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刘宇昕 青岛报道

6月5日上午,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青岛市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这是青岛落实国务院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在对标先进省、市典型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持续强化营商环境政策供给的创新举措。

记者了解到,《若干措施》聚焦“全面优化惠企服务平台、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全力保障重大项目建设、持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着力增强要素保障能力、依法平等保护经营主体合法权益、强化协同共建推进机制”七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制定了52条政策措施。

据悉,《若干措施》的出台意味着青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迈上新的台阶,也是去年“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的制度性成果。可以说,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青岛一直在与时俱进。在政策措施起草过程中,青岛重点做到了“四个坚持”。

坚持问题导向。青岛市经营主体总量较大、活跃度高、诉求多样,大企业有大企业的发展诉求、中小企业有中小企业的发展诉求、个体工商户也有个体工商户的发展诉求。《若干措施》努力聚焦各类经营主体急难愁盼,强化精准施策。全面梳理了“12345·青诉即办”,营商环境“三支队伍”座谈会、巡查督查等多渠道收集的问题,对反映比较集中、突出的问题,逐一研究改进措施。如,针对我市惠企服务平台分散、多头的问题,提出优化惠企政策发布兑现平台,健全闭环式惠企政策落实机制;优化企业融资服务平台,提供精准供需对接;优化企业诉求办理平台,强化过程管理,提高问题解决率和服务满意度等措施。针对政务流程不够优化、企业群众办事“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提出深化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打造“在青岛·青易办”政务服务品牌,深化青岛都市圈政务服务合作,拓展增值服务领域,健全企业疑难业务定制化服务机制等措施。

坚持对标先进。学习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杭州等第一批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做法,并吸收借鉴了有关营商环境智库组织的调研成果。如,聚焦重点项目建设,探索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等措施。聚焦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优化青岛国际商事法庭涉外法律服务,健全完善“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聚焦打造稳定公开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高标准建设青岛中央法务区,整合司法审判、商事仲裁、调解、公共法律服务、高端现代法律服务等多元法治资源,打造现代法务生态圈。组建“青法先生”服务团,统筹各类法律服务资源,为经营主体提供专业化法律服务,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坚持企业视角。通过召开座谈会、到一线调研等方式,广泛听取了市企业联合会等重点商协会、重点产业链企业、中小微企业等意见建议。如,针对企业普遍反映的多头执法、重复执法问题,探索“综合查一次”改革、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等措施。针对部分商协会关于加强政企沟通交流的建议,提出搭建常态化政企交流平台“矩阵”,特色化、精准化、长效化开展政企沟通交流活动等措施。针对重大项目落地过程中存在的“中梗阻”等问题,提出健全重大项目服务推进机制,围绕项目从产业研究到招引落地到投产运营全周期,推行标准厂房“拿地即开工”、工业项目“竣工即投产”、区域评估“免评即享”等措施。

坚持改革引领。各部门、各区(市)对标最高标准、最优水平,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推出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做法。《若干措施》坚持以改革的思路破解优化营商环境难题,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将深化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工程建设审批制度改革、商事制度改革等纳入政策措施,推动改革成果制度化、长效化,进一步放大改革创新成效。聚焦解决要素供给能力不足、资源配置效率低等问题,提出强化融资、用地、用工、用电、创新创业等方面要素保障,加强市级层面招商引资统筹,推动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等措施。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