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鸡汤还有成功学最喜欢用曾国藩、胡雪岩、王阳明的例子激励别人。

尤其是王阳明,因为明史的热度,加上某种层面王阳明实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以他被捧为完人。

王阳明成圣路上一个最重要的事件就是突破另一个人的思想窠臼,这个人同样是个大思想家,他的名字叫朱熹。

朱熹的热度很高,但大部分是黑料,说他是“背锅侠”也不为过。

01

天理与人欲

让朱熹不怎么讨喜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存天理、灭人欲”这个说法,王阳明的思想较之朱熹,被人想象为“解放思想”。

“存天理,灭人欲”并不是否认一个人正常的需求,而是反对不加节制的欲望。

而且,朱熹的论点并不是说给普通百姓的,而是说给统治者,希望他们注重道德修养,不要奢侈无度。

朱熹|图片出自网络

统治者做到修身养性,那才能垂范教化百姓,最终实现天下太平。

很明显,这种理想化的局面是不可能实现的,你可以认为,这是给风雨飘摇的南宋朝廷的“心灵按摩”。

但不能说这种思想是导致宋朝灭亡的推手,是先有了宋朝内忧外患的局面,才有了程朱理学这种思想。

宋朝灭亡后,由于元朝的统治太过于粗暴,导致华夏文明来了一次断裂,明朝在努力恢复华夏的元气,但毕竟不能在唐宋形成的文明基础上继续扩大。

朱熹所处的宋朝,始终礼遇士大夫,所以他能直接针对统治者提出自己的建议,希望从上而下实现社会的整体进步。

明朝建立后,动不动对大臣拖出去打板子,这种源自女真金朝的恶劣习俗成为了常态,士大夫不再具备宋朝时的宽松环境。

那证明朱熹这条路已经走不通,所以王阳明另辟蹊径,选择直接与百姓对话。朱熹要靠士大夫教化,王阳明则认为百姓可以自我教化。

王阳明|图片出自网络

所谓“天理人欲不两立”,就是说老百姓吃饱穿暖的欲望太正常了,这和天理是一样的。

因此,朱熹和王阳明思想中矛盾的地方一则因为时代不同,二者因为受众群体不同。

估计,王阳明也觉得让统治者克制欲望没什么不对,朱熹也不会认为老百姓想吃好的、穿好的有什么毛病。

非常武断地说,朱熹禁锢思想、王阳明解放思想,对朱熹是极其不公平的。

02

体与用的关系

任何一门哲学,都会涉及到体和用的关系,就是理论和实践。

由于《周易》是中华文化的根本大法,所以无论朱熹还是王阳明都十分认同根据易理得出的“体用一源”的说法,你可以理解为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但微妙之处在于,朱熹着重对“体用”的概念进行分析,而王阳明则更看重“一源”。

太极|出自网络

朱熹认为,理为体,事象为用,理中具有事象,虽然“体用一源”,但体用的精粗、先后之差别始终存在。

所以,朱熹思想中有非常灵活的一面,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比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朱熹是认同的,但在后面朱熹马上补充“大纲恁地,但人亦有不能尽者”。

阳明学的特色是发现表面上不同事物的内在连续性,这使得阳明学能够获得丰富多彩的解释。王阳明体用观的主要逻辑是体用不是二物,反对体与用的分别。

他先用良知概念来说明体用:体即良知之体,用即良知之用,宁复有超然于体用之外者乎?

王阳明|出自网络

就是说,体与用不是截然不同的两物,而是良知的一体两面。在他看来,一切东西皆关联于体用,如“体即良知之体、用即良知之用”,此体用不能超然良知而已。

这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就导致了二者在“学”与“识”上的侧重点不同。

朱熹认为,世间万物都有自身规律,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观察,根据根据经验,加以分析、综合与归纳。

王阳明则认为,最重要的是“发明本心”,心明则万事万物的道理自然贯通,不必多读书,也不必忙于考察外界事物,他认为读书不是成为至贤的必由之路。

王阳明|出自网络

这就非常具有迷惑性,要明白,王阳明的个人根器远非常人能比,他本人读书并不少。如果常人对这句话理解错误,就容易陷入反智的误区。

对于常人而言,还是应该把学习当作加法,在前人基础上亦步亦趋地超越,指望没有量变而产生质变,那是不可能的。

03

王阳明为何成圣

王阳明思想既然存在反知识的倾向,那么必然不如朱熹的思想严谨。

相较于朱熹尝试探索宇宙世界,王阳明更多关注人类社会和伦理道德。可是,朱熹的思想能够严谨,又证明了对最早的孔孟思想有所损益。

某种程度上,王阳明思想算是对朱熹思想的矫枉过正,他对朱熹观点的某些批判,确实有助于我们理解孔孟儒学最初的样子。

因为思想简单,所以才能有向下传播的可能性。此外,王阳明的思想稍微有一丝宗教狂热。

慧能|出自网络

他在龙场的时候经常坐在石椁里体悟生死,在中期教学中让学生进行静坐修炼,后期提倡致良知,在一定程度上与佛家的顿悟说颇为近似。

这些行为其实都充分体现出王阳明强烈的唯心主义宗教热情,而宗教远比学术能笼络更多的人群。

在我们当下以唯物主义威主基调的现代社会中,王阳明的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又恰恰是我们极端缺少的东西,这或许就是王阳明在当前受人崇敬的原因所在。

朱熹不如王阳明在当代受推崇,是因为在过去影响力太大,在晚清反帝反封建的潮流中,我们就是对着这群古达社会中最有影响力的那批人开火,连孔子都被群嘲更罔论朱熹。

朱熹|出自网络

而当我们在如今的社会中尝试去了解孔子、朱熹这些人的真实想法,产生他们言论特定的环境时,由于朱熹的思想太过于宏大,我们非常容易打退堂鼓。

最后,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朱熹虽然有过兴办社仓这种基层共同体互助的实践,但远不如王阳明的军功更为耀眼。

我们能够感觉到,他们的思想都有闪光点,至于哪一个适合于我们,还得我们自己去摸索。理学与心学并不能以简单的优劣来划分。

倒是,王阳明先生对于朱熹这种权威思想的怀疑,以及“敢为天下先”,抛弃“圣人不仁,百姓为刍狗”的思想,注意到百姓可以自我教化,将智慧(不是知识)普及大众的良苦用心,才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的。

本文创作团队

作者 | 赵希夷

策划 | 赵希夷

编辑 | 赵希夷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疑问烦请联系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