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首先是“爱”,而后生“情”,从哲学的角度来说,人的意识是带有社会目的性的,所以,每一件事的开始,都包含着期望中的目的。

  而我们凡夫俗子的儿女情长,不过是求得一个善始善终,白头偕老,然而所有能够达到这一目的的爱情,从来都不是凭空想象就能得来的,它需要经营,需要我们花费心思。

  感情的逐渐升温是努力得来的结果,于爱情而言,不管是和谁在一起,如果想要得到幸福,就必须遵循心理学上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何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心理学上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其实一定程度上等同于“贝勃定律”,当外部环境给了神经一个刺激之后,由于第一次体验,所以神经会反馈会很强烈的兴奋感,然而当这个刺激以持续不断的状态下给予神经,时间长了,那种兴奋程度就会开始下降。

  生活中,当一个人口味难耐的时候,你给他一杯水,他解决了燃眉之急,然后会对你感激涕零,然而当他已经在不口渴的状态下,你再给他水,一开始的感觉就会开始降低;而当对方已经不需要你的给予时,你还是自顾自的给他,这时他心里的就不是感激涕零,而是无比厌恶,觉得你多此一举。

  于爱情而言,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情侣之间,总有一个人说自己已经为对方付出了那么多,为什么他仍旧不爱自己,通常这个时候,往往都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作祟,可能你的好于他而言已经是一个多余的存在,只是你自己还在一厢情愿的付出。

  

  无条件地付出会让爱变得廉价

  在商场的时候,我们往往会看到这样一个怪现象——在卖衣服的区域,一件衣服涨价了,会有很多人上前去抢,反倒是打折的衣服却无人问津。

  于消费群众而言,质量和价格成正比,价格越高就意味着它的质量越好,这也就很好的解释了经济学中的“供不应求”和“物以稀为贵”的道理,得不到的往往才是最好的。

  电视剧《最亲爱的你》中,陈晨晨对男友无条件的付出,甚至可以说是百般讨好,但是男友从不把她的温顺当作是品质,反而陈晨晨变得冷漠了,男友却开始献起殷勤了。

  一个人在一个太过安逸的环境中待得太久了,往往会不知道珍惜眼前的美好,而爱情中一个人的无条件付出,也会让另一方逐渐在轻易得到的感情中,变得不再珍惜,变得麻木。

  陈奕迅在《红玫瑰》中唱到——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无条件的付出会让一个人的爱变得廉价,也会让一个人在本该平等的关系里变得劣势,而一个不平等关系的开始,便意味着美好爱情的结束。

  

  爱情最好的状态便是七分爱别人,三分爱自己

  朋友的恋爱状态可以说是我见过最佛系的了,她不会像其他小姑娘一样,恨不得一整天都黏在男朋友身边,相反,她会和男友保持联系,她也会希望男友陪在自己身边,但她并不会一切事物皆以男友为中心。

  她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脱单之后,也依旧和之间的社交圈子保持联系,她不会因为爱情而放下自己之前所拥有的东西,有男友陪伴,她会粘人;没有男友陪伴,她也会很独立。

  在这样张弛有度的条件下,朋友爱情的甜蜜程度只增不减。

  在爱情里迷失自己是很多情侣都会遇到的一个通病,认为爱就是毫无保留、和盘托出,但是世界上从来没有任何一段关系是完全透明无私的,人总是要有属于自己的空间来发展自己的事情的。

  苏慧伦的《鸭子》里有一句这样的歌词:“什么都依你,却看清我自己。”

  为爱付出固然可贵,但是当你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对方,却不肯留一点给自己时,所谓的爱情就会开始变质,若你都不肯爱自己,怎会有人来爱你呢?

  王尔德曾说:“爱自己才是终身浪漫的开始”,爱情就如同煎牛排一样,七分爱别人,三分爱自己,这样才能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在爱情里,那些能够走到最后的爱情,一定离不开“自私”的因素,先爱自己,而后爱人。正如周国平先生说的那样——“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既不会是一个可爱的人,也不可能真正爱别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