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因洛:战火中走来的“老实人”

他62岁被破格提拔为湖北省委书记,死后翻出106张票据,令人泪目

有些人活了一辈子,兜里揣不住几个钱,却能让满屋子人流泪。有些规矩一辈子没变,车不是家的,票据自己攒着,穿最旧的衣服,奖章压箱底。沈因洛就是这样的人——一手沾着黑泥巴,一手攥着党章,名声传到外头,人还坐在屋里抄笔记。可说起他的人生,哪里有半点平顺?全是苦出来撑过去的。

2016年初冬,武汉的寒风把人骨头都吹疼了。那天沈因洛走了,92岁,像他一贯的作风,没惊动多少人,但谁来追悼都低头红了眼眶。省委书记、企业老同事、战友、连驾驶员都专门赶来,没一个不说一句“这个人啊,干净!”那些年老百姓吃饭要票子,谁都抠搜着过日子,他手头一百多张捐过的钱票,细框框的字体一看就是他自己写的。说实话,这种账大部分人不会算,没人记也没人知道,但沈因洛一笔不拉,说是给组织一份明白。

他62岁被破格提拔为湖北省委书记,死后翻出106张票据,令人泪目

沈因洛就是江苏吴中的一个“书生”,1920年生人。那个时候城市和乡下的差别,可能就是你吃饭的碗是不是有裂缝。他原本想学医——那年月的“救人”,不就是拿毛笔和书卷,想着一身白衣救济有病的孩子。可总归是世事难料,17岁就遇见了枪炮声,在教室里背唐诗的少年,转眼成了拿枪赶路的兵。

人生的路口往往来得猝不及防。父亲死在日军手上,哪有什么时间跟过去道别,家里上下哭天抢地,沈因洛却没往回看。他愣是咬着牙,背着破布包,跟同学挤上开往延安的卡车,心里只剩个念头——“咱们不能光让自家流泪,得让别人也疼一疼。”当时的日子怎么熬?他们十几岁孩儿,三两片馒头啃两天,冬天冻出脚疮也上前线,一场百团大战下来,身边死了几个哥们儿都来不及埋。沈因洛说,打仗不是为了杀人,是为了活着的人不再死人。这种话后来他没人前再说,提起父亲,他只“哼”一声,没外人能懂。

他62岁被破格提拔为湖北省委书记,死后翻出106张票据,令人泪目

以后几十年,沈因洛的日子总是拎着枪和为人“带把”的干劲儿过来的。指导员当过,军区副政委也混过,可还没学会怎么在饭桌上多夹一筷子菜。1950年代末,组织说他稳当,有担当,抽调去湖北省军区。局面新,事情杂,沈因洛守的最多一句话,就是“人离不开底线,啥都能学,底线不能松。”

谁都没想到,后来一纸调令让他去了武汉钢铁公司。你想,一个打仗的军人,突然被扔到钢铁企业里,别说熔炉里的温度,连高炉长啥样都得从头学。更尴尬的是,那年过年,本来约好全家一起,行李还没放下,就一个人摸黑坐火车去武汉了。家里大人不埋怨他,连媳妇都只是推了推他的包,说“人是国家的。”

他62岁被破格提拔为湖北省委书记,死后翻出106张票据,令人泪目

刚进武钢那时,折腾得家也不成家,厂房都快成家了。苏联专家突然跑路了,设备一堆没人会修,厂子停摆,车间的工人下班不敢说话,愁得老头子头发都白一圈。沈因洛背着工作包,每天溜到各个班组蹲点,中午和工人一块扒拉冷饭。累了歇一会,他还得照顾“不能得罪人,不能露怯”。有时骑着破自行车,夜里去找老工程师请教“这个活怎么干,人家苏联人能干,咱凭啥不行?”白天泡在炉前车间,晚上在床头摞一摞资料,有些偏门知识还是让工人才偷偷教他。听说,他有几次累趴在锅炉边,还是老工人背回床上——大家都笑他命长。

但说到底,这人又极固执。即便工资分高,发现自己跟经理差太多,主动去申请降薪——“工人最苦,凭啥领导多拿?”有人劝,别太轴,沈因洛就是不听。福利、奖章、报道,一概推了。可遇上企业奖金,他自己不拿,总给一线工人,总归想着“人心得平”。谁跟他打交道,私下都说“沈书记不是秀,是压根嫌咱事多。”

