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军委遵照毛主席的命令,开始对全军官兵进行军衔评定,在此期间,罗帅突然上书毛主席,建议给李先念、滕代远、谭震林、邓子恢、薄一波、王世泰、张鼎丞七人授予大将军衔,以表彰他们对革命事业所做的贡献。以上七人都是解放军悍将,立下过不少战功,当个大将是完全合情合理的。但出人意料的是,毛主席却并未采纳罗帅的建议,罗帅推荐的几个人,最后竟连军衔都未能获得。

我们首先来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罗帅推荐的同志们,李先念是红四方面军出身的干部,早在创建川陕苏区时便已经闯出了赫赫威名,令国民党军闻风丧胆。抗战时,他奉命在鄂豫皖一带活动,指挥千余名新四军战士与日伪军以及反动派武装作战,在夹缝中建立根据地,发动群众支持红色革命。

李先念人生中最出彩的一仗莫过于中原突围了,他面对30万国民党军临危不惧,果断率部突围,最终成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粉碎了蒋介石妄图消灭中原解放军的阴谋。战后,毛主席对李先念大加赞赏,亲自给他发去嘉奖令。论战功,李先念丝毫不输黄克诚、陈赓等人,他的军事指挥能力在整个解放军都是最拔尖的!

滕代远是彭老总的老搭档,两人曾经一起领导过红5军,抗战时,滕主要在后方从事参谋、文教工作,直到1942年,他方才被重回前线从事军事指挥。解放战争时,他主要在华北军区任职,负责协助徐帅、聂帅指挥部队打击傅作义集团。三大战役结束后,他被借调到铁道兵部队担任指战员,铁道兵部队改编为铁道部后,他又顺势担任部长。

谭震林曾是华野的老将,在1947年到1948年上旬这段时间里,他一度被誉为华野的“三号人物”,威望和权力仅次于陈老总和粟裕将军。1947年,华野分为东、西两个兵团之后,谭震林奉命指挥东兵团在鲁东、胶州一带作战,当时许世友、王建安等同志正好在他麾下任职。渡江战役之后,谭将军逐渐淡出一线,转而开始主持行政工作,曾担任浙江省政府主席、国务院副总理等职务。

邓子恢是一位老红军战士,他曾一手创建了闽西苏区,打开了福建红色革命的新局面。抗战时,邓子恢在新四军中担任高级指战员,曾与粟裕搭档过。新四军在1941年重新编组的时候,邓子恢就任军政治部主任,是新四军的“四号首长”,在官兵中享有较高的威望。建国后,邓转往行政单位工作,先后在中南局、国务院任高干。

薄一波早先主要从事地下工作,一直到抗战爆发后,他方才开始担任指战员。抗战期间,他主要在晋西北活动,主管行政、党组织建设、游击战争、统一战线等事务,1945年,他受邀参加了中共“七大”,并顺利当选为中央委员,要知道,战功赫赫的陈赓当时也不过是候补委员,由此可见薄一波在党内的地位有多么高。

解放战争时,薄一波虽然还兼任指战员一职,但却很少参与军务决策,他慢慢开始将精力转移到土地改革、政权构建等行政工作上。建国后,他全面转入行政工作,先后在全国政协、国务院等重要部门任职。

至于王世泰,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他是陕北红军的核心创始人,是刘志丹将军的好战友。1936年,三个红军主力顺利抵达陕甘宁之后,王世泰便主动申请进入红大学习,抗战爆发后,他被编入八路军担任团级干部。解放战争时,他在西野任纵队司令,先后参加了多次重大战役。建国后,他转往行政单位工作,在地方上当过省委书记,也在中央当过计委高干。

最后一位张鼎丞同志,他曾经参加过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在福建的山区和反动派武装周旋、斗争,期间吃了不少苦头。抗战爆发后,他被任命为新四军中层指战员,主要率部在苏南活动。解放战争时,他转而担任华东军区高干,负责协助陈老总和粟裕作战。建国后,他仍留在华东军政委员会工作。

以上7位同志革命资历深,战功也非常卓著,按理来说应该授予大将军衔。而他们最后之所以没有被授衔,主要还是因为他们在建国前后陆续离开了部队,转往行政部门工作,理论上已经不符合授衔的标准了,所以才未获得任何荣衔。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