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麦德姆为什么要用查莫罗语命名

9月的桦加沙(不是喀秋莎)刚走,10月麦德姆(不是麦德龙)又来了。麦德姆英文为Matmo,不是英语,而是一种叫查莫罗语的语言,翻译成中文就是“大雨”。

台风麦德姆为什么要用查莫罗语命名

2025麦德姆

为什么台风不用英语命名,而用我们大部分人都没听说过的查莫罗语。这其实体现了WMO(世界气象组织)命名台风的一个核心理念“多元、区域化、文化平等”,而不是完全由英语主导,即便英语是通用语言。

麦德姆是关岛提供的台风名,关岛虽然由美国管辖,但他们本地原住民使用查莫罗语,所以用这种语言命名台风。

麦德姆为什么由关岛命名,是产生于关岛吗?并不是在关岛附近生成的。通俗点说,Matmo只是一个提前确定好的名字,放在WMO台风命名表中,当有新风暴达到台风标准时,就按顺序取用,和台风的生成地点没有直接关系。

所以一个名字往往会用很多次,麦德姆这个名字就用了4次。前面分别在2008、2014、2019。危害最大的是2014年那次,造成4.18亿美元的损失,并造成65人死亡。给我国也造成了很大灾难,共有17人死亡,经济损失达29.7 亿元人民币,特别是福州和台湾省花莲县。

台风麦德姆为什么要用查莫罗语命名

花莲县百姓

也和台风的强度没关系,用这个名字只是因为排到它了。9月的桦加沙虽然是高强度台风,但下次的桦加沙可能就是一般的台风,不是只有高强度台风才能叫桦加沙。


台风麦德姆为什么要用查莫罗语命名

大家可以看下上图的西北太平洋和南中国海热带气旋命名表,麦德姆和桦加沙之间还有浣熊、博罗依这两个台风。也就是说这次的麦德姆之前,9月其实还出现了两次台风级别的风暴,但因为在我国范围内持续时间不长、影响力没那么大,所以被我们大部分媒体忽略了。

台风命名还有一个特别人道主义的机制:退役机制。也就是说,如果某个台风造成了特别严重的破坏或人员伤亡,这个名字会被取消,以后不再使用,由提供该名字的国家或地区重新提供一个新名字替代。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避免对受灾群众形成二次伤害:如果继续使用一个造成严重灾害的名字,可能会让受灾的人感到恐惧或不适。

这次的麦德姆就是替代之前的超强台风查特安,后者曾给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楚克州、关岛等地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这次的麦德姆预计会对我国广东西部、广西、海南等地产生影响。今天中午左右会登陆,登陆时等级为14级。

台风麦德姆为什么要用查莫罗语命名

麦德姆登陆路径

9月的桦加沙属于超强台风等级,麦德姆属于强台风等级。其实这可以从媒体报道大致判断,麦德姆没有获得桦加沙那种铺天盖地报道的待遇,最高强度很可能没那么大。毕竟桦加沙顶着“风王”的名头。据公开报道,截至目前,9月的桦加沙带来的暴雨灾害已导致我国台湾同胞18死156伤6人失联。

我们来回顾下桦加沙在国内的情况。虽然桦加沙是今年的风王,但在阳江市海陵岛沿海登陆时降格为台风,附近最大风力有13级(40米/秒),在广西北海市沿海再次登陆时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20米/秒),随着时间推移等级一直降低。9月26日我国中央气象台将其降格为低压区并停止对其编号。

这次的麦德姆虽然台风最高强度不如桦加沙,但登陆我国时强度并不比桦加沙低,甚至可能更高。面对台风时,不能光看风力大小,更要留意它引发的巨浪、暴雨、和洪水等灾害,这些都是直接影响我们生命的因素。所以面对麦德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必须要拿出比桦加沙还要认真的态度来应对。

就在我写这篇文章时,麦德姆已经在南海掀起狂涛巨浪,靠近广东湛江等地。希望麦德姆波及到的各位同胞平安。

台风麦德姆为什么要用查莫罗语命名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