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庆假期出行,酒店价格会水涨船高吗?近期,多地酒店被曝光其国庆房价从平日约90元上涨至约1000元,涨幅超过十倍。类似情况是否只是个案? 消费者如何在“黄金周”寻找更具性价比的选择?
对此,南都鉴定评测实验室“酒店价格指数”课题组本期聚焦9月20日至10月1日,以北上广深为观察样本,深度追踪、美团、去哪儿、同程旅行、飞猪等五大OTA平台上十大商务酒店品牌的价格动态。核心聚焦国庆假期临近及期间的价格波动幅度,并特别对比分析今年涨幅与往年同期的差异,力求为消费者在节日出行高峰期的精明决策,以及业界洞察市场趋势,提供多维度、有价值的参考坐标。
酒店价格指数·背景
多地多家酒店国庆房价暴涨
部分酒店价格涨幅超过十倍
国庆假期临近之际,多地酒店,特别是旅游景区周边的住宿场所,再次出现价格显著上涨现象,引发消费者投诉和监管部门介入。近期,江西景德镇“空间酒店”被曝光其国庆房价从平日约90元上涨至约1000元,涨幅超过十倍。当地市场监管局迅速立案调查,认定其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并启动了全面排查。

类似情况并非个例,贵阳曼克酒店某房型价格从332元涨至869元,涨幅超过近30日其同类房型平均客房价格的60%;喷水池亚朵轻居酒店同样因价格异常被处罚;云南普洱某连锁酒店去年国庆两日房费为732元,今年单日价格就涨至774元,导致部分游客因此放弃出行计划。
针对此类价格波动,法律专家指出,酒店虽拥有自主定价权,但其行为必须遵循明码标价、涨幅合理等基本原则。若存在散布涨价信息、串通提价等哄抬价格行为,将可能面临停业整顿乃至吊销执照的严厉处罚。消费者遇到此类情况,可通过协商、平台介入、消协调解及行政投诉等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调价助手”被质疑向商家施压
携程被郑州市场监管局约谈并要求整改
在监管层面,法规体系正在加速完善以应对假期价格乱象。2024年9月生效的《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第二十四条,明确将“对商品价格进行不合理限制”列为违法行为。这项规定为近期郑州市市场监管局约谈在线旅游平台携程提供了直接依据。
事件源于携程的“调价助手”功能,该功能被指强制同步竞争对手价格、擅自修改酒店定价,甚至通过标记“不可预订”向商家施压,违反了《电子商务法》禁止平台限制经营者定价权的相关规定。对此,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要求其限期完成合同条款修订、调价工具等整改任务。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部分OTA平台也在尝试运用技术手段化解矛盾。推出了AI工具“美团既白”,通过动态分析区域需求与竞争价格,为商家生成定价建议;京东则以“三年零佣金”策略切入市场,此举意在倒逼传统平台降低佣金比例,间接缓解酒店的经营成本压力。
酒店价格指数·观察
经济型和中端品牌普遍实现两位数涨幅
如家均价涨27.1%,维也纳价格涨32.0%
“酒店价格指数”课题组对比9月20日和10月1日的数据发现,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一线城市的酒店价格,在国庆旅游旺季期间呈现整体上涨趋势,但不同品牌层级的分化显著。

在课题组观察的10个酒店品牌中,9月20日和10月1日两个时间段内共有8个品牌均价上涨,并且均为经济型和中端酒店品牌,其涨幅普遍在15%-25%之间,部分如维也纳酒店的涨幅甚至达到32.0%,这与往年国庆期间价格提升的规律相符。
具体来看,经济型和中端品牌对国庆旺季的价格反应最为敏感,普遍实现两位数涨幅。经济型品牌中,如家酒店均价飙升27.1%,涨幅居首;汉庭紧随其后,上涨20.6%;锦江之星涨幅也达到25.9%。中端品牌同样表现强劲,维也纳酒店以32.0%的涨幅成为期内涨幅最大的品牌;全季上涨21.3%;亚朵提升18.3%;麗枫涨幅为15.8%。桔子水晶表现相对温和,仅上涨6.2%,显示其定位更接近高端市场。
高端品牌酒店价格逆势下跌
希尔顿、喜来登跌幅均超15%
相比较之下,高端品牌酒店的价格却逆势下跌,希尔顿、喜来登跌幅均超15%,形成鲜明反差。这一分化现象可能与国庆期间家庭出游和短途旅行为主导有关,导致经济型酒店需求激增,而对高端酒店商务需求暂时萎缩,反映出节庆市场结构的变化。

