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已经图穷匕见,中国正以对等幅度坚决反制。这场关税战在以螺旋式方式升级。

所谓“对等关税”之说,本质上是“美国优先”霸权逻辑之延伸。“贸易逆差”不过是借口,其根本目的是遏制中国发展,维持美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垄断地位。

鉴于特朗普1.0时期的种种乖张行为,这一次,其“关税大棒”表面看来势汹汹,实则拉大旗扯虎皮,外强中干,也早在中国意料之中。

白宫企图以极限施压的老套路迫使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屈从于其霸权路线,一方面,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实力——这是其多年以来霸权思维的折射;另一方面,低估了中国抗争的决心、意志和底气,新时代的中国早已不是100年前的中国,施压和威胁那一套过时了。

中方果断有力的反制措施展示了清醒的战略认知和持久的战略定力。从对等加征关税到出口管制体系完善,再到发布《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一系列应对,有理有据有节。

这是场遭遇战,可能还是一场持久战。狭路相逢勇者胜,但勇气要建立在实力基础上,在中美经贸博弈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背景下,全国上下当求上进、讲团结,不断增强国力。

关税战在以螺旋式方式升级 资料图

如何强大自己?对内,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筑牢发展根基,特别是加快科技创新自立自强,把外部压力转化为转型动力,着力突破那些“卡脖子”技术,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不受制于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关税战的本质是科技战。

同时,进一步完善战略物资储备制度,建立关键资源替代方案。譬如,大豆,有必要通过扩大南美等地的进口量、推广饲料粮多元化配方等措施,有效对冲美国关税对相关产业的冲击。

对外,我们要不断推进高水平开放,以开放突破围堵。开放是中国基本国策,越是在全球化遭遇逆流的时候,我们越要笃定开放的决心,提升开放的质量和水平。有人总觉得自己亏了,生怕被占了便宜,企图筑起“小院高墙”。中国要坚持敞开大门,张开怀抱,迎接八方来客。

一方面,要重点聚焦制度型开放,通过规则、规制、管理和标准的对接,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譬如,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市场准入机制等措施,吸引更多外部高端资源,做到合作共赢;另一方面,推动区域开放合作。近年来,中国通过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推动RCEP等区域贸易协定的实施,中国既为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发挥了更大作用,也增强了自身的经济韧性和竞争力。

从某种程度上看,美方挑起的这场关税战无疑是全球化进程中秩序重构的缩影。我们的应对之策,绝不是情绪化反应、盲目性对抗,而是站在经济全球化立场上,基于道义良知、大国担当和自身实力的理性选择。当然,这场斗争不是陷入对抗泥潭,而是以更清醒的智慧和更坚定的决心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和发展权利。

历史已经一次次证明,一味地绥靖只会让霸凌者更加有恃无恐。就从此刻起,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以斗争精神捍卫国家利益,更要以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提升自身实力,在自我革新中超越旧思维、打破旧秩序,赢得主动权。

延伸阅读

特朗普掀起的贸易战还在升级。

4月10日,特朗普宣布区域性暂停加税90天,同时对中国加税125%。对此,中国外交部继续表示:奉陪到底!

出尔反尔,言而无信,关税胁迫——特朗普试图通过强硬手段来重塑全球贸易秩序,但这一做法却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质疑和反对。

特朗普及美国面临的两难抉择

特朗普大规模升级贸易战之后,很多人最大的疑问是:特朗普为什么要这么做?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对此,各方面争论不休。

相当一部分中国人早就意识到:特朗普对世界各国普遍加征关税,某种意义上是美国发展面临的内外形势所迫,当然同时也是他本人的认知背景及性格使然。对此,相当多分析早已论之甚详。因此,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应该说,面对当前美国国内的经济状况,作为总统,特朗普面临的可选项并不是太多。在正常情况下,为改善当前越陷越深的困境,美国有两条路可以走。

