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提议中国加入美俄核裁军谈判,中方回应表示:不合理、不现实。

特朗普提出请求,48小时后中方回复,仅仅6个字,让他彻底死心

8月27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郭嘉昆明确表示:让中国加入中美俄三边核裁军谈判,既不合理,也不现实。中国用这六个字,让特朗普彻底死了拉上中国裁军的歹心。

美国为什么提出要中国加入核裁军谈判?为什么不合理也不现实?中国的核武器水平跟美俄有什么差距?

特朗普提出请求,48小时后中方回复,仅仅6个字,让他彻底死心

一、美国推动中国加入核裁军谈判的深层动机

美国忽悠上中国参加核裁军谈判,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过去10年以来美国一直炒作这个事情,归根结底就是美国对中国,无法维持以前的战略核威慑,所以美国想拉上中国一起核裁军。

美国试图通过多边谈判,将中国纳入美俄主导的核裁军框架,实质是对中国核现代化进程的遏制。

近年来,中国在高超音速武器、多弹头分导技术,以及核潜艇等领域的突破,已引发美国对其全球核优势地位的担忧。

美国国防情报局在2025年报告中警告,中国可能在2035年前部署60枚轨道核导弹,其不可预测的攻击路径,将削弱美国反导系统的有效性。

美国试图以“核军控”为工具,重构有利于自身的国际安全秩序。

美国近年频繁炒作“中国核威胁”,并在《中国军力报告》中夸大中国核弹头数量至“超过500枚”,其目的是为将中国纳入谈判制造舆论基础,进而在规则制定中限制中国战略自主。

特朗普提出请求,48小时后中方回复,仅仅6个字,让他彻底死心

二、中国拒绝加入三边谈判的核心逻辑

核力量的量级差异。中国核武库规模与美俄存在代际差距,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2025年数据,中国核弹头数量约为600枚,仅为美俄的十分之一。

这种差距决定了中国在核裁军谈判中,缺乏与美俄对等对话的基础。

外交部发言人明确指出,“中美核力量根本不在一个量级”,要求中国加入三边谈判实质是“以大压小”。

特朗普提出请求,48小时后中方回复,仅仅6个字,让他彻底死心

核政策的本质区别。中国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核力量始终维持在“国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与美俄不同,中国核武库不针对任何国家,而是作为抵御核讹诈的终极威慑手段。

例如,中国是唯一公开承诺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的核大国,且其核武库中仅有不足5%的弹头处于实战部署状态,远低于美俄的高度战备水平。

国际核裁军的责任顺序。谈国际核裁军,得先把“责任顺序”说清楚。《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早有明规,核武器国家要“尽早停掉核军备竞赛,推进核裁军”。可作为条约里明确定义的“核大国”,美国和俄罗斯至今没尽到“先大幅减核”的义务,单说现役核弹头,两国加起来有差不多2100枚处于“高度战备状态”,15分钟内就能发射;反观中国,核力量从没有过这种一触即发的戒备级别,这本身就是最实在的区别。

在此背景下,要求中国参与谈判违背了“责任共担、区别对待”的基本原则。

特朗普提出请求,48小时后中方回复,仅仅6个字,让他彻底死心

三、中国立场的国际意义

中国不答应加入中美俄三边核裁军谈判,绝不是反对核裁军这件事

核心是认一个理:得“先减核,再谈规则”。就像外交部说的,“手里攥着最大核武库的国家,该先扛起特殊的、优先的责任”。现在最该做的,是美国和俄罗斯先把核弹头降到《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规定的1550枚以下,同时别再搞低当量核武器这种新装备;等这两步落到实处,为全球核裁军铺好路,中国自然会以建设性的姿态参与多边军控进程——这才是维护国际战略稳定的正经路子。

特朗普提出请求,48小时后中方回复,仅仅6个字,让他彻底死心

说到底,中国的核政策从来没变过:既要保国家安全,也得护全球和平。不会跟着美俄的节奏搞军备竞赛,更不接受核裁军里的“双重标准”——你俩握着全世界八成以上的核弹头,却让核力量规模远小于你们的中国一起谈“减核”,这本身就不合逻辑。中国的立场,既是从历史里总结的经验,更是在守住国际公平正义的底线。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