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盛夏,上海高温持续待机。从今天早上8点开始,全国气温榜“榜一大哥”的位置,就一直被上海占据(并不需要)。

主要是副热带高压中心就在上海头顶顶着,目前,全市大部分地区气温在38℃上下。

官方发话了:午间最好不要外出!实在太热太晒了!

空调、风扇等降温用品成了很多人的“续命神器”。

但过分贪凉可能带来严重后果!最近沪上“面瘫”患者明显增多,他们看到空调就怕了...

“面瘫”患者扎堆?

坊记近日了解到,近半个月来,金山高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的针灸治疗室内,已收治十多位因贪凉致面神经炎的患者

上午九点,患者王先生再次来到高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做针灸治疗。半个月前,他突然发现一侧面颊有点麻木,还不时地流口水、流眼泪,歪得很厉害。听说高新区社区的“赵氏面瘫疗法”治疗效果不错,便特意过来尝试。

王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就是受冷了,一开始全脸都麻掉了、歪得很厉害,但今如今经过六次的治疗,已经慢慢恢复正常,几乎看不出歪斜。

像王先生这样的患者不在少数,大部分面瘫患者在酷暑天气患病多是由于长时间吹空调或吹风扇导致。

高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科长 张蓓蔚:

在夏天高温的环境之下,人体排汗增多,全身毛孔处于开放的状态。此时如果面部长时间受到空调或冷风的直接吹拂,尤其是头面部,容易导致风寒之邪侵袭面部,从而引发面瘫。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情况不仅局限于老年人,各个年龄阶段的人都有可能发生,因此面瘫的发生不仅与年龄有关,还与个人的体质和外部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

近期小坊刚刚报道过一名7岁的男孩就因为戴着挂脖风扇睡觉,结果面瘫了!

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使用空调、风扇等降温设备不当,从而导致造成面瘫的案例↓↓↓

到底长什么样子叫面瘫?

除了口角歪斜等明显症状,如果一旦出现以下表现时,已经要考虑可能得“面瘫”了。

1.额纹消失;

2.眉头皱不上;

3.眼睛闭不拢;

4.鼻唇沟变浅或消失;

5.口角下垂;

6.嘴巴闭不拢、流口水;

7.鼓腮漏气,吐词不清;

8.味觉障碍。

注意!

如果发现自己出现上述症状,不要慌,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只要接受正规治疗,绝大多数病人都可以得到恢复。当然,日常生活中我们还是需要通过一些生活习惯的调整,以达到更快更好的恢复。

通常来说,我们日常生活的调整包括以下部分:一般护理、面部护理、眼部护理、口腔护理、饮食调整、心理护理,上述六部分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1、 一般护理

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

面部保暖,外出佩戴口罩、围巾;

注意气温变化,及时添加衣物。

2、 面部护理

➢ 患侧面部湿热毛巾外敷,水温50~60摄氏度,每日3~4次,每次15~20分钟。

➢ 早晚按摩患侧面部肌肉,按摩时用力应轻柔、适度、持续、部位准确。

➢ 对镜子进行自我表情动作训练:进行皱眉、抬眉、闭眼、吹口哨、示齿等运动,每日3次,每次10~15分钟。

3、 眼部护理

➢ 多闭目养神、减少用眼动作。

➢ 外出时应佩戴有色眼镜。

➢ 白天应用抗生素滴眼液护眼。

➢ 睡前应用眼膏涂眼。

➢ 睡觉应佩戴眼罩。

4、 口腔护理

➢ 进食后要及时漱口。

➢ 清除患侧颊齿间的食物残渣。

➢ 口香糖患侧咀嚼。

5、 饮食调整

➢ 吃半流质或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

➢ 补充钙类食物,如:排骨、深绿色蔬菜、蛋黄、海带、芝麻、胡萝卜、西瓜、奶制品。

➢ 忌辛辣刺激食物,如:白酒、咖啡、大蒜、浓茶、麻辣火锅等。

6、 心理护理

➢ 适当运动、加强身体锻炼。

➢ 听轻快音乐。

➢ 家人陪伴与安慰、保持心情平和愉快。

避暑有道,切勿贪凉,尤其是年老体弱、病后初愈的人群,更应多加注意,避免头朝风口直吹。

来源:新闻坊

爆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帮忙”一键直达

举报/反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