一是继续走过去的新自由主义道路。这是民主党和共和党建制派长期以来宣传并坚持的道路,民主党至今仍在坚持。也就是鼓励美国企业根据比较优势的贸易原则,到全球各地投资,生产的东西再卖回国内。国内则以发展服务业为主,同时发展科研及保持一部分中高端的制造业,占据产业链的上游,从而获得海外投资收益及国际贸易利益的大头,也就是所谓的“七亿件衬衫换一架波音。”

C919和C909齐飞 中国商飞

根据这条发展道路,美国的经济会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资本会赚很多的钱,但是美国的制造业工人会大量失业。不过,根据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资本家在赚到钱之后,通过“涓滴效应”,是可以惠及下层民众的。下层民众的工作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也可以获得不错的收入。

但是,几十年的实践证明,经济理论上的“涓滴效应”并没有充分地发挥作用。资本家在赚到钱之后,并没有普惠民众,中下层民众并没有获得相应的回报,而是大面积陷入穷困当中,看不到希望,对此极其不满。

同时,美国的制造业在一定程度上也空心化了。虽然美国现在的制造业还是世界第二,但是后果已经相当严重。假如这个趋势不加以扭转,美国的制造业未来肯定会进一步地空心化。到时候,如果美国要跟中国打仗,不但连军舰和飞机都造不出来,而且可能连可靠的兵源都不充分。套用林则徐的话来说,就是数十年之后,美国不但没有可御敌之军舰,也没有可御敌之飞机,且无可御敌之兵。

所以特朗普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斯蒂芬·米兰就说:“……我们的许多供应链如果不依赖我们最大的对手就无法生存。我们显然不应该依赖我们最大的对手来提供对保障我们人口安全至关重要的设备。”美国显然对此感受到了极大的不安。

另一条路就是逆新自由主义道路而行。不再搞什么自由贸易,而是对他国普遍征收一个比较高的关税,把美国的国内市场封闭起来,以此来保障国内的制造业。——这是美国从建国直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发展路线,一度有力促进了美国制造业的发展。特朗普所崇拜的对象,美国第25任总统麦金利就曾大幅提高关税,将进口商品关税税率提高到49.5%。

麦金利公开宣称:“我们成了世界第一大农业国;我们成了世界第一大矿产国;我们也成了世界第一大工业生产国。这一切都源于我们坚持了几十年的关税保护政策。”这被特朗普看作是美国成功的经验,并且反复声称要学习。——很多中国人看到特朗普加关税,就以为他想走这条路。

但问题是,特朗普其实也不想走这条路。一方面是因为这条路风险比较大,成功的概率比较低。从经济学理论上来说,这条道路违背了经济规律,脱离了国际大市场,对美国整体经济的冲击会很大。在麦金利的时代,加关税在经济上取得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大。但是,现在的形势与当时相差甚远。虽然在比较小的概率成功,实现国内经济的再平衡及内部稳定,但是代价很大,大概率得不偿失。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美国在原来所设定的那套体系当中,通过国际交换整体上其实是占了大便宜的。包括中国在内很多发展中国家的人辛勤工作,大量利润向美国输送,大量价廉物美的商品倾销美国,支撑了相当一部分美国人大富大贵,不劳而获,轻松自在的优渥生活。如果走第2条路的话,美国人就不得不放弃之前占的便宜。

所以,对于包括特朗普在内的一部分美国人来说,走这条路他们也会觉得自己吃了亏。他们希望走的路是:美国还要跟过去一样占到大便宜,并且是持续地占便宜;同时还不能让别的国家跟过去一样赚到美国的钱;制造业还不能空心化,就业机会必须保留在国内。——既要又要还要,只想大把地获得,却一点都不想付出。这就是特朗普们想干的事情。

但这在经济上其实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必须另辟蹊径。

特朗普试图使用强盗手段找到出路

于是,特朗普及其支持者们其实是想走第3条路,也就是强盗的道路、敲诈的道路、抢劫的道路。这也是当前特朗普正在走的路。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美国要对进口商品征收比较高的关税,目的是保障国内制造业发展和就业机会。——这其实属于第2条道路的内容。