他62岁被破格提拔为湖北省委书记,死后翻出106张票据,令人泪目

日子像拔河一样过,下笔一百件事,有九十九件都得亲自开会敲定。等到1970年代末,风头一转,公司板正了,武钢撑过来的那口气,谁不服气都得服他——而这时,经年累月,那个当年“新手”已能疏通车间隧道,也懂了高炉的“脾气秉性”。其实人老了一点不可怕,可怕的是心气散了。沈因洛硬是靠人带人,一路把武钢拉进了“黄金时代”。

再往后,1982年了。组织一纸调令,他62岁,犯不上拼了命。但他没讨价还价,照接。省委书记的位置,说起来风光,背后统筹的鸡毛蒜皮、家长里短才最难熬。熟悉情况那阵子,沈因洛拎包上门,把一层层组织处长的家都走了个遍。谁家里几个孩子,谁家爸妈缺医少药、老婆干什么,一清二楚。秘书开玩笑说,“沈书记天天查户口。”

他62岁被破格提拔为湖北省委书记,死后翻出106张票据,令人泪目

调研风、实事求是,跟他常年做“老革命”分不开。他带着司机和秘书,三个人,什么“接待”都不愿意。有些人撇嘴,觉得他作秀。可走村串户,多数老百姓记得就是“他说修路就修路,说装水表立刻有了水。”一句话,沈因洛从没学会官场虚的那一套。他爱批评,也能亲自去干,是非分明,到底让人觉得“这个人是没私心的。”

但身为丈夫、父亲,他倒真有点不近人情。家里人从来不敢沾他的光。车是公家的,即使外孙女大晚上飞机到武汉,沈因洛也只会叮嘱“赶紧打车回家,别麻烦单位!”女儿去医院看他,照样转几趟公交,不管太阳有多大、雨下得多细。他坚持妻子提前离休,做人就是一个“干净”字,不容商量。女儿媳妇讲起这些,并没怨气,反而一脸得意,说“咱爸这样,拿得起来,放得下。”

他62岁被破格提拔为湖北省委书记,死后翻出106张票据,令人泪目

到了老年,沈因洛离休了,可每天的生活节奏和新人没啥大区别。党支部活动,场场参加,党费还自愿多交一点。只要有新的学习资料出来,他恨不得当天买全,甚至自己花钱垫。手头的工作笔记一个小柜子都放得下,小字一页页看了让人心酸。当别人邻居在跳广场舞、拉着三五朋友打麻将时,他还趴在旧书桌前,看着最新的中央文件,用红笔圈圈点点。他说“早学早会,晚了就落后于人。”

这些细节没人夸他,他也懒得给人道。每年都把一个月的退休金拿出来捐。不管是洪水灾民,还是希望工程的贫困孩子,还是残疾人协会,他有钱就塞点,不打招呼也不摆知情人情。有人说他“穷讲究”,他就嚷着“省省吧,老头子自己花不了几块钱。”

他62岁被破格提拔为湖北省委书记,死后翻出106张票据,令人泪目

2016年,冬风乍寒,沈因洛去了。他早吩咐好了——别给自己留什么排场,可用的最后一分一毫全捐了出去,连遗体也留给了医学研究。家里人后来整理遗物,发现一大堆打着补丁的棉袄,裂了皮的老夹克,还有那些他亲手攥着的捐款票据——一张都没扔下。最值钱的,是一台旧电视,荣誉证书都捆得整整齐齐。只要家里能拿出什么出来炫耀,大概率也是“他老人家一辈子没给咱家带过麻烦。”

沈因洛的故事没那么好听、也不大风光,可就因这一路坚持得不像样,他反倒留下了点属于老一代人的“倔劲儿”。你说他亏了吗?或许他心里头根本没算过这个帐。活着的时候干干净净、离开的时候一身坦荡。

他62岁被破格提拔为湖北省委书记,死后翻出106张票据,令人泪目

我偶尔会想,这世界见惯人情冷暖,终归还是得靠这样的人硬撑着往前走。对了,沈家那台旧电视现在估计也该换了。但爷爷的原则,是不会换的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