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人在讨论一部新出的国产剧。

主演孙俪,搭档董子健

号称是聚焦中女危机的都市解压爽剧。

开播即爆。

首播日创下年度收视最高纪录。

但,口碑大翻车

豆瓣评论区一水的差评。

观众吐槽起来也是个个不留情面。

狗血

「降智

「傻子电视剧」

怎么回事?

真有这么差?到底讲了啥?

鱼叔今天也终于追平,赶紧趁热来聊聊——

《蛮好的人生》

孙俪饰演的女主,是一名成功的保险经纪人

开场,她作为行业佼佼者,接受媒体采访。

鱼叔以为这是一部职业女性成长剧。

没成想,转折来得猝不及防——

之后,居然是出轨、色诱、跳河狗血三连击

接受采访当日,女主发现丈夫出轨了。

但,她既没有表现出灰心绝望,也没有急着盘问详情。

而是选择穿上性感套装,色诱丈夫,以挽回他的心。


被无情拒绝后,她居然约了丈夫和小三到河边。

问出一个经典问题:「我和她同时掉水里,你会救谁?」

说完,就拉着第三者跳了河。


不是这……

借用网友的话,「给我小脑看萎缩了。」

之后的剧情就是,女主婚姻彻底破裂,就此专心赚钱搞事业。

可是,这职场戏,居然也是八点档节奏。

女主本是有经验有地位的行业精英。

却突然被设计陷害,以至于最后遭全行业封杀。

一夜之间,从随便逛超市就花四位数的富婆,到成了手头只剩一万多,不得不变卖家产维生的单身妈妈。

这人生,有够大起大落的。

随后,女主只得拉着保险业新人董子健。

师徒合作打怪,东山再起。

通过各种努力让自己过上「蛮好的人生」。

好巧不巧,董子健饰演的保险业新人身上,也集齐狗血元素。

他本是能继承家族企业的富二代。

但,父亲先出轨,后出车祸,导致家道中落。


所剩财产又都被继母骗走。

他成了四处推销保险的可怜打工仔。


更巧的是,他父亲当年的出轨对象,和女主拉着跳河的小三是同一人。

在他父亲出车祸去世后,小三才又插足女主的婚姻。

这都是什么孽缘……

之后的剧情,基本是十分钟一个「误会」。

每次闹得鸡飞狗跳时,角色还都不急着解释,拉扯几集才想起来自己还有「嘴」。

比如,小三因为遗产问题,找上董子健。

女主误会他们是忘年恋,以为小三老少通吃,手腕了得。

但没人清楚解释,这个误会居然持续了好几集。


董子健被女主父亲欺骗,以为是女主背后操纵的,大发雷霆。

女主赶紧请客吃饭、一顿好哄。

哄好之后才说明白,她爹自己的事,跟她没关系。

后来董子健经济困难,寄住在女主家,又被女主儿子误会是一对……

女主一句「洗好手做功课去」就打发了。

不只主线情节充满乱糟糟的情感纠葛,副线也净是狗血桥段。

因为故事聚焦于保险行业,所以剧中也涉及无数普通人的利益纠纷。

其中一个富商客户,给私生子买300万的年金,引发同父异母的两兄弟争斗。

还有一个老头刚去世,老太太就和小自己20岁的年轻男人谈起恋爱。

还要拿出100万给小男友买养老保险。

以及,各种抓马的职场霸凌,情场恶斗……

这样的剧情,真是让人看得心力交瘁,血压升高。

怎么能这么狗血?

