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的七月,死去多年的金融大亨爱泼斯坦再一次搅动了美国政坛。让这臭名昭著的恋童癖者重新成为新闻焦点的,并不是新的证据或神秘的“客户名单”,而是特朗普总统和他的司法部长帕姆·邦迪,以及另一群不肯放下的“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支持者之间的对抗。
事情的导火索,是司法部和联邦调查局(FBI)最近发布的一份备忘录。这份备忘录显示,对爱泼斯坦档案的审查没有发现新的指控,也没有所谓的“黑名单”,只是确认了2019年这位金融家在曼哈顿狱中自杀的结论。
特朗普的“简短简报”与甩锅本能
面对媒体甚至“自己人”的不断追问时,总统本能地把锅甩给了老对头:科米、奥巴马、拜登——熟悉的名字又一次在特朗普的口中出现。
特朗普说:“这些文件是科米编造的,是奥巴马编造的,是拜登编造的。”话题熟悉到仿佛回到“通俄门”年代。他话锋一转,又似乎想摆出一副大度的姿态:“任何邦迪认为可信的东西,都应该公布。”听起来,这句话像是在支持透明,但更像是将责任丢回给邦迪,让她去面对支持者和媒体的质疑。
更有趣的是,当特朗普被问及为什么MAGA支持者对爱泼斯坦案兴趣浓厚时,他表现得相当不耐烦:“我不明白为什么他们这么着迷。他已经去世很久了……它很肮脏,但也很无聊,我不明白为什么它会继续下去。”
这样的话,从一个曾公开表示“知道很多人”的总统口中说出来,让外界更加好奇:他是真无所谓,还是想让大家别再深挖?
特朗普周末还在社交媒体上为邦迪辩护,劝告支持者“放下过去”,把关注点放在选举和经济等“更重要的事情”上。但效果有限:这场风波继续发酵,甚至引发了特朗普政府内部的裂痕。
家庭里的不同声音:拉拉·特朗普也发声
让特朗普更难平息的,是家族内部的不同声音。总统儿媳、福克斯新闻主持人拉拉·特朗普公开表示,政府需要在爱泼斯坦案上“更加透明”。
特朗普被问及对此的看法时,仍选择支持邦迪:“司法部长处理得非常好……她的信誉很重要。”这番回应听上去像是试图安抚家人,也试图继续将“信任邦迪”作为官方态度。
共和党内部声音各异
在共和党内部,围绕是否应全面公开爱泼斯坦相关文件的问题,分歧正日益凸显。像密苏里州参议员乔什·霍利(Josh Hawley)就立场鲜明地表示:“我认为所有这些事情都应该公开……我非常支持解密。我认为严格来说这并非机密……我认为我们应该把一切都公开。”这番话既符合他一贯的民粹和反建制姿态,也迎合了共和党基层选民对“精英丑闻”高度不信任的情绪。
除了霍利,党内还有一些知名的激进派议员也表达过类似观点:兰德·保罗(Rand Paul)长期批评情报界和司法部的保密文化,曾呼吁更多“涉及上层人物的丑闻”应向公众彻底透明。
还有两位MAGA党的死忠:佛罗里达州的马特·盖茨(Matt Gaetz)在2020年前后就曾质疑FBI在爱泼斯坦案上的调查不彻底,要求公布更多信息;乔治亚州的玛乔丽·泰勒·格林(Marjorie Taylor Greene)也多次在社交媒体发声,要求“调查和爱泼斯坦有关的每一个人”,让真相公之于众。
尽管特朗普想让支持者“放下过去”,爱泼斯坦案却有着新闻界与公众难以抗拒的黑暗魅力。死于狱中的亿万富翁,豪宅里的隐藏摄像头,曾与政商名流交往的“客户名单”……即使没有新证据,这样的剧情本身就足够让媒体和民众欲罢不能。
而司法部的备忘录、几小时的视频证据,只是重申了官方结论:没有阴谋,只是自杀。但在部分MAGA支持者看来,这样的结论只会更可疑。
国会想让麦克斯韦尔作证
爱泼斯坦已去世,但他的密友、已被定罪的吉斯兰·麦克斯韦尔依然活着。一些共和党议员表示希望她能到国会作证。
“妈妈桑”麦克斯韦儿
但与此同时,党内高层尤其是特朗普最亲近的核心圈则持谨慎态度。众议院司法委员会主席吉姆·乔丹(Jim Jordan)就公开表态“完全信任特朗普总统及其团队”,更倾向于有限公开、避免掀起更大政治风暴。特朗普本人则多次表示“不明白为什么大家还关心爱泼斯坦”,试图让争议尽快平息。
为什么爱泼斯坦案仍会影响选举?
对于特朗普来说,爱泼斯坦案最危险之处或许不是新的刑事指控,而是它唤起了公众对“精英阶层、权力与性丑闻勾连”的怀疑——而他本人、他的圈子都与爱泼斯坦有过往来。
哪怕最终调查没有新发现,公众记忆中的暧昧影像和传闻,就足以成为对手攻击的素材。正因如此,特朗普才会希望支持者把注意力从爱泼斯坦身上转移到经济和边境问题上。但越是希望公众“别看”,媒体和反对派就越想看个究竟。
一场未完的战争
爱泼斯坦案已成美国政治的一面黑镜:想忘记它的人无法忘记,想调查它的人找不到新证据。
而特朗普,正处于这面镜子前最尴尬的位置:既想显示“无所畏惧”,又担心继续曝光会带来麻烦。司法部长邦迪的“非常简短的简报”,只是这场更大风暴的序幕。MAGA支持者、媒体、国会以及特朗普本人的家族,都在推动这场风波继续。
对于特朗普来说,爱泼斯坦案既是过去的幽灵,也是未来选战里的潜在炸弹——即便他说“很无聊”,也难以真正摆脱。而无论最终会不会有新的证据或指控,这场围绕爱泼斯坦的风暴,显然还远未结束。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