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多次交手,从贸易战到科技战,再到如今的关税战。
美国的种种举动还在不断撕裂的两国关系,中国强硬回击,两国间的冲突越来越激烈。
俄罗斯议员曾经预言中美之间的矛盾最后会演化成军事冲突,真会走到这一步吗?
现在的世界并不和平,有俄乌冲突,也有印巴冲突。虽然俄罗斯和巴基斯坦都是中国的重要伙伴,但是我们从不参与,也不站队,一直保持中立的态度。
中国一直在维持世界和平,但是美国却在故意制造冲突,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他们多次将中国拉入乌克兰议题。
我们这边的态度一直是劝和促谈,保持中立。可美国时不时就放话,指控我们给莫斯科提供物资支援”,或者可能给军事援助。
美国人尤其喜欢在联合国开会的时候这么指控中国,他们明摆着就是想把中俄捆一块儿,好拉帮结派,在国家之间制造对立。
北约也开始跟日本、韩国这些国家抱团,聊什么“印太安全”议题,美国的战略包围网是在针对谁,心思都写脸上了。
美国利用地缘政治冲突,硬是要把大家按阵营分好,这种加速阵营化对抗的行为,很容易引发国国家之间的冲突。
如果说地缘政治是水底下的暗流,那经济上的掰扯就是明刀明枪了,而且更直接、更激烈。从贸易摩擦,到“科技战”,美国针对中国的经济施压手段是一个接一个。
表面上看是抢市场、争技术高低,关乎经济竞争。可实际上,贸易尤其是国际贸易,是一个国家军事制造的重要部分。
美国政府和中国政府都在“重塑供应链安全”,大白话讲就是,两个国家都在给自己铺后路,都害怕物资供应因为突发事件而断绝。
美国推动产业链移出中国,分散到东南亚、印度等地,不光是想削弱我们的经济增长动力,也是在给可能发生的极端情况做准备。
一些权威智库的沙盘推演里,早就把经济上的“脱钩断链”当成未来潜在军事对抗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苹果、特斯拉这些跨国巨头,确实已经开始把部分生产环节向中国以外的地区转移。美国跟欧盟之间达成的关键矿产贸易协定,以及《对本土产业链的扶持,都清晰地指向了这一战略目标。
这哪里仅仅是竞争,分明是前哨战的架势。
可话说回来,想把全球第一第二大经济体这种缠缠绕绕、盘根错节的关系彻底剪断,哪有那么容易?别看摩擦不断,2024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还却高达6882亿美元呢。
我们这边巨大的市场、完整的产业链以及相对高效的生产能力,对很多美国企业来说还是香饽饽。特斯拉上海的超级工厂,产量一度品牌全球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普通美国民众过日常生活,也早离不开我们物美价廉的东西了。这种深度的相互依存,使得真要搞“脱钩”,那代价大得惊人,真要搞,自己也得扒层皮,也让其可行性大打折扣。
美国为啥方方面面都这么展现出强硬姿态?根子上,它还是想维护冷战结束后他们一家独大的全球领导地位,以及对中国迅速崛起可能带来的世界权力转移的那份深层焦虑。
这几乎是理解他们所有对华政策的总开关。但真要动手,华盛顿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很多人并不赞成特朗普的高关税,美财长就不支持。
有人认为,美国利用俄乌冲突制造阵营对立,经济脱钩,强迫台积电在美国建厂,都是在为了战争做准备。
有分析就说了,一场大规模军事冲突,可能抹去全球经济几万亿美元的财富。这画面,想想都脊背发凉,无疑是一幅灾难性的图景。
面对外部压力,就是踏踏实实把自己的事儿做好,持续增强自身实力。经济接着往前拱,科技上加把劲儿追赶,国防力量也得现代化建设,这些共同构成了我们应对一切挑战的底气。
北京的信号也十分清楚: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无意与任何国家为敌,但事关核心利益,那是一步都不会退让的。
这几年,中国在国际场合的表态,对某些挑衅行为的回应,也都显示出更为主动和强硬的姿态,传递出“已做好斗争准备”的讯息。
有观点认为,只要我们自己步子不停,发展势头不减,同时清晰地让潜在对手认识到,通过军事手段根本无法达成其战略目的,那么真刀真枪撞上的风险就能得到有效控制。
太平洋的潮水,还是那样涨涨落落,只是这一次,它拍打出的浪花声中,似乎夹杂了更多未知的回响。
未来是走向和平共存还是激烈对抗,不光取决于双方的战略智慧,也实实在在深刻影响着整个世界的命运。历史的指针,正停在一个让人心里没底的十字路口上。
俄高官:中国越来越不顾及美国 中美或军事冲突
来源:环球网
-2014-11/21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