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早醒来看到手机消息:蔡澜去世了。转发到一个我经常交流发言的群里,书友阳光说:少了一个有趣的灵魂。#蔡澜##上头条 聊热点#​​

博主:蔡澜的一生不能给我们任何启示

图源于网络

周末,和朋友一起去安庆。路上我找闲话聊,便说:蔡澜去世了。正在开车的这个朋友问:蔡澜是谁?

我说,香港的一个电影人,也是美食家,写过许多美食文章。

朋友说:不知道。只这三个字,便与蔡澜有了很大的距离。

我记得他喜欢金庸,便说:蔡澜和金庸一起被誉为香港四大才子。

朋友扶着方向盘说:关我什么事?

话聊不下去了,我住了口。其实,我对蔡澜也所知不多。

以前,偶尔报纸杂志间看到过几篇关于蔡澜的文章,大致勾勒出一个轮廓:洒脱、爱玩、有调性。#蔡澜人生哲学#

而他的文章,可能是受港派文化熏陶的结果吧,以致于我谈不上喜欢或不喜欢。同样都是写美食,如果将蔡澜先生的文章与汪曾祺先生做个对比的话,我当然是更喜欢汪先生的。

不过,美食类的文章,却终是与我无缘,因为我不谙此道。

吃,之于我而言,便是裹腹之用,搞饱肚子继续生活。荤素甜辣,只要不是太咸、不是太辣、不是太难以下咽,都可以。所以,蔡澜也无法给我多大的吸引力。

后来知道,他夫人去世了,他身体也不行了,生活在酒店里,身边雇了一堆人照料。这让我等只有羡慕的份,到底是有钱才“香”。

香港四大才子经历了香港战后,经济从复苏到繁荣的崛起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相继走完了各自不同的一生。蔡澜是以他独特的生活方式令人产生共鸣的,他写美食、做美食,到处走、到处玩,也写旅行见闻。他过着令当下世人特别羡慕的文艺生活,“不开心就去吃顿好的”、“不开心就去旅行”,甚至在他的晚年,还能过着让我们世俗足以羡慕的“躺平”生活!

这几天,网上有很多文章,与其说悼念,倒不如说蔡澜的离世,让当下人们收获了不少人生总结。既然无法像他那样含着金汤匙出生,如何把自己的一生过得通透、丰富,这种财富之外的智慧,蔡澜似乎能给人许多启发。

蔡澜的暮年,住在酒店,身边众人环绕,但也会有病痛折磨,也会有情感悲欢。学会放手,玩了一生,到了不能玩的时候,就安然离开,去另一个世界与老友相聚、佳人永合。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一生,也都必将有自己离开的方式,看着我们这些并不真正了解蔡澜的人,在总结着蔡澜的所谓智慧,我不禁哑然失笑。

端午节那天,我所认识的一位熟人从养老院悄无声息地“走”了。多年的老病秧子,被越来越重的癌症折磨着,熬走了他。等家人接到通知赶到时,他已经永远阖上了双眼。与蔡澜相比,这就是一个普通生命结束的样子,世间芸芸众生,绝大部分都是这样离开人间的。

蔡澜拥有的生活,我们没有机会选择;即便是在同等条件下,我们也不一定能如蔡澜那般过得通透和随心。

所以,蔡澜的一生,并不能给我们任何启示 ,他来过,他精彩地活过,这,便是他的人生。

人世间每一个平凡如你我的人,都在这世界有过锲而不舍的追求,“你”平庸的理想、“你”向往的生活、“你”努力的样子,都是“你”自己的财富,它们将陪着“你”过完自己独有的一生。

我们不是蔡澜,哪怕我们拥有蔡澜的起跑线,我们也不会成为蔡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