高端品牌整体波动异常,与国庆涨价预期背道而驰。喜来登均价环比下滑16.5%,希尔顿环比下滑15.8%,除广州区域外,两大品牌在北上深三地的价格均环比有所下滑。
具体来看,深圳市场的高端品牌酒店价格遭遇最剧烈冲击,希尔顿在该区域的均价下探16.6%,喜来登更骤降39.6%;上海市场紧随其后,希尔顿的价格环比下滑31.2%,而喜来登虽下滑幅度相对较小,但也达到12.6%;北京市场跌幅相对前两者而言较为缓和,希尔顿与喜来登分别下跌13.4%和13.2%。唯一“逆势”上行的是广州区域,喜来登的均价上涨11.4%,希尔顿均价上涨9.9%。
维也纳国庆房价均价
超汉庭、如家、麗枫
2024年国庆消费的“性价比优先”特征,对今年市场仍具参照意义。据行业报告,2024年“十一”期间四星级酒店预订热度同比激增36%,均价锚定在419元。根据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全国星级饭店名录》显示,维也纳作为连锁品牌中四星级认证率较高的代表,其价格变动最具可比性。
相比较之下,今年国庆期间同类品牌价格结构呈现双重分化。一方面,平价品牌坚守性价比阵地,北上广深四城的汉庭、如家、锦江之星等四星级酒店的均价仍与2024年国庆期间均价水平基本相当,其中锦江之星甚至低于去年同期15.3%;另一方面,中端品牌开启价值跃迁,全季均价攀升至546元,较2024年的四星级酒店均价增长30.3%,亚朵更冲高至718元,相比均价增长71.4%。
根据此次收集的数据,今年国庆期间,维也纳均价从 9月20日334元飙升至10月1日的441元,涨幅达32.0%,相较于2024年四星级酒店均价高出5.2个百分点。正如上述所言,维也纳的强劲表现印证四星级酒店仍是大众旅游出行的核心选择,其涨幅在经济型/中端阵营中最为突出,不仅远超汉庭、如家等经济型品牌,更显著高于麗枫等中端竞品。这一价格波动特征与2024年性价比消费趋势形成延续。此外,当高端品牌普遍降价时,维也纳以441元的绝对价格守住大众消费区间,成为高性价比需求的承接者。
携程、去哪儿酒店价格
国庆期间涨幅较高
“酒店价格指数”课题组对比9月20日淡季与10月1日国庆高峰期五大OTA平台数据发现,研究发现,携程成为涨价最明显的平台,酒店整体均价从575.1元上涨到585.7元,涨幅为1.8%。北京地区的高端酒店价格上涨尤为显著,例如王府井希尔顿在携程的定价为1662元,比美团上同一家店的价格高了2.7%。

去哪儿网以1.6%的涨幅紧随携程之后,不过其在上海区域的表现突出,582.0元的均价仍是价格较低的平台。比如,上海希尔顿在去哪儿网的价格是1211元,比携程便宜了1.5%,为需要高端酒店的消费者提供了优惠机会。美团则保持了其性价比标杆的地位,国庆旺季583.9元的均价仍是所有平台中最低的。像深圳维也纳世界之窗店在美团只需398元,比北京同品牌酒店的价格低了32.4%,成为经济型酒店的首选。

平台调价策略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在北方市场,价格上涨势头强劲,旅行在北京的均价达到580.5元,甚至比飞猪还高了0.2%,反映出国庆期间北方旅游需求旺盛。而在南方市场,价格则相对稳定,飞猪在深圳区域的均价仅上涨了1.8%,例如广州麗枫酒店在飞猪的价格维持在524元,涨幅不到5%。

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型品牌酒店的价格波动尤其剧烈。深圳维也纳在美团的价格从281元暴涨至398元,涨幅高达41.6%;同样,北京如家燕莎店在美团的价格也从269元飙升到362元,上涨了34.6%。这充分反映出不同平台对经济型酒店客人的定价策略差异。
高端酒店的价格竞争也进入白热化。例如,上海喜来登浦东滨江店在携程的价格从815元大幅降至664元,跌幅达到18.5%,是本次酒店价值指数监测中降价幅度最大的案例。与此同时,北京王府井希尔顿却在同程旅行逆势提价至1662元,比行业平均价格高出14%。

