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陈如月考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完成本科学业的同时,对医学的热爱也与日俱增,立志成为一名临床医生。于是在2024年她再度高考,并且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本博连读方向)。
这个故事在网络上引发众多的讨论。支持者有之,认为她忠于内心,终于梦想成真;当然也有不解的网民,认为她这样做不划算,并且计算着她的毕业年龄,拿出一套“毕业年纪大”“求职不容易”的框架来评价她。
其实从陈如月本人的素质来说——先上北大再上交大,她应该可以免疫大部分质疑了,相信她比绝大多数网民都更懂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她也一定有着更加成熟的思虑。所以,她的故事更大的关注点在于,展现了年轻人有重启人生的勇气和可能。
陈如月并不是唯一一位,今年高考季有一位35岁的清华毕业生李龙。巧合的是,他也是为了学医,而选择再考清华,但最终成绩不太理想。他的结果或许不像陈如月那么美满,但同样令人动容,他们都有勇气为了自己的理想和志向再来一次,无惧种种关于年龄或“是否值得”的偏见,勇敢地再次回到考场。
这样的故事励志,或者说也成为了对当前功利化志愿选择的针砭。在今天,关于填志愿的新闻,往往是家长和学生为了志愿咨询不惜一掷千金,或者志愿填报机构用诸如“三分考七分填”“学了XX专业打断腿”之类的话术制造焦虑。
相反,追逐理想、尊重本心的声音是如此微弱。但这些重启人生的考生,似乎在展现一种理想的力量:心之所向,终究会把你拉回到真心认可的方向上,破除种种困难重新上路。
当然,网友对他们毕业后年纪较大、求职受阻的担忧也不能说毫无依据,毕竟所谓“35岁门槛”之类的现象确实存在。但是,社会讨论的方向并不应当是嘲笑他们的选择,而应当是如何促成职场生态的转变,让每一个人都能更加从容、宽裕地调整人生志向。
社会也应当看到,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知识迭代的加快,这种人生转向是很常见的。这些特殊考生本身也在说明这一点,年龄增长并不必然意味着学习能力下降、对新知识缺乏敏感。
那么包括劳动部门、用人单位和社会舆论共同发力,去促成一个更加友善的职场环境,为一些“非主流”的知识人才创造空间,也应当成为人们的共识。
同时也要看到,人生志向的明确是需要沉淀的,也许不会在填志愿的那一刻就非常清晰。从这个角度说,高校也不妨提供更多的选择,让学生可以更从容地去认识自我、探索兴趣。
比如前不久全国多所高校宣布进一步放宽本科生转专业限制,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都宣布了更为灵活的本科转专业政策,收获了相当多的掌声。
这样的政策,其实就是对年轻人心智成长的尊重,赋予他们再次选择的机会。这和“陈如月们”的故事本质上也是同构的——年轻人有勇气去重启,社会也应当提供充分的支持,为他们拓宽渠道,也降低他们的选择成本。
总之,需明确的是,北大毕业三年重新高考学医,这种重新选择不是错误。在现代社会,每一个人都有更多的可能和自由,去支配自己的人生,这才是我们应当肯定和努力的方向。祝福陈如月,也期待每一位年轻人都能找到自我,活出洒脱与透彻。
撰稿 / 江城(媒体人)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赵琳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