但是,如前所述,特朗普不想承受因为这条道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所带来的损失。而且,如果别的国家在美国加关税之后普遍予以反击的话,美国也会比较难办。特朗普并不想跟别的国家“一换一”进行兑子。

所以,特朗普这套政策的下一步就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一边加关税,一边保留跟别的国家谈判的空间,试图通过所谓“交易的艺术”,挥舞关税大棒来打击、强迫、敲诈别的国家对美国作出让步,借助美国的强大综合国力迫使别国供养美国,同时破坏别的国家的增长。

就比如说,特朗普对中国加关税有一个特别的目的,就是希望中国在关税的压力下跟他谈判,同意把TikTok卖给他。但是,中国即使把TikTok卖给了特朗普,特朗普也不可能善罢甘休,未来还是要继续以加关税为手段,逼迫中国在其他方面做出让步。

美国人试图强买TikTok

欧盟的遭遇也是如此,当欧盟要求跟美国谈判取消新增的关税,特朗普就要求欧盟必须承诺从美国购买价值3500亿美元的能源作为“交换条件”。

这样无理的做法和要求是看不到尽头,永无止境的。用中国的象棋术语来说就是拿着加关税对别国进行反复的“将军抽车”,最终将对手置于死地。当地时间4月8日晚,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全国共和党国会委员会(NRCC)筹款晚宴上发表讲话,声称他的关税政策将迫使其他国家向美国提供“一切”,因为“他们不想美国对自己征收关税”。

根据特朗普的理想蓝图,关税不是一次加上去的——这是单纯的经济行为,而是先以加关税为名,对他国进行充分的讹诈,把对方的血抽干,当别国已经对美国无力进行反击之后,最后再把这些关税加上去,这样的话他国就没有了还手的力量。

特朗普相信其他国家都会在美国的关税大棒之下屈服,包括他的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斯蒂芬·米兰就认为:“其他国家可以接受对其向美国出口的商品征收关税,而不会遭到报复,从而为美国财政部提供收入”。而且他相信关税加得越高,大棒越重,屈服的国家就会越多,屈服得越快,对美国做出的让步就会越大。

在特朗普的理想状态当中,别的国家是不敢也不能对美国予以有力反击的,这样的话美国就可以不受损失而收全功。斯蒂芬·米兰总结说:“2018年,其他国家通过贬值的货币承担了特朗普总统历史性关税的成本,这意味着其公民在全球舞台上的购买力下降,变得更贫穷。同时支付的关税收入用于资助特朗普总统对美国工人和企业的减税。”因为之前尝过甜头,所以特朗普这次要对全世界国家普遍地加征关税。——这已经超出了一般经济学理论之外(事实上,特朗普集团也根本瞧不起经济学理论),也是麦金利当年想象不到的。

在充分地削弱别的国家,同时壮大美国的力量之后,美国就可能实施赖债废债的行动,并且同时进行领土的扩张。

总而言之,特朗普的如意算盘可以分为五步走,第一步:加征不可理喻的关税;第二步:以关税大棒反复讹诈压迫他国让步;第三步:在实现对他国的削弱之后,再加征更加不可理喻的关税。第四步:赖债以摆脱债务危机;第五步:在充分收割并削弱他国之后,实现领土扩张和霸权永固。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不断地反复无常和背信弃义。

所以,很多人说,特朗普只是想通过加关税推动变革来挽救美国而已。——这种说法是不全面的。特朗普的确是想通过加关税以挽救美国,但是他同时还想掠夺别国,把变革的代价转移给别国,勒索别国,同时进行扩张。这就叫作美国生病,他国吃药甚至出血。

也有人说特朗普并不想加关税,只是想以关税为压力,强迫他国谈判而已。——这种说法也是不对的。特朗普还是想加关税的,只是他想先以加关税为大棒,强迫他国谈判,等到把他国榨干了之后,再来加关税。

