无人装备升级作战体系,既是对历史精神的传承,更是对现代战争形态的主动适应。

解放军首次展示机器狼冲滩有何意味

在演习中,装备了05式两栖步战车和05A两栖突击车的“黄草岭英雄连”部队,在空海火力掩护下,快速冲上了敌人守备森严的沙滩,之后步战车和突击车搭载的步兵迅速下车,将随车携带的机器狼释放。

由机器狼携带步枪通过敌军的障碍,向敌人阵地发起冲击。而机器狼的控制员则躲在突击车后面,使用遥控终端进行远距离操控。

根据之前珠海航展的介绍,这款四足机器狼使用的是自主可控的国产军用级芯片,相较于普通芯片,其在抗电磁干扰、极端环境适应性上表现更优,可避免战时因信号干扰导致的装备“瘫痪”风险。

解放军首次展示机器狼冲滩有何意味

图:机器狼冲向滩头敌军

在探测感知方面,这款机器狼的前后都有激光雷达,能够与周身5个环视摄像头形成互补,实时识别滩头的反坦克三角锥、反坦克拒马等障碍。

而其头部还配有红外热成像与光电传感器,即便在烟雾、夜间等低能见度环境下,也能锁定躲在混凝土工事或战壕内的敌方机枪手和反坦克小组。并利用其背部携带的191步枪或火箭筒,对它们进行攻击。

从战术性能方面来说,机器狼的续航与补给设计与两栖作战的需求是有特合度的。其搭载的高容量电池可支持10公里的续航里程和2.5小时的持续作战行动。这基本是覆盖了“滩头突击到初步巩固”的关键阶段。

解放军首次展示机器狼冲滩有何意味

而30秒快速换电设计则解决了无人装备的“续航短板”。05式步战车内可携带多块备用电池,单台机器狼可通过换电实现更长时间的连续作战,足以伴随步兵向滩头纵深推进,建立稳固的登陆场。

而在机器狼发起冲击的同时,我军的下车步兵也各自隐蔽,开始为步战车和突击车开辟通路,清除滩头的各种反装甲障碍物。

而除了负责突击的机器狼外,陆续登陆的后续部队还带来了运输机器狼,它可以扛起最高20公斤的物体前进。在演习中,它们背部驼载着备用火箭筒和备用弹药,迅速跟上冲击的部队。另外,该型号还可搭载野战急救包、通信设备等物资,在复杂战场环境下实现“无人化伴随补给”。

解放军首次展示机器狼冲滩有何意味

图:机器狼为抢滩步兵驼载备用火箭筒

解放军首次展示机器狼冲滩有何意味

图:机器狼为步兵携带备用弹药

与机器狼协同作战的,还有步兵班组配属的FPV自杀无人机小组。这类无人机采用消费级无人机器材改装架构,成本低、操控灵活,机身搭载一个破片战斗部,杀伤半径达数米,特别适合打击战壕、碉堡等密闭空间内的敌方目标。

演习中,无人机小组下车后就直接从背包拿出自杀机开始对滩头敌军发起打击。这种“地面无人突击+空中无人精确打击”的组合,大幅提升了对复杂战场目标的覆盖能力,也降低了步兵近距离清剿的伤亡风险。

解放军首次展示机器狼冲滩有何意味

图:FPV自杀无人机小组抢滩后展开

从战术协同情况来看,此次演习展现的“有人-无人协同”抢滩模式已具备初步的实战价值,不过在具体的战术运用方面,目前我军还有很多需要改善和探索的地方。

比如作战中,机器狼与步兵之间的距离没有拉的足够开,其掩护步兵的效果还不够好。在机器狼的冲击中,其自身还缺乏防护,容易被敌人集火打坏。另外,无线通信的抗干扰能力也需要更多的验证。

当然瑕不掩瑜,这些问题和不足都可以在下一步的训练和使用中逐步得到解决或改善。随着技术迭代与战术打磨,未来这些无人装备将在作战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也必将进一步强化我军的两栖突击力与防护力。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