区域观察
北京区域桔子水晶涨幅领跑
上海北京两地高端酒店价格均下滑
具体到城市表现,其中,北京酒店均价整体攀升显著,从淡季到国庆的转换中展现出强劲势头。其中桔子水晶以23.3%的涨幅领跑,汉庭紧随其后增长22.9%,全季与亚朵也分别录得14.7%和18.6%的上涨。但麗枫成为中端阵营中的异类,价格从713元回调至657元,跌幅达7.9%。值得注意的是,北京高端市场同样显露疲态,希尔顿均价从1444元降至1250元,跌幅13.4%,喜来登从1221元滑落至1060元,跌幅13.2%。
相比较于北京市场,上海市场则呈现更为复杂的结构性调整。其整体涨幅虽不及北京强劲,但经济型与中端品牌表现活跃。经济型品牌如家与维也纳表现亮眼,如家从440元涨至547元,涨幅24.3%,维也纳从339元跃至447元,涨幅达31.9%。
但与北京市场相同的是,上海市场的高端酒店遭遇深度回调,希尔顿均价从1443元骤降至993元,跌幅31.2%,喜来登从674元跌至589元,跌幅12.6%。值得玩味的是桔子水晶的区域分化,其在上海下跌12.4%至824元,与北京市场23.3%的强劲增长形成鲜明反差,凸显同一品牌在南北市场的策略差异。
从数据来看,两城共性在于高端市场的集体降温,北京希尔顿、喜来登与上海同档次品牌同步下滑,反映国庆客群对高端住宿的价格敏感度提升。差异则体现在中端品牌走势,北京除麗枫外普遍上涨,而上海的桔子水晶的下跌与如家、维也纳的上涨形成内部差异。
这种分化映射出客源结构差异,北京以家庭游客为主力推高中端需求,上海则因国际商旅客流失加剧高端市场竞争,迫使酒店降价争夺本土客源。国庆旺季的价格变动呈现出“金字塔倒置”特征,越高端品牌或许越需让利揽客,这一反常趋势在两大一线城市形成共同性。
广州高端酒店价格有所上涨
深圳经济型酒店涨幅有限
广州酒店市场在国庆前夕展现出强劲的全面上涨趋势。经济型和中端品牌均实现显著增长,维也纳品牌表现尤为突出,均价从290元大幅攀升至447元,涨幅高达54.1%。麗枫品牌同样表现亮眼,从297元上涨至505元,涨幅达70.0%。亚朵品牌也实现47.6%的增幅至865元。值得关注的是高端市场的同步上扬,希尔顿均价从761元上涨至836元,涨幅9.9%;喜来登从990元升至1103元,涨幅11.4%。平台数据进一步印证了这种普涨态势,维也纳在飞猪平台的价格从310元跃升至509元,涨幅64.2%。

深圳市场则呈现截然不同的景象。经济型和中端品牌涨幅相对有限,维也纳仅从245元微涨至296元,涨幅20.8%;麗枫成为价格最稳定的品牌,从315元微调至321元,涨幅仅1.9%,且在五大在线平台均保持227元不变。高端市场出现深度回调,希尔顿均价从1176元降至981元,跌幅16.6%;喜来登跌幅更为显著,从1479元骤降至893元,跌幅39.6%。平台数据同样反映了这种弱势,希尔顿在美团平台从1142元降至960元,降幅15.9%。

两城对比揭示出鲜明的差异。维也纳品牌在广州的54.1%涨幅远超深圳20.8%的增幅;麗枫在广州70.0%的强劲增长与深圳1.9%的微弱变动形成巨大反差。高端市场走向尤为悬殊,广州希尔顿和喜来登分别实现9.9%和11.4%的上涨,而深圳同档次品牌则遭遇16.6%和39.6%的深度回调。

从平台数据看,广州在携程平台的酒店均价上涨7.3%,而深圳仅微增1.8%,进一步印证广州市场更强的溢价能力。这种分化格局凸显了区域市场对国庆需求的差异化响应,广州全面的量价齐升与深圳高端酒店市场的显著承压形成鲜明对照。

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
执行策划:王莹
统筹:陈养凯
执行统筹:邱康正
数据采集/分析:南都·湾财社记者 邱康正 冯家钜 王蕾娜
制图:何欣
出品:南都鉴定评测实验室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