特朗普挥舞他的“外贸壁垒白皮书”

有些人说特朗普不好战,追求和平。——其实不然,现在大家意识到:关税战就是特朗普的战争手段。对外直接发动军事战争是要花很多钱的,特朗普舍不得,他希望通过贸易战,不花钱就能够获得战争的利益。

这是一条非常规的道路,算不上正常的经济道路,只能算是一种政治压迫。采取这样政策的国家不能按照正常的国家来认知,只能按照流氓无赖的准则来解读。可以这样总结:当前国际经贸格局的这个局是美国人设的,规则是美国人制定的,美国人也在游戏当中赚了大头,但是最后他却因为内部分赃不均而抱怨说自己吃了亏,要耍赖,要把自己的内部成本推给别人,强迫让别人来负担,而且是无限地转嫁。这是绝对说不过去的行为。

有些中国人说我们要理解美国人的行为。但是,“理解”一词在中文当中隐含着容忍和甚至支持的含义。对特朗普这样的行为我们没有办法容忍,更不能支持,因为他就是一种无赖。所以没有“理解”可言,只能“认清”。

中国看穿了美国的伎俩,识破了他以加关税为手段反复讹诈、“将军抽车”的企图,所以不给他通过谈判实施敲诈的机会,而是直接反手对等加征关税,跟特朗普开展国家综合实力的对话。这样反而大大出乎了特朗普的意料之外,同时也让美国经济及资本市场一时陷于恐慌之中。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股市在冲击之下接连暴跌。

特朗普这次采取激进的手段,对全球普加关税,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就是陷全球经济于混乱之中,然后乱中取利,浑水摸鱼,以帮助美国摆脱当前的债务危机。但是,中国直接给予坚决回击,这样就把混乱推回美国国内,让美国故意制造全球混乱,然后浑水摸鱼,而自己置身事外的伎俩无从施展,最终玩火自焚。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美国国内的冲突不断加剧。

特朗普可能联合各国围堵中国吗?

很多中国人担心,特朗普的贸易战是不是可能在实际上只针对中国,同时以利益诱惑拉拢其他国家共同对中国进行围堵?在特朗普4月10日宣布区域性暂停加税,但对中国关税率继续追加到125%后,似乎更加确认了这一点,很多人担心美国会以关税大棒要求别的国家进行让步——的确也有很多国家进行让步了,这样的话中国就可能会被孤立起来。

但是如果深入分析,会发现这在总体上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首先,可以明确地说,特朗普不会走这条路。因为这实际上就是之前民主党奥巴马和拜登的道路。特朗普的性格决定了他不会走民主党的道路。此其一。

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于,这条道路也早已被证明是不成功的,不可能促进美国的制造业回流,甚至有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因为,一方面,如果美国对别的国家征的关税比较低,而且比中国要低很多——这样才可能拉拢其他的国家,那么中国可以借助这些国家向美国转运出口。

未来可能的转口贸易载具之一

这样一来,不但实现不了打击中国的目的,而且这些从事转口贸易的国家还会赚走美国的钱,但是特朗普明显不愿意别的国家赚美国的钱。特朗普认为包括欧盟在内,这些国家在对美国的贸易当中取得顺差都是占美国的便宜。而且,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这样做的话,制造业还是回流不到美国。因为在全面围堵中国之后,制造业可能流出中国,但是进不了美国,而是进入了其他国家。所以,特朗普必须对别的国家全面加关税。

其次,不同的国家具体情况不一样,不可能所有的国家都会对美国屈服。总有相当一部分国家和地区会选择对美国采取强硬的立场。当前,在中国之外,还有如加拿大、欧盟、英国等同样表达了较为强硬的立场。

再次,如果有些国家对美国示弱,可能对中国也是有利的,比如说之前越南明确表示想跟美国谈判,愿意跟美国实现关税对等,推动双方都把关税降到0。如果这个目标真的能够实现,这对中国又有什么大的损害呢?

