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决定“太子”人选的是曹操,而曹操从一开始就确定了曹丕是太子,虽然其中有所动摇,曹丕继位基本上就是有惊无险,曹植根本是没有机会。曹丕、曹植间的夺嫡之争不过是《三国演义》的刻意描写而已。
正史上记载曹操有二十九子。二十五子为亲生,曹休、曹真为曹操收养的族子。其中有资格继承太子之位的有三个人,分别是:曹丕,曹彰,曹植。而真正的竞争者就是曹丕和曹植。曹丕比曹植大五岁。曹操的长子曹昂死于宛城之战,曹丕就成为实际上的长子,曹植实际上就是曹操的第二子。曹植和曹丕都是卞氏所生,同父同母,应该说二人各个方面都差不多,但实际上曹丕和曹植反差很大,曹丕这人功于心计,矫情自饰戒急用忍,因此得到了士族朝中重臣的支持,但曹植却截然相反,为人才气过人,但却放浪形骸而又恃才傲物,最终导致夺嫡失败。
曹丕和曹植同为王位继承的最佳人选,二人也是人精,在表面上兄友弟恭,都是肚子里有小九九的人,二人都是暗地里较劲,但总体来说,曹丕更擅长于韬光养晦,没有表现出王位的渴望,这一点像后来的雍正,曹植最初一开始也是装,但他看曹丕装,他就反其道行之,索性就锋芒毕露型,在各个方面都要表现出高曹丕一等。实际上曹丕擅骑射、尚武力,在文的方面,也是善书论诗赋,但曹丕很低调,但这种低调必须是让曹操熟知情况以后的低调,就是我低调得必然让你看到。所以在曹操几乎未曾表扬过曹丕,可以说根据嫡长子继承制,曹丕理应成为继承人,但曹操却从来没有表示过,曹丕的地位十分尴尬。直到建安十六年(211年),封曹植为平原侯,曹丕任五官中郎将、副丞相。才算是确定了“太子”之位。
从建安十一年至建安十九年,曹丕一直处于被培养状态中,此时曹植有随时取代曹丕的可能,曹植手下主要杨修和丁仪,对于曹植来讲,他需要的谋士必须文采好、脑瓜好、相貌好才能过关,而曹丕的谋主更看重的实际,吴质与司马懿都不是书生,而是真正有能力的人。曹丕善于折节下士、团结了一批朝臣,而曹植为人孤傲,遇事不够冷静。太子是立国之本,曹操自然不会掉以轻心。两个儿子在明争暗斗,曹操也知道,他也以自己方式进行选择。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曹操也问过手下的谋士,比如曹操问贾诩,我两个儿子谁可以继任,贾诩不答,曹操又问,曹操又问,贾诩这才说,他在想刘景生和袁本初之事,曹操笑骂道:你这个老滑头。但从此也可以看出,朝臣基本上还是倾向于曹丕。
曹操虽然不介意二子争位,但绝对不能容忍朝臣和士族介入夺嫡的事情。而崔琰、毛玠案是夺嫡斗争中的标志性事件。曹操密函征求崔琰的意见,崔琰却在朝堂上公开支持曹丕,因为他是曹丕的老师,但同时他的侄女是曹植的妻子。崔琰的公开回答暴露了曹操立嫡的机密,曹操只能杀崔琰以禁绝世人公开议论建储之口。而真正断送曹植太子之位的就是曹植擅闯司马门之事,217年春,曹操征孙权,留曹植守卫邺城。这一年曹植23岁,不知道曹植因为什么。居然驾车穿过王宫中驰道开司马门。驰道、司马门都是曹操专用的,其他任何人使用都违反规制,有僭越之嫌。曹植此举完全是咎由自取,失去曹操的信任。曹操在事后说:“我原来以为曹植是儿子中最能够成大事的,但这件事情却让我对他另眼相看。”也确定了曹丕的“太子”的地位。
曹丕的地位一旦确定。曹操此时就开始为曹丕“登基”铺平道路,对于站在曹植一方的士族大开杀戒,清河崔氏曹植的妻子身后的家族一并诛杀,以及弘农杨氏包括杨修、丁氏兄弟。毛玠给崔琰求情,曹操将毛玠下狱。此时曹丕时年三十岁,曹植二十五岁。曹操所倚重颍川士族。荀彧、荀攸、陈群、钟繇、辛毗、杜袭、赵俨这些人通过姻亲、同僚,举荐等方式结成士族,以及后来的韦康、司马懿、郗虑、华歆、王朗等人,构成势力雄厚的政治集团,都是曹丕的有力的支持者。
曹丕从建安十一年起,开始谋划隐忍十四年,终于继位为魏王,时年三十四岁。曹丕在夺嫡斗争中,最大的优点是隐忍。再就是善于结交朝臣。曹丕与崔琰、邴原、荀彧、司马懿、陈群等士族以及曹休、曹真、夏侯尚、夏侯楙等宗亲的相助。反观曹植在这方面就差得太多。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