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地理原因。 别笑,我是认真的!你还笑!再笑人家就不理你了!

哈哈,开个玩笑。但“地理原因”不是开玩笑的。在《碧血剑》结尾,袁承志已经带着“青青、何惕守、哑巴、罗立如、焦宛儿、安小慧、安大娘、崔希敏等人,及孟伯飞父子、胡桂南、铁罗汉等豪杰,以及少数愿意随他出海冒险的崇字营残余人众”,扬帆出海,去“浡泥国左近大海中的一座岛屿”,去做化外之民了。

这个小岛究竟在哪里,倒也无所谓。关键是“化外之民”——从地理上说,他就是要离开中原大地了。 作品中不嫌啰嗦地罗列了这么多人,我也原文照录,就是表明:袁承志此行不是旅游式的“出去走走,出去看看”,而是扶老携幼,全家出动,准备定居去了。

这里还有两个细节。一是袁承志临行前告别师父,“到海外暂居,待局势有变,再来献身报国”。以他的言而有信,和这样大规模的迁移,肯定不可能食言。也就是说,除非“局势有变”,需要他“献身报国”,他是不会回来了。 另一个是他与朋友们相约立誓:“不降鞑子,不投朝廷,不跟闯王,不害良民”,还把这归纳为“十六字诀”。那么,这就是他不可改变的行为准则了。

而到了《鹿鼎记》里,故事发生的中原大地,基本是大清的天下,另有少量明朝残余势力(台湾郑家是奉明朝为正朔的),吴三桂前期也是大清的平西王,后来反叛,没几年就被剿灭了。 也就是说,中原大地除了大清(鞑子)就是大明(朝廷)势力。袁承志一旦回来,势必违背当年的“十六字诀”。你可以不跟朝廷合作,但你不能不吃大清的米、不喝大清的水吧?难道万里迢迢地回来,就是为了像伯夷叔齐一样饿死首阳山?

要说“献身保国”呢,在大清已经坐稳江山的情况下,再想报狭义的“国”,就只好造反了。这样一来,战火重燃,生灵涂炭,又跟“不害良民”的原则冲突了。 局势的发展,决定袁承志不可能回来——当然,什么“再来献身报国”的说辞根本就是骗骗年老的师父穆人清的。袁承志一走,就根本不打算回来了。

都不回来了,还怎么让他出场?难道也开辟一个离题万里、离中原也万里的“番外”篇?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