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全球唯一!东风-5C稳坐重型洲际导弹头把交椅,俄罗斯已望尘莫及
103441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东风-5C导弹浩荡驶过阅兵场,这款中国最新型重型洲际导弹的亮相,正式宣告全球重型液体洲际弹道导弹领域进入“中国独一档”的时代。作为东风-5家族的巅峰之作,东风-5C以183吨的起飞重量,超过18000公里的射程,成为目前全世界唯一具备实战能力的重型洲际导弹,将俄罗斯寄予厚望的“萨尔马特”导弹远远甩在身后。
东风-5C的领先地位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中国航天技术四十余年迭代的结晶。从1980年东风-5首次试射成功,到东风-5A实现15000公里射程突破,再到东风-5B掌握分导式多弹头技术,每一代改进都精准指向战略需求。
最新的东风-5C更是融合了多项关键突破:采用轻量化材料优化弹体结构,搭载液体火箭发动机,燃料系统实现长期储存,发射准备时间大幅缩短。单弹头或分导式热核弹头的投射能力,搭配惯性制导、星光制导与北斗定位融合的精度,让这款导弹既能实现全球覆盖,又能精准打击多个战略目标。美国“Military Watch”网站评价其为“撬动全球核威慑体系的利器”,正是对其战略价值的精准注解。
当中国东风系列稳步迭代时,曾以重型洲际导弹著称的俄罗斯却陷入“起大早赶晚集”的困境。俄罗斯方面已经很久没有提到“萨尔马特”导弹了,主要原因是俄罗斯的大杀器事业遭遇了重大失败。
俄罗斯倾力研制的RS-28“萨尔马特”导弹,本应取代苏联时期的R-36M2“撒旦”导弹,却沦为“考古式复刻”的产物。“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是一款地下井发射的、采用液体火箭发动机,拥有分导式多弹头的重型洲际导弹,实际上是苏联时期装备的R-36M2“撒旦”重型液体洲际导弹的“考古式”改进型。
由于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后失去乌克兰南方设计局的技术支持,俄罗斯只能在80年代旧型号基础上修修补补,RS-28“萨尔马特”导弹不仅干质比和投射量不升反降,核心技术更是毫无突破。“萨尔马特”洲际导弹的主要作战性能没有实质性地提高,之所以大家认为“萨尔马特”导弹相当厉害,那是因为“撒旦”导弹原本就非常厉害。
更致命的是研制过程的屡战屡败,该导弹连续发射失败,对导弹量产服役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自2013年开始研制,4次正式发射仅1次成功。2018年首次发射飞几十公里便坠落,2023年试验中途故障,2024年9月更是在发射井内爆炸,留下直径65米的大弹坑,唯一适配的试验发射井彻底损毁,恢复至少需要2~3年。只有在2022年4月的发射发射试验获得成功,当时导弹飞过几千公里落到了堪察加半岛的靶场。
“萨尔马特”导弹的困境折射出俄罗斯国防工业的深层危机。受西方制裁影响,导弹关键芯片与电子元件断供,只能用国产部件仓促替代,埋下技术隐患;项目资金被挪用导致试验不充分,叠加赶在普京生日前发射的功利心态,最终酿成惨剧。原本计划2018年服役的导弹,如今推迟至2028 年后仍前景不明,而现役的“撒旦”导弹已超期服役十余年,因风险过高,俄军已十五年未进行发射测试,实际上形成了重型洲际导弹的战力真空。
这种鲜明对比揭示出一个关键事实:在发射重量超150吨、拥有巨大投掷能力的重型液体洲际导弹领域,如今只有中国东风-5B和东风-5C具备实战能力(美国的民兵3洲际导弹只有36吨)。
东风-5C的亮相,不仅填补了全球同类装备的空白,更以“全球必达”的威慑力筑牢国家安全屏障。当俄罗斯还在为复刻旧型号焦头烂额时,中国已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将战略反击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