对越南来说,它的立国之道,就是依赖于在中美之间的贸易桥梁的作用,从中国进口,然后向美国出口。美国对他挥动关税大棒,越南扛不住是大概率的事件。因为如果不能向美国出口,它的经济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但是,如果特朗普在遭受中国的反击之后,为了拉拢越南,真的跟越南实现了零关税对等,那其实也是我们所想看到的,因为中国商品可以继续借道越南出口。同理也可以推广到世界上其他国家。所以,部分国家对美国屈服,对我们损害并不大,甚至有利。

但是,如果美国继续敲打越南,不给它降关税,不允许越南通过向美国出口获益,那么越南就只能站在中国这边了。如果美国对各个国家普遍这么干,那就把美国自己给孤立起来了,就没有办法充分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商品短缺,难受的是它自己,美国人未必能够长期坚持。同时把各个国家都推向中国,有利于中国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国际经贸新秩序。

当然,也可能有人会担心,那么如果美国同意对越南降关税,但条件是越南必须同意对中国加关税,甚至断绝跟中国的关系,把中国孤立起来,那又怎么办呢?

对此,我的回答是:如果越南不能从中国进口,它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出口到美国去。那么,美国给它零关税又有什么意义呢?而且这样的话,它反而得罪了中国,就同时丧失了中国和美国两个市场,损失还要加倍。

最后,这些国家其实想对美国投降也是做不到的,也就是说他们会想投降而不可得。因为美国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制造业逼到美国去,所以当这些国家纷纷向美国投降之后,最后美国还是要把关税加到他们头上的,他们还是逃不掉,因为这是美国的最终目标。

就比如,在越南软弱之后,美国还是对它加征了更高的关税。甚至在以色列表示对美国进口关税降到零之后,美国也没有取消对其加征的关税。谁对美国示弱,美国就对谁打得更狠。这就是特朗普的性格和一贯的作风。

所以,最终特朗普还是会逼着被追加关税的其他国家团结起来,联合起来跟美国进行对抗。因为慢慢大家都会看清楚:美国的最终目标,就是既要你的钱,还要你的命。要钱在前,要命在后,要钱是为了更好地要命。“交易的艺术”及关税逼迫下的谈判不过是为了更好地吸他国之血。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一开始要让美国吸血呢?很多国家的确可能没有清醒的头脑,但不可能所有的国家都会同时被美国所蒙蔽。

因此,没有必要过分担心世界上所有其他国家会在美国的压迫下联合起来对付中国,封锁中国,因为各国对美国的真实目的会慢慢地看得越来越清楚。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肯定会失败

基于多方的分析,特朗普的普遍加征关税的讹诈政策是肯定会失败的。因为:

第一,特朗普的贸易战会直接给全世界的产业链制造混乱,而美国并不能从这个混乱当中获得什么利益。

客观实事求是地说,假如这个世界上没有中国,特朗普在全球制造混乱之后,产业资本为了求得一个安稳的投资场所,的确是可能只有跑到美国去投资。但是在世界上还有了中国之后,产业资本发现除了美国之外,还可以去中国。因为中国比美国的营商环境要好得多,政策的确定性要好得多,产业链的条件也要好得多。正如在俄乌冲突之后,欧洲的资本一部分去了美国,一部分来了中国一样。

第二,特朗普的贸易战也让其他国家及企业对美国产生了警惕的心理。

因为各国都会发现美国反复无常,是不可信任的。在未来,如果美国有钱可以赚,大家当然还是会去赚。但是大家都会同时给从美国的进口寻找可平替的对象,也就是说能不买美国的商品尽量不买。过去可能有些平替的产品,如武器和高科技产品还不好找,但是现在这些中国大都可以提供。这样发展下去的话,美国的贸易逆差甚至不但不会缩小,还可能会扩大。比如说现在欧洲、加拿大、中国的消费者都开始不愿意购买美国商品了。

