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引进优质产业项目1300多个,常住人口从不足10万人增长到70万人,今年上半年新设立经营主体超1万户……12年间,在甘肃省兰州市北部的秦王川盆地黄土滩上,我国第五个、西北首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从戈壁荒滩成长为现代化的产业新城。
曾经被视为投资“末梢”的西北内陆,缘何吸引众多企业集聚?记者日前来到兰州新区寻找答案。
在甘肃德福新材料有限公司无尘车间内,一款薄如蝉翼的铜箔正缓缓下线。目前该公司已经能量产4.5微米厚的高端铜箔,仅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十几分之一。据介绍,由于经过了特殊工艺处理,材料更加轻薄的同时,还能确保其能量密度和延展强度。以这种铜箔为关键原材料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更加轻薄,续航里程更高,市场前景广阔。
“我们到兰州新区投资,看中的是这里的原料、能源、区位等优势。”公司董事长张涛说,一方面区域内稳定的铜原料供应可以保障产能快速提升,另一方面甘肃风、光资源富集,充分发挥绿电资源优势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又为产品出口到欧盟等计划设置碳关税“门槛”的市场奠定了基础。同时,兰州地处“一带一路”枢纽节点,为企业未来的国际化布局提供了有利条件。
2018年,这家企业落户兰州新区,成为当地第一家高端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制造商,短短数年,企业年产能迅速提升至7万吨,成为国内外头部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的供应商,见证着新区产业布局脱“黑”向“绿”的转变。
从零起步,兰州新区已经集聚了以德福新材料、海亮铜箔、宝武碳业等为代表的一批国内头部新能源、新材料企业。所建项目全部达产后,兰州新区将形成年产60万吨负极材料、35万吨高性能铜箔、2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等千亿级规模的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集群,助推甘肃省从原材料大省迈向新材料强省。
兰州新区管委会一名干部向记者表示,新区成立之初产业发展确实走了一些弯路。“现在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国家级新区不是一个‘筐’,不能什么都往里装,必须立足自身优势特点,坚持高质量发展,才能在竞争中找到出路。”
投资者的青睐还来自不断改善的营商环境。近年来,兰州新区引入“电子亮证”模式,推广“云档案”应用,让2800多项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实行365天“不打烊”服务;实施“大部制、大服务、扁平化”改革,精简工作机构,实行全员聘用制、全员绩效考核,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劲头得到激发……
兰州新区党工委办公室副主任王曙峥介绍,在兰州新区,“项目建设为王”的理念深入人心,重点项目实施领导包抓制、专班制,定期调度,全生命周期服务。对此,兰州宏彬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运营总监王盛感受最深。
这家总部位于广东佛山的企业,原本只有年产2万吨石墨化材料的产能。2022年5月,企业通过招商引资来到兰州新区布局建设年产5万吨石墨化材料生产线,2023年1月就投入试生产,今年4月全面达产,不到两年时间迅速成长为业内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供应商。
“在建设过程中,企业一度面临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甚至可能影响企业如期投产。包抓干部了解情况后,立即协调有关部门,为企业配套建设了一条330千伏电力专线,解决了燃眉之急。”王盛告诉记者。
良好的营商环境就像水草肥美的草原,推动形成了经营主体“万马奔腾”的生动景象。近年来,兰州新区经营主体数量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快速成长,为当地注入强大发展动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一系列部署。“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王曙峥表示,聚焦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个核心问题,将坚持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记者王铭禹、王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