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对于所有没有退休的人来说,是内心压力比较大的一年,因为在今年1月1日,国家正式下发了关于延迟退休的暂行办法,这意味着有一批人退休时要延迟退休年龄了,那具体会有什么影响,对于即将退休的70后来说,有什么更好地选择吗?
1月1日我国正式发布了延迟退休政策,政策中对于退休年龄、最低缴费年限都重新做了要求,并对办理退休时需要达到的相关条件也重新做了说明。首先是退休年龄,原来办理退休是必须达到退休年龄后,按照固定的退休年龄办理,男性是60周岁,女性则是55周岁或者50周岁,而现在新的退休办法出台后,退休年龄这块有了新的变化,一是退休年龄确实延长了,政策中要求得逐渐过渡到男性63周岁退休,女性58周岁或者55周岁退休;二是退休年龄可以不用固定在一个标准上了,只要符合条件了,可以有三种退休年龄选择,可以选择提前退休,或者延后退休,或者在正常退休年龄下办理退休。
其次是最低缴费年限要求,这里是指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之前办理退休时要求必须达到15年的最低标准,现在是要逐渐增长到20年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管退休年龄还是最低缴费年限,刚才都提到了一个逐渐过渡,这就意味着延迟退休政策不是一刀切执行的,在政策发布中,国家也重点强调了,新的退休办法是要按照渐进式、小步调方式推进,并且要坚持弹性执行,自愿选择的原则。退休年龄不是一下就直接延长的,是通过每2-4个月延长1个月的节奏进行,而最低缴费年限增长也是从2030年才开始执行。
那么弹性实施和自愿选择的原则又是如何体现呢?刚才有提到,延迟退休政策为我们提供更加灵活的退休年龄选择,我们可以自愿选择申请提前退休,或者正常年龄退休,或者申请延后退休,但对于在职员工来说,申请提前和延后退休的流程不一样,申请提前退休的职工,只需要提前三个月提交书面申请,而申请延后退休,则需要先与单位协商,双方同意了再提交申请,有人可能有疑问,不是自愿选择吗,为什么延后退休还需要与单位协商呢?这也是保护用人单位的人岗匹配权力,用人单位也需要评估职工与岗位的胜任情况,保证工作效率,所以延后退休需要先与用人单位沟通。但不管申请提前退休还是延后退休,最长申请时间不得超过3年,且只能申请一次。
那么作为70后即将要退休的人员来说,如何应对延迟退休政策,选择合适自己的退休年龄呢?首先要捋清楚几件事,一是自己的退休身份,二是目前的累计缴费年限。对于退休身份,男性职工之前都是60岁退休,即使延迟退休后,也是最多延长3年,也就是63岁退休,所以只要确认自己的缴费年限达到要求了,都可以申请提前退休,也就是在60周岁退休;对于女职工来说,得先确认好自己的合同信息,目前办理退休时,小编所在城市是需要提供近5年的劳动合同,以合同上的岗位信息为依据,来判断是否属于干部身份,如果是干部身份的与男性职工的处理方式一致,因为女干部也是最多延迟3年,如果累计缴费年限够了,也可以提前退休,但女职工就需要去仔细计算了,好在1979年12月出生的,在新的退休年龄计算方法下是52岁退休,这样也是可以申请提前退休,并按照50周岁退的。
刚才是指累计缴费年限足够的情况下,退休年龄相对很好操作。如果累计缴费年限不够的话,比如现在才刚开始缴费,累计缴费不足5年的,如果有固定单位的可以与单位协商延后退休,这样能继续交社保,个人压力小;如果是灵活就业人员,这就需要看个人的经济能力了,有经济能力的继续选择职工社保,缴费标准高但退休待遇较好,尤其今年国家正在完善灵活就业参保方式,有可能之后缴费压力会减轻;如果经济能力弱,那就选择城乡居民保险,虽然养老金低点,退休得按60周岁算,但缴费压力小,累计缴费15年就行,之前缴纳的职工社保还可以转移到城乡居民账户里,也算是有一种保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