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春秋时期,很多平民百姓百姓没有知识文化,因为当是很多为人师者只愿意教那些家境殷实的。而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口号,认为不论贫富贵贱,任何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在那个年代,孔子能提出有教无类的口号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这也正是孔圣人伟大的地方。正因为如此,孔子才有多达数千人的门徒,可谓是桃李满天下。众所周知,孔子的数千弟子中有七十二贤人,被人们称为嫡系。

而七十二贤人中有“四科十哲”十大弟子,却鲜为人知,其实这十个弟子才是嫡系中的嫡系。孔子的十大弟子是他认为最优秀、感到最满意的十位学生,分别是颜回、闵子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和子夏。他们有的品行高尚,比如颜回、闵子骞、伯牛、仲弓。而有的才华横溢,比如子游,子夏。 有的能言善辩,比如子我、子贡,有的理政有方,比如子有、子路。在这十哲中,我们最熟悉的应该是颜回、闵子骞、子贡和子路。需要说明的是,颜回的确姓颜,闵子骞也确实姓闵。但子贡和子路却分别姓端木和仲,子贡和子路是他们的字。同样,子我、子游、子夏也是字,而非名姓。他们各自以宰、言、卜为姓,剩下的伯牛、仲弓、子有则拥有同一个姓氏,他们是本文的主人公冉家三兄弟。

伯牛姓冉名耕,字伯牛,是鲁国人,出身贫寒。冉耕只比孔子小七岁,是孔子最早的弟子之一,孔子在鲁国做大司寇时,曾仕命他为中都宰。后来孔子周游列国,冉耕始终相随。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在陈蔡之间曾经陷入困境,甚至连粮食都断绝了。许多人饿病了,打不起精神来,而孔子照样讲他的学,朗诵他的诗,弹他的琴,唱他的歌。 弟子们当中有一个人与孔子一样弹咏不辍,那就是冉耕。所以孟子赞颂他“具体而微”——具有圣人的全体,只是规模不够大,也就是说,冉耕是个“小孔子”。遗憾的是,孔子周游列国返鲁后不久,冉耕得了“恶疾”,从此一病不起,先孔子而去世。孔子去探望冉耕时,冉耕的家人为了表示恭敬,把他移到南窗下,好让孔子进门后可以坐北朝南。

孔子不敢当,就没有进屋去,他从窗口握着伯牛的手,伤心而惋惜。仲弓姓冉名雍,字仲弓,和伯牛同宗,都来自贫寒之家,都以品德高尚著称。虽然冉雍名列德行科,老师孔子对他的从政能力却有着非常高的评价。孔子曾曰“雍也,可使南面”,认为他适合执政驭民,这大概是因为他主张“以德化民”,“居敬行简”,很符合孔子对于臣子的要求。 冉雍曾做过三个月的季氏私邑长官,可惜,季氏虽“待以礼貌”,却“谏不能尽行,言不能尽听”,令冉雍大失所望。于是,冉雍便辞官回到了孔子身边,陪着老师读经诵书,周游列国,一直到老。孔子非常感动于冉雍的相知相守,临终前又一次当着众弟子发出了对他的赞美:“贤哉雍也,过人远也。”因为孔子先后两次高度评价冉雍,所以冉雍在后人心目中地位颇高。

荀子也将他和孔子相提并论,是为小孔子。冉雍最大的贡献是在孔子去世后,“恐失圣道之传”,和闵子骞等共著《论语》二十篇。正是有了他们的辛勤记录,我们才知道了日常生活中的孔子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子有姓冉名求,字子有,是冉氏三兄弟中年纪最轻的,比孔子足足小了二十九岁。冉求是以多才多艺而著称的,而且他的才艺非常出众,有孔子的话语可以为证。 有一次,子路问孔子怎样才算是一个完备的人?孔子回答说:“要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克制,及汴庄子的勇敢,再加上冉求的才能、技艺以及礼乐的陶养,也就可以算是一个人格完备的人了。”冉求固然多才多艺,但也有缺点,就是做事迟缓,犹豫不决。十大弟子中和他并列政事科的子路则完全相反,性如烈火,斩钉截铁。

最善于因材施教的孔子对这两个爱徒采用了两种迴然不同的教导方式。比如说同样合乎礼仪的事,孔子对子路说要先请教父兄才可以去做;对冉求却说听到了就要马上去做。冉求的才能引起了鲁国权臣季康子的注意,于是,季康子便找了个机会问孔子说:“冉有可以从政吗?”孔子非常自豪地回答说:“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冉求多才多艺,对于从政有什么困难呢?于是,冉求成了季康子的家臣。孔子原本希望冉求能够劝谏季康子,减免百姓赋税,推行他的仁政理想。但多才多艺的冉求在政治手段上和季康子相比明显占下风。不仅没有改变对方,反倒被对方利用,在进行田赋改革时不由自主地成了替他搜刮百姓的工具。

这下孔子急了,把徒弟们召集起来说:“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看起来孔圣人好像对冉求大失所望,怒发冲冠,实际上他老人家醉翁之意不在酒,是在借着冉求这个视子来批判专权伤民的季康子。虽然冉求没能完成老师施行仁政的愿望,但他还是做了两件意义非常重大的事情。 公元前487年,冉求身先士卒,率左师抵抗入侵鲁国的齐军,以步兵执长矛的突击战术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三年后,冉求说服季康子迎回了流亡国外十四年的孔子,使老师得以在安定的环境中整理《诗经》、《尚书》,编写史书《春秋》,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而丰富的文化遗产。冉姓并非大姓,却能凭借冉耕、冉雍、冉求在孔圣人的十大弟子中占据了三席之位,这是冉姓子孙的自豪和骄傲,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段流芳百世的佳话。 参考资料:《春秋》、《左传》、《东周列国志》等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