看导演是汪俊就懂了。

汪俊的创作生涯,可以称得上一出狗血剧进化史。

早年很多代表作,尤其和海岩、赵宝刚合作的剧中,狗血元素已经初现端倪。

像《深牢大狱》(《阳光像花一样绽放》),讲男主从监狱干警到富家公子,再到卧底、阶下囚,经历多重身份转变,与不止一个人产生情感纠葛。

亲情、爱情动辄都是生离死别、海枯石烂。

《浮华背后》讲的是金融圈的爱恨情仇。

情节也是充满狗血和戏剧性桥段,各种职场勾心斗角、情感的背叛与纠葛。

不过,早期国产剧,胜在场景朴实,表演自然。

即便有些情节过于离奇复杂,倒也不至于让人感到过于浮夸。

近些年,他转而拍现代都市剧。

在国产都市剧一贯悬浮作风的加持下,狗血套路更加放飞。

一开始合作黄磊的《夫妻那些事》《小别离》等,情节无外乎婆媳矛盾、夫妻争吵、意外怀孕等。

好在因为都是改编自小说,细节刻画和角色塑造尚可。

又融入亲子关系、教育、高考等社会议题,还可以说是足够接地气。

可到前两年的《小满生活》,基本就只剩下狗血了。

剧中各种大小冲突都被极端化处理,角色不断地做出不符合现实行为的夸张举动。

像是上一秒孩子在学校受伤,下一秒家长在医院干架。

员工在领导婚礼上说错话,将新郎误认为新娘父亲,惹领导跳脚……

完全是刻意为之的戏剧冲突。

毫不意外,豆瓣仅5.8分。

到了这部,基本上是延续了这些狗血模版。

当然,也延续了观众的骂声。

其实不止这部剧,也不止汪俊。

发现没?这几年,以中年人为主角的狗血剧扎堆出现。

比如前阵子刚播的,张国立主演的《我的后半生》

讲70岁退休教授在妻子离世后相亲,来往了四位相亲对象。

从被护士长惦记房产,到与女科学家的癌症替身情结,再到工会主任的「军事化管理」,以及酷似亡妻的「宛宛类卿」……

同时,他的儿子有婚外情,儿媳陷入投资骗局,亲家闹离婚甚至跳海。

集狗血之大成,恨不得每分钟来一个高潮。


还有2023年蒋雯丽主演的《转角之恋》

离异的女主和年轻男子因「一房两卖」骗局被迫同住一屋檐下。

两人带着孩子斗智斗勇,还遭遇前夫出轨、小三上门等糟心事。

也是时不时就因为各种误会、巧合闹出尴尬局面。

像是狗血家庭剧和无脑偶像剧的大乱炖。

可能很多人会说,现实就是会发生这些狗血事,甚至比剧里更离谱。

但,狗血剧的最大问题不在于离谱,而在于廉价——

角色跳脱设定,情节为反转而反转,情绪堆砌却缺乏情感基础。

说白了就是创作的偷懒、无诚意。

观众不是排斥戏剧冲突和情节张力,而是不想再被车祸、出轨、抢男人等老掉牙的配置操纵观感。

所以,到底为什么内娱一窝蜂拍烂俗的中年狗血剧呢

大概是因为,狗血桥段好用又吸睛。

对创作者来说,好写

众所周知,如今影视项目追求快产出、快上线、快变现。

剧本打磨时间本就严重缩水。

还得迎合各种快速变化的时兴话题, 融入特定行业现实。


在缺乏丰富现实经验和出色创作能力的情况下,狗血桥段就成了万能的狗皮膏药。

甭管什么故事,套上狗血情节,戏剧冲突有了,角色性格有了,演员的表现机会也有了。


对观众来说,又足够吸睛。

强情绪、强冲突的情节,会让观众出于猎奇和窥伺的本能,被不断刺激情绪看下去。

和短剧流行的机制差不多。

如今短剧都是狗血桥段大杂烩,国产剧为了热度也越来越短剧化。

对很多播出平台来说,狗血桥段又足够保险

近几年大爆的狗血剧基本都在电视播出,受众大多是容忍度较高,不怎么精心筛选的中老年人。

比起格调高、有深度却温吞的剧,这种闹哄哄的生活剧因为故事更下沉,反而更容易受到广泛关注。

像一些公认的精品国剧《大明王朝1566》《走向共和》等,电视播出时收视都相当惨淡,十年后有了名声时复播才再度翻红。

而狗血剧在年轻观众群体中,也最容易引发话题争议。

吐槽成了热度的一部分,狗血也就反倒成「热度密码」。

所以这些年,不少国产剧都是一边被骂狗血,一边热度飙升。

像当年那部《我的前半生》虽然被批「魔改」亦舒,豆瓣口碑仅6.4。

但也因为足够狗血,成了现象级爆款。

这部剧不也一样?

批评声如潮,依然是收视第一。

想到这里,让人担忧的已经不只是剧好不好看的问题,而是创作系统似乎陷入了一种偷懒、短视和迎合的恶性循环。

内容创作劣币逐良币,大众审美被不断拉低,年轻一代的创作者也不得不向流量和算法妥协。

导演汪俊估计也意识到了。

在采访中,他说:「可能都市剧要走下去,会有很艰难的跋涉,因为这个路可能会越来越窄。」

那………

要不赶紧悬崖勒马吧。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赞」和「推荐」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