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中国气象局的月度例行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发布3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4月气候趋势预测(“清明”假期天气预报)及气象服务提示,具体内容如下;
3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回顾
3月份全国气温总体偏高,受阶段性冷空气过程影响,有明显起伏;降水表现为“北多南少”,广西等地气象干旱持续。具体特点如下:
气温偏高,冷暖波动明显。
全国平均气温为5.2℃,较常年同期偏高0.6℃,呈“东高西低”分布,东北地区中南部、华北大部、华东、华中大部、华南中北部、内蒙古中东部、新疆北部和西藏中南部等地偏高1~4℃;西北地区中西部、西南地区中部及海南等地偏低1~4℃。全国有712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或突破3月极值,其中云南盐津(38.6℃)、贵州罗甸(38.4℃)、广西西林(37.6℃)等68站日最高气温超过35℃。月内有3次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分别出现在3月2日—7日、13日—17日、25日—30日,冷空气过程次数较常年同期(3.6次)略偏少。其中,3月25日—30日(全国型寒潮)为今年以来最强冷空气过程,影响了我国大部地区。受前期全国气温异常偏高影响,此次寒潮过程具有降温幅度大、持续时间长、南北跨度大、沙尘、雨雪、强对流等多种灾害性天气交织影响等特点。
中东部地区降水呈“北多南少”分布,广西等地气象干旱持续。
全国平均降水量27.1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4.3%,内蒙古西部、东北地区南部、华北东部、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大部地区、西南地区南部、新疆南部等地偏少二至九成。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西北部、华北西部和北部、华东北部、华中北部、西南地区中北部、西北地区西部和东北部、西藏大部、新疆北部等地降水量偏多二成至2倍。山东、河南、湖北等地有105个国家气象站日降水量突破3月极值,其中山东泰安(94.4毫米)、汶上(89.9毫米)突破春季极值。
3月上旬的雨雪天气缓解了华南和长江中下游等地的气象干旱,下旬南方部分地区干旱有所发展。目前广西大部、云南东部、江苏南部、安徽东南部、河北东南部等地存在中度及以上气象干旱。
4次沙尘天气过程影响我国。
其中3次扬沙过程、1次强沙尘暴,沙尘天气过程次数较常年同期(3.5次)略偏多。沙尘出现日期较常年(2月13日)偏晚。
南方出现较强降雨过程和强对流天气。
3月12日—15日,江南、华南出现较强降雨过程,江西中北部、浙江南部、福建北部等地累计降雨量超过50毫米,局地超过100毫米。2日—4日、13日—15日,南方地区还出现两次较大范围强对流天气过程。
4月气候趋势预测及服务建议
气温方面:除西南地区大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外,全国其余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其中东北地区东部、华北、华东中北部、华中中北部、西藏中西部偏高1~2℃。预计有4次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北方地区,较常年同期(3.1次)偏多,出现的时间和强度分别是:4日—6日(偏弱)、13日—15日(弱)、19日—21日(中等)和27日—28日(弱)。
降水方面: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华北东部、华东北部、西南地区西部、西藏东部、西北地区南部降水偏多,其中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西藏东南部偏多二到五成。全国其余地区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少,其中内蒙古西部、西藏西北部、新疆西南部偏少二到五成。其中“清明”假期(4月4日—6日),江南中西部、华南、西南地区等地有小到中雨,局地有大雨;青藏高原东部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局地有大雪。北方大部地区气温偏高,以晴或多云天气为主,仅内蒙古东北部、吉林、辽宁等地有小雨(雪)。新疆南部和甘肃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
根据4月气候趋势预测,需要重点关注三个方面:
防范阶段性低温、大风和沙尘天气灾害风险。
在冷空气影响期间,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等地存在低温灾害风险,建议农牧区做好设施农业和畜牧业防雪防冻措施。同时冷空气活动可能伴随沙尘天气,建议做好防范,保障交通运行和能源供应安全。
防范华南、华东、华中气象干旱持续发展。
预计4月,华东、华中、华南等地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气象干旱可能持续发展,建议有关部门密切关注旱情形势,做好塘坝、水库的蓄水、保水工作,科学合理调度水资源。此外,上述区域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较高,建议加强火源管理,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防范北方阶段性低能见度天气。
预计京津冀地区、汾渭平原、黄淮等地可能出现低能见度天气,老人、儿童及体弱者易患呼吸道等疾病,建议有关部门提前防范,减轻其对人体健康、居民生活及交通运输等的不利影响。
(总台央视记者 刘璐璐)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