第三,美国可能希望通过加征高额关税这种方式对中国进行打击,是不可能成功的。一方面我们的确要看到,这些政策肯定会对中国带来一定的损失。但是另一方面,损失也没有那么大(另文专门分析),甚至在某些部分还会带来相应的利益。所以没有必要过分地担心。

第四,更重要的是,有些人担心的、美国希望的通过关税大棒把中国孤立起来的目的,肯定是实现不了的,因为除非美国真的给别的国家以好处(这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但是大家看得很清楚,现在的美国不可能给别的国家有什么好处。

根据特朗普的目标,美国在利用关税大棒迫使他国结盟围堵中国之后,最终还是要把他们炖了吃肉的。个别小国在面对美国的关税压力时可能束手无策,但稍具实力的国家必然会识破美国的真实意图,必然会离心离德。所以,美国这套做法最大的可能只能是孤立自己。从长期看,会逼迫美国之外的国家组成一个联盟,形成一个新的世界市场。

第五,美国的这套打法会导致供给没有办法充分满足国内需要。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很困难的,非三年五年不能发生实效。即使美国逼迫各国去美国投资也做不到,至少不能快速做到,而长期是高度不确定的。

几经波折,台积电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晶圆厂一期终于开始为美国客户生产4nm芯片

美国财政部部长斯科特·贝森特代表特朗普政府讲的那套通过关税把产业逼回国内的逻辑,完全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些年美国强迫了很多企业到国内进行投资,有哪个成功了?这样一来,美国普遍加征关税,不仅在短期内会加剧国内通货膨胀,长期看来也同样不容乐观。会让美国老百姓很难受。这一点很多人也都看得很清楚。

第六,美国的制造业只会越来越差。美国在自我孤立于国际市场之后,它的损失会很大,制造业会慢慢地越来越落后,比现在还要糟糕得多。至少美国目前仍位居全球制造业第二大国,如果美国真的要把自己孤立起来,它在未来可能会掉得越来越远。中国不断扩大开放,而美国却日益封闭自己,那么美国在未来只会越来越被动。

最后,可能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在于:只要中国在,那么美国所谓强大的军事力量就没有办法逞能,就没有办法为本国的经济到处抢劫。没有美军飞机大炮助威的关税政策,终究是不能够充分地发挥力量的。美国的军事威胁与关税大棒齐飞的手段最终必将落空。

这样一来美国就发现,它既不能够把制造业真正地逼回美国,减少逆差。也不能对中国真正造成有效的打击,并且也没有办法联合各国共同对付中国;同时还不能够快速满足国内的需要。最后,美国还会发现,在经过这一番的折腾之后,国内的制造业不但没有进步,反而会越来越落后。同时美国的军事力量也会不断加速衰落。总之,特朗普的贸易战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过去8年贸易战的结果是这样,将来依然还会如此。

解放战争时期,面对国民党一时的强大攻势,党内很多人非常担心。这个时候毛泽东就告诫党内同志说,不但要看到我们自己的困难,也要看到蒋介石其实面临着更大的困难。现在也是一样,虽然美国来势汹汹,中国肯定会面临相当大的困难。但是我们也要看穿美国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真实面目,只要我们采取坚决、正确的应对方式,有理、有利、有节,打得稳、打得准、打得狠,就一定可以在斗争当中取得最后的胜利。

当然,我们也应该保持清醒。特朗普与全世界打贸易战是美国必须走的一步棋,这是美国国内各方面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很痛苦但是不得已,而且肯定失败。但是这同时也决定着传统的国际经贸格局无法再维持下去了。因此,中国也不得不做出艰难的选择。整个经济模式必须重构,以往国内通过压低工资、压抑消费来补贴出口、换取外汇的发展模式,必须全面转型。而贸易战恰恰给了中国经济转型以重要的契机。

可能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顺应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中国的经济增长会有所放缓,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应该,而且必须有比较大的提高,而新的企业发展机遇就建立在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更高以及新的发展模式的基础之上。非如此,不足以让中国有效地应对贸易战,进而稳步走进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