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总的司机赵凤池:庐山会议后一直对彭总不离不弃,后来如何呢?

1959年庐山会议彭总被撤职后,身边的工作人员大多被调走,彭总也劝赵凤池离开,以免受牵连,他却始终不为所动,坚定留下。此后的日子里,他一直陪伴在彭总身边,照顾他的生活起居,继续帮他开车。

彭总的司机赵凤池:庐山会议后一直对彭总不离不弃,后来如何呢?

时至1965年,那时候赵凤池跟着彭总下放到成都,一同随行的还有景希珍和綦魁英。彭老总当时境遇不好,身体也欠佳,可心里始终装着国家和老百姓。每次走访,彭老总就会让景希珍和綦魁英赶紧记笔记,说要攒着这些素材写调研报告。有一回在农村,老乡们捧着刚收的粮食让彭总看,他摸着粮食转头跟他们说:“咱们老百姓能吃饱饭,比啥都强啊。”那一刻赵凤池心里特别触动——彭老总自己都身处困境,却还一门心思惦记着国家发展和民生。忧国忧民的赤子心,让随行的人看在眼里、敬在心里。有一次,调研结束地方招待所邀请彭总看戏。赵凤池对彭老总撒了一个谎!出于什么原因赵凤池要对彭总说今天演出取消?


彭总的司机赵凤池:庐山会议后一直对彭总不离不弃,后来如何呢?

事情是这样的!当时赵凤池三人随彭总刚刚从工厂走访调研归来,他们来到某招待所休息时,这家招待所的负责人也是好心,就邀请彭总一行人在休息之余看一场戏。本来当地招待所也是好心,热情邀请彭总看一场戏,问题就出到这部戏!赵凤池得知剧目内容后,心里猛地“咯噔”一下——深知彭总虽身处逆境,却始终把党和国家的命运挂在心上,而这类剧目只会让他心情沉重。但直接阻止看戏,难免引起彭总疑惑!如实告知内容,又怕他心结难解。思来想去,他决定撒个谎——“彭总,晚上的主演突然发烧感冒,来不了了。”彭总闻言并未多问,反而关切地说:“演戏是个体力活,让他们好好休息,身体要紧。”接着又叮嘱赵凤池:“你代我去看看演员,转达我的问候,等他们病好了再演也不迟。”


彭总的司机赵凤池:庐山会议后一直对彭总不离不弃,后来如何呢?

退出房间后,赵凤池背靠墙壁缓缓蹲下,喉咙像塞了团棉花般发紧。这是他第一次对彭总说谎也是唯一一次。而彭老总却毫无保留地信任赵凤池。想起彭总平时总把自己当家人看待——天冷时会往他手里塞暖水袋,看他开车辛苦会特意留半块月饼,甚至还操心过他的婚事……此刻的“欺骗”像根细针扎在心上。当晚,他躲在招待所的床上,用被子蒙住头偷偷哭了很久,既愧疚于隐瞒,又心疼老首长在困境中仍存的宽厚与关怀。


彭总的司机赵凤池:庐山会议后一直对彭总不离不弃,后来如何呢?

1966年12月,随着局势恶化,曾在成都坚持调研的彭德怀被红卫兵强行押解回京。押送列车停靠成都站时。据綦魁英回忆录记载:景希珍趁乱扒住车门,与车厢内的彭德怀四目相望,直到被警卫拽离,赵凤池则在十米开外始终保持立正姿势,当列车鸣笛启动的瞬间,他对着彭总所在车厢敬了一个标准军礼,是对元帅的致敬,也是对三年来陪同彭总走访西南三线时无声的告别。


彭总的司机赵凤池:庐山会议后一直对彭总不离不弃,后来如何呢?

后来,赵凤池因极力维护彭总遭降职处理,却始终无悔。在1978年,彭老总终获平反,赵凤池随之恢复待遇,1980年4月调回北京,1990年离休。晚年的赵凤池常在家练习毛笔字。1991年,他与昔日战友兼好友景希珍、綦魁英留下一张珍贵合影。谈及当年,三人感慨:任彭总如何“违心”赶他们走,他们深知老首长是为自己着想,却仍坚持留在身边,精心照料、不离不弃。


值得一提的是,现年91岁的赵凤池老人依然健在。愿老人福寿安康,长命百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