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次位面】作者:天狼

近日,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的央视特别节目中,一架此前从未正式公开的新型战机意外曝光。这架外形酷似美制F/A-18“超级大黄蜂”的双垂尾战机,被网友们戏称为中国版的“超级小黄蜂”。而随着更多相关资料曝光,这架黄皮原型机的真实身份逐渐浮出水面:它可能正是为“福建舰”和未来的076型两栖攻击舰量身定制的新一代舰载战斗教练机,甚至具备轻型多用途舰载攻击机的潜力。

国产新一代舰载战斗教练机要来了吗

国产新一代舰载战斗教练机要来了吗

▲角落里的“超级小黄蜂”

此次曝光并非刻意为之,而是在央视拍摄教-10高级教练机时,背景中无意入镜的一架双垂尾、黄皮原型机吸引了观众的注意。这种“主角与配角易位”的情况早已有前例——此前歼-15T的采访中,也曾“意外”出现歼-35隐身舰载机。这些频繁出现的“巧合”,被不少军迷解读为“奉旨泄密”,意在逐步释放我国新型舰载航空装备发展的信号。事实上,这架“双垂尾战斗教练机”并非首次被关注。早在年初,就有德国军事博主指出,中国正在开发一种基于教-10/L-15平台、采用边条翼和双垂尾布局的新型舰载教练机,其专利早在2022年就已申报。

这架“超级小黄蜂”最大的外形特征在于其双垂尾+边条翼气动布局。这种设计相比传统的单垂尾布局在航向稳定性和操控性方面有显著提升,尤其适用于航母舰载起降时复杂的侧风环境。此外,双垂尾还能有效增加雷达系统和电子战设备的安装空间,提高战机的电子对抗与生存能力。

在舰载机操作环境中,尤其是电磁弹射起飞、高强度着舰等高风险动作,飞控系统与空气动力布局的协同尤为关键。双垂尾不仅能提供更大的方向舵控制力,还能增强飞行员对姿态的精细调控能力,为舰载飞行训练创造更安全、稳定的条件。

国产新一代舰载战斗教练机要来了吗

▲双垂尾版教-10专利

从设计上来看,这款“双垂尾教练机”很可能并非单纯的训练平台。其采用与L-15B相似的结构强化和电子系统配置,具备较大的外挂能力和强劲的动力系统,在升级航电系统和武器挂载能力后,完全可以胜任轻型舰载战斗攻击机的角色。

类似的构型在世界范围内并不罕见,例如韩国的FA-50、美国的T-7A“红鹰”均兼具教练与战斗能力。而“超级小黄蜂”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可能装备有源相控阵雷达、PL-10/PL-12中程导弹、激光/卫星制导炸弹,甚至可以挂载电子战吊舱,成为一款具有实战能力的多用途舰载平台。在电磁弹射支持下,这款战机将不仅仅限于在航母上进行飞行训练,还可在突发情况下参与实战,对地/对海精确打击、战术支援、无人机控制等任务都有其用武之地。

目前我国海军已有两艘采用滑跃起飞的航母(辽宁舰、山东舰)和一艘采用电磁弹射系统的“福建舰”。后者由于其先进的舰载机起降方式,需要更为专业化的舰载教练机以完成弹射、拦阻训练任务。“超级小黄蜂”无疑是填补这一空白的理想人选。

国产新一代舰载战斗教练机要来了吗

▲076型两栖攻击舰

更具想象空间的是,它或许正是为尚未正式服役的076型两栖攻击舰量身定制。根据已知资料,076采用综合电力推进系统和电磁弹射器,是全球首艘具备弹射能力的两栖攻击舰。这样一来,它将不再局限于搭载旋翼机或垂直起降无人机,而可以部署固定翼舰载战斗机。

不过与歼-15、歼-35这样的大型舰载机相比,“超级小黄蜂”尺寸更小、重量更轻,适合两栖攻击舰甲板有限、航速较低的特点。因此,作为076的“舰载标准机”,它有望成为近海火力投送、岛礁作战、反舰突击的重要一环。

“超级小黄蜂”最大的潜力,在于其多任务扩展能力。除了作为教练机使用,它还能承担如下一系列任务:例如可挂载精确制导武器执行对海、对地打击的轻型战斗任务;搭载干扰吊舱,压制敌方防空系统充当电子战平台;未来可协同控制攻击-11、FH-97等舰载无人机,形成“有人+无人”编队作战,成为指挥控制节点;同时,还可以作为外贸出口机型,未来在国际高端教练机市场上具备竞争力,填补中型以上教练/战斗攻击机的空白。

国产新一代舰载战斗教练机要来了吗

国产新一代舰载战斗教练机要来了吗

▲“超级小黄蜂”想象图

“超级小黄蜂”的曝光,是中国海军装备体系日益完善的又一缩影。其设计理念融合了先进的舰载需求、多功能任务需求以及未来作战趋势,标志着我国舰载航空力量从“补短板”向“谋跨越”的飞跃。而随着“福建舰”的即将服役与076两栖攻击舰的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中国海军将不仅拥有大吨位航母与先进舰载战机,还将建立起一整套科学、高效、实战化的舰载航空作战体系。而这架“超级小黄蜂”,正是这条进化之路上的重要一环。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