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美国一场“罕见公开对垒”背后
8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来源:环球时报
美国主流媒体之一的《华尔街日报》在最近一篇文章中提到,围绕美国的对华政策,在所谓“国家安全”问题上持强硬立场的政策制定者与大型科技公司之间的矛盾已经公开化。以美国对华AI芯片限制措施为例,这家美国主流媒体称美国对华强硬派政客与试图抵制出口管制的科技巨头之间正在上演“罕见的公开对垒”。而事实上,美国国内对于政府种种对华极限施压操作的抵触与反思,已不仅仅限于直接遭受利益损失的科技巨头们。
“美国已经完成对华政策大讨论”;民主和共和两党无论谁上台,对华政策都不会有明显变化……最近两年,有关美国对华政策的类似说法不断流出。但据笔者观察,这种判断未能“与时俱进”,容易让人忽视推动美国对华政策的“务实”因素正在增多。
事实上,美国国内围绕应该采取何种对华政策的辩论并未“完结”,美国舆论场上也充斥着各种不同声音。其中的分歧不只是对华施压的方式和力度等,还包括是否应该施压。美国过去两届政府连续对华围堵遏压,导致中美关系陷入建交40多年来的低谷。事实证明,美方的所谓极限施压未能压倒中国。试图阻碍中国的发展“是徒劳的”,即将离任的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近日坦言,限制中国获取技术的努力并没能够阻挡中国的进步。
即便如此,随着美国国内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愈演愈烈,无法在国内治理方面寻得良方的一些美国政客,继续硬着头皮搞“内病外治”“祸水外引”操作,甚至试图掀起一场新的“对华政策大讨论”,挑动是否到了对华竞争“终局时刻”的问题。为此,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采访了20多位专家,另一智库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也访谈了十多人,其中有自由派和保守派智库的成员,也有前政要和其他资深学者。但受访者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美国政府还没有关于所谓“终局”的成熟思考,即使有了也根本行不通。多数访谈对象,甚至压根儿就没提到“终局”这个词。他们当中没有任何人认为美国可以迅速找到一条汇集“共识”且行之有效的对华策略,更不用说通过极限施压“赢得”对华竞争。
虽然“知华派”或者“拥抱熊猫派”等的理性声音在美国国内受到越来越大的挤压,但在连续几年的对华遏压效果有限并对美国自身利益造成越来越大反噬的背景下,美国国内对华“务实”考量正在增多,不能而且也根本无法对华“脱钩”,要以实际利益而非基于意识形态偏见来规划对华政策……这样的认识或反思正在越来越多地出现。
归根结底,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要服务于其整体国家战略,而任何国家的整体战略中都必定包含如何才更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相关要素。美国对华政策也是如此。为了阻止其他国家挑战自身霸权,美国一开始可能愿意付出一些成本对“挑战者”进行遏制打压,但这种代价必然是有限的,不能高到严重影响美国自身发展的程度。美国科技巨头们对华盛顿的公开抵制以及战略界的务实性反思,都表明美国对华遏压政策已经越来越多地触及这个利益损益评估的敏感节点。(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研究员)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