缉毒剧《扫毒风暴》虽然已经大结局了,但还是留下了一些谜团需要解析。

对卢少骅来说,他身上最大的谜团之一,就是他从西港逃跑到藤江省绿藤后,他为何敢见义勇为上报纸。

卢少骅的原型刘招华,逃到桂林后,的确在街头制服过三名小偷,被当地媒体报道为桂林好市民,并登上了当地晚报的头版。

卢少骅在绿藤,也是制服了歹徒,才上报纸的。

既然是在逃跑期间,卢少骅为什么还敢大张旗鼓抛头露面,他就不怕暴露自己吗?

卢少骅原来是西港化工厂保卫科副科长,抓小偷是他多年形成的职业本能。这种职业本能,已经成了卢少骅的一种自动行为模式,即便是他已成了大毒枭和表面上的保健品厂厂长。

除了这点外,卢少骅的性格极端自负,对其他人来说,跑到绿藤是逃跑,但对他就不一样了,他是在转移阵地。

这种心理上的自我暗示,就像把撤退称为转进,是一样的。

卢少骅在逃离西港前,他已经拿到了指标,马上就要进西港市局了。不过,随着自己制毒事情的暴露,卢少骅的正式警察梦泡汤了。

没有成为正式警察,卢少骅的潜意识中,肯定是有遗憾的。就是为了弥补这种遗憾,卢少骅抓小偷、抓歹徒的内外冲动就越强烈。

卢少骅的头脑非常聪明,他一贯喜欢玩灯下黑策略。他和邓建立在化工厂三不管地带的废弃厂房制毒,也是一种灯下黑策略。

灯下黑策略,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因此,别的罪犯逃跑时是躲藏,卢少骅逃跑时,就是公开露面,甚至还要大张旗鼓。

卢少骅在绿藤的保健品厂,法人代表虽然是吴燕萍,但是,像开业剪彩这样的事情,肯定得卢少骅出面。

也就是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心理,卢少骅根本就不怕公开露面。

林强峰说过,所有的人都是卢少骅的工具人,包括警方在内。卢少骅极端自负,心比天高,与警察较量,他才能满足自我价值感和成就感。

因此,卢少骅公开露面,还有向警方挑衅的内在深层心理动因。

卢少骅在《扫毒风暴》后面的剧情中,在废弃防空洞里写下“卢少骅到此一游”,也是这种心理动因。

卢少骅是王林邱来宝三人团伙的核心和精神支柱,如果卢少骅表现出胆怯的话,人心就散了。

所以,为了维护自己的团伙核心地位,为了让王林邱来宝死心塌地跟着自己,卢少骅也得表现出自己的大将风度。

卢少骅被抓后,他说自己不怕死。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人不怕死。卢少骅这样说,以及他的不忏悔,就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心理防线,他绝对不能从精神上输给警察。

卢少骅见义勇为,还有为保健品厂打广告的成分。保健品厂虽然是掩护制毒的,但是,生产的保健品卖不出去,还一直给工人们发工资,时间长了,就会有人怀疑了。

因此,卢少骅见义勇为上报纸,也是掩护制毒的一种策略。这种策略,只能由他来做,王林和邱来宝都不行。

卢少骅在绿藤投资,本来就是给当地有关人员带来了成绩,给当地带来了实打实的收入,卢少骅要是再因为见义勇为出名的话,当地的负责人脸上就更有光了,职位升迁的机会也就更多了。

当地负责人脸上有了光,卢少骅的保健品厂就更安全了。

所以,卢少骅见义勇为上报纸,是由多方面因素促成的。

这和卢少骅在古竹县投资红豆杉基地和彬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时,大张旗鼓剪彩是一个道理。

只不过,卢少骅的性格和套路,最后还是被老对手林强峰摸出来了。

所以,林强峰才判断,卢少骅没有出境,他回到了另一个“灯下黑地点”西港。

卢少骅的野心是很大的,他根本就不想在冰毒销售上依靠金永祥。卢少骅知道,以他的技术,更大的毒枭肯定在到处寻找他。

可是,卢少骅根本就接触不到贩毒网络,他无法和大毒枭们搭上线。所以,为了突破金永祥的控制和封堵,卢少骅才故意上了报纸。

卢少骅这样做,和他后来让马英子在芬昂国发帖子是一个道理,就是让更大的毒枭,知道他的存在,知道他在哪里。

金永祥就是卢少骅在地面上的一个骡子,无论他如何封堵,他又怎么能扛得住卢少骅从空中进行的降维打击呢。

其结果就是,试图死死掌控卢少骅的金永祥,被罗炳章在保龄球馆活活砸死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