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安青
编辑 | 9527喵咕君
2025年8月1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90周年的献礼剧《伟大的长征》在浙江横店举行开机座谈会,引来业内外高度关注。

演技派戏骨与新生代阵容齐聚,导演张永新携《觉醒年代》主创班底再出发,曹磊、张桐、王劲松、李乃文、成泰燊、郭广平等实力派加盟,万茜、张晚意、黄晓明、刘奕铁、史彭元等中青年演员倾情参演。
光看阵容,《伟大的长征》就是一部不一般的作品。

尤其于和伟担纲毛泽东角色,让无数观众期待他能在历史题材中再造经典。
而作为首部全景式还原长征全过程、兼顾各方面军和普通战士命运的史诗级大剧,其历史立意与制作野心皆非凡。
剧中毛泽东形象无疑是最核心的银幕人物。

古月、唐国强、侯京健、王仁君这些成功范例早已在观众心中树立标杆,而今天轮到于和伟这样的实力派“接班”,任务艰巨,难度很大。
角色形象、外貌气质、精神内核都要与前人有所区隔,同时又不能失去毛主席本身的威严与魅力。

这两大挑战,直接决定了《伟大的长征》能否成功。
影视史上毛主席的经典版本,个个深入人心
古月:形神兼备“第一人”
古月因其与毛主席形象上的高度相似,被叶剑英元帅选中担任特型演员,出演《西安事变》《四渡赤水》《大决战》等多部影片,是最具影响力的毛泽东形象代言人之一。

他不仅在五官上高度吻合,更通过剃发、模仿抽烟姿势、口音与肢体语言,长期练就形神兼备的演绎风格。
其坚守“演主席是终身任务”的敬业精神,靠着演技让角色成为60~80年代中国影视中无可替代的范本。

唐国强:兼顾威仪与艺术张力的经典塑造
进入90年代后,唐国强凭借电影《长征》《大决战》等作品再现毛泽东形象,建立起新时代对伟人的了解。

虽然他外形并非与古月完全一致,但凭借深厚的气质与领袖感,以及对人物行为和台词语气处理的高明,呈现出了更具统帅范儿的艺术角色。
尤其在《大决战》中的重庆谈判戏、握手应对蒋介石等一系列细节,使观众看到一位胸怀如海、从容应对的毛泽东形象。

侯京健 、王仁君:青年毛泽东的两股新力量
近年来主旋律剧向青春化倾斜,青年毛泽东成为新一代演绎突破方向。侯京健在《觉醒年代》中饰演青年毛泽东,登场方式采用蒙太奇营造氛围。

青年时期的毛主席持《青年杂志》逆行长沙街头,仅仅一幕定格波澜时局,将角色的思想觉醒与炽热情怀瞬间投射观众面前,成为经典镜头。

王仁君则在《问苍茫》《中流击水》等剧中出演青年至中年毛泽东,从朝气到睿智,展现了人物成长曲线,形象饱满自然。

两者虽年轻,却在塑造核心气质时已具备深度认同感与神似信服力。
每一代演员演毛泽东,都需要兼顾形似与神似。
古月与唐国强更多凭借外貌和戏剧张力完成任务,而侯京健与王仁君则集中于塑造历史情境中毛泽东的思想觉悟与精神力量。

那么,于和伟便是站在这条传统与革新之间,从内心出发重塑毛泽东新形象的下一位挑战者。
于和伟挑战毛泽东:有多值得期待?
于和伟并非长久以来的毛泽东特型演员,但他塑造历史人物的经验极为丰富。
曾出演刘备、曹操、陈独秀、林彪等一系列历史角色,善于从角色内核挖掘人物的复杂性。

正如他自己曾言:“形似是表皮,神似才是内核”。
在本剧中,他必须经过化妆设计、发型造型等环节先做到形似,而在表演中融入长征精神、领导智慧、个体情怀等多重层次,完成神似塑造。

另外,于和伟在此前出演刘备、曹操这些篇幅较大的角色时,展现了极强的戏剧张力。
尤其在《三国》刘备怒吼、在《军师联盟》曹操横槊赋诗等场景,他的表演既有历史感也有激情。

然而,毛泽东的形象更复杂,长征路上的他既要指挥风云、号令千军,也要沉稳中思考、审时度势。
于和伟如何把他擅长的“霸气外放”与“智者从容”结合起来,并与长征艰苦环境形成张力,对他来说是一次重大考验。

当然,于和伟一直都是一位经验丰富,底蕴深厚的演员。
在《觉醒年代》中,他出演陈独秀,演讲戏让人印象深刻,“觉悟、理想、人心”这些主题在他口中鲜活有力,
在《我是刑警》中他饰演秦川,这部剧里,他演绎出公安人物的坚韧与斗争精神。

这些经验无疑给予他塑造历史大人物的能力基础,让观众期待他能将毛主席演得有内核、有厚度。
开机照中,于和伟身着军装,外形相似度评价高,他额头发际线、下颌轮廓、眼神神态等已有明显“主席影子”。

但关键不在“像不像”,而在他举手投足中能否散发出一种自然松弛、沉稳率领、信念坚定的气场。
如果只是“像毛泽东”,难以打动观众。

但若能借助气质与台词表达,让观众看到一个领导者在历难中成长真实图景,那于和伟就有接过唐国强班的可能。

当然,导演也很重要。
本剧由《觉醒年代》导演张永新执导,其擅长在细节中捕捉人物特质,把历史人物还原为有血有肉的真实形象。

如今导演再联手于和伟出演毛主席,有望在叙事中兼顾历史厚度与人物温度,为毛泽东形象带来新的时代诠释。

总结来看,《伟大的长征》不仅是一次历史题材的大制作,也是对演员、导演乃至整个主旋律创作团队的一次新的考验。

于和伟接过毛泽东这个重任,面临的正是两条不可绕开的挑战。
- 形似与神似之间的精准平衡。
- 将“霸气外放”与领导者的内敛从容相融合。
这些挑战,也是过去几代饰演者的经验所未尽涵盖的。

若成功,他不仅接过唐国强的班,更能成为新时代毛泽东艺术形象的先锋代表。
最后你对这样的演员安排有什么看法?在评论区参与讨论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