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国以145%的高额关税对中国对外贸易也就是中国制造形成“泰山压顶”之势时,大家都在想如果关税纷争长期持续下去的解决办法;其实,很多年前中国就已经未雨绸缪,或者说,这么多年以来中国已经将做法大大方方地展示在美国和全世界的前面,但美国却无法破解的阳谋——中国技术+外国生产。

这个阳谋的核心是“中国技术”,也就是如果没有核心技术,这一阳谋将如冬雪春融,成为无根之木。

但在技术这一块,很多人会认为,中国有很先进的技术吗?那为什么常年被美西方“卡脖子”呢?比如先进制程的芯片,美国说禁运就禁运了,比如飞机发动机,至今仍是需要攻克的领域。

其实,这种认知不能不说不对,也不能说全对;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不在于别人做到的,我们也必须全部做到才算先进。或者说,一方面我们在努力追赶,另一方面我们又在创造新的领域和新的技术,两方面叠加,形成了我们目前已经局面大好的科技发展现状。

简单罗列一下,会发现除了极个别领域我们还需要急起直追外,而在很多领域,我们已经站在整个世界的前列——5G与通信技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特高压、高铁、新能源、超级计算机与、数字支付、电子战与雷达技术……对了,还有无人机技术等等,是不是已经走在了别人的前面?

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曾发布一份《二十年关键技术追踪研究报告》,对中美两国在64项关键技术中的领先数量进行了统计:2003年至2007年,美国在64项关键技术中有60项领先,但在2019年至2023年中只领先7项;中国在2003年至2007年的64项关键技术中仅有3项领先,但在2019年至2023年的64项技术中有57项领先。

这一报告充分说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领先的超级科技强国!而这也是中国技术“出海”的底气所在。

美国人知不知道这一点?当然知道,所以他们从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一直到今天,都在肆意封锁与打压我们。

也简单罗列一下他们的“努力”——1949年成立的“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也就是巴黎统筹委员会,以禁止对社会主义国家出口军事武器装备、尖端技术产品和战略产品而臭名昭著;因为苏联解体,所以巴黎统筹委员会于1994年解散,但随之而来的,是1996年美西方等33个国家在奥地利维也纳签署了对常规武器和双用途物品及技术转让进行控制的《瓦森纳协定》;2011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阻断中美太空合作,遏制中方太空技术发展的“沃尔夫条款”;2018年,美国悍然开启对中方科技企业华为的全面打压……一桩桩,一件件,可谓触目惊心,罄竹难书。

然而,一个滑稽的结局是:美西方对中方越打压,中方的技术就发展得越好。以芯片为例,中国的芯片制程已经实现14纳米的成熟量产,良品率稳定在95%以上,能够满足绝大部分电子产品的需求;而在实验室阶段,中国也已经达到7纳米制程,并开始了5纳米及以下更先进制程的工艺研究。

所以,中国技术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无论外部环境如何转换,世界格局如何变化,一直走在发展的快车道上。

再谈“外部生产”。

这里要先回答一个问题,中国技术为什么要走出去?

这个问题可以用三个原因来回答:一是中国深刻地知道美西方在全球技术垄断方面的努力,以及绝不希望看到中方技术崛起的必然,所以有必要进行“技术出口”,从而形成庞大的“技术根系”;二是通过“技术出口”,能够有效倒逼国内的技术迭代,有利于技术的不断自我革新和进步;三则是中国制造产业升级和必然结果,也就是中国已经走过了“来料加工”的粗放发展阶段,如今从“来料加工”输入国变成了“来料加工”输出国。

也就是说,无论从外部环境还是从内部发展需要来说,中国技术都必须走出去。

但是,你想走出去,别人就想要吗?

很简单,中国用40年的时间,向全世界所有国家展示了一个人口大国,如何从根基薄弱的农业大国,经过努力拼搏、艰难跋涉而成为制造业大国也就是“世界工厂”的生动案例。

全球约200个国家中,只有37个发达国家,而发展中国家数量高达150多个,甚至还有45个最不发达国家也就是极端贫困国家。这些国家想不想发展经济?想不想改善民生?想不想成为发展中国家或发达国家?

如果想,谁会是最好的榜样?

关键是,“中国技术+外国生产”出来的产品,既能够出口到欧美等国家,也能够回流到中国,因为中国有14亿人的庞大市场,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具备庞大的消费容量。

既然如此,他们为什么不愿意接受这种模式呢?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做了很多工作。比如“一带一路”,就是一个共同合作、互惠互利的典范倡议。截至2025年3月,全球共有152个国家参与了“一带一路”倡议,覆盖了五大洲的多个地区。

另外一个当然,就是美西方对我们的工作进行了多方面的抹黑、阻止和打压。但是,21世纪的今天,已经不再是任由强权一手遮天的时候,而是全球民族主义崛起,民众觉醒的大时代,是一个人人都想追求美好生活的和平年代。也许会有各种利益纠葛及黑暗的交易,但在大趋势下,几乎所有国家都是能看清善恶与方向的。

还有一点,中国并不只是做纯粹的“技术出口”,而是“技术+资金”双轮驱动。2024年,中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11592.7亿元人忆币,同比增长11.3%;截至2023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2.96万亿美元,连续七年排名全球前三。对于那些“外国”来说,他们只需要提供场地、劳动力,而资金与技术都能由中国提供,甚至产品的市场也由中国提供,他们为什么不乐意?

最后看看这些年“中国技术+外国生产”的成果吧:2024年,中国和东盟外贸总额接近7万亿元,东盟成为中国最大的外贸伙伴;越南成为中国第六大贸易伙伴,马来西亚是第第八大贸易伙伴;而美国,以与中国双边贸易额4.9万亿元“屈居”为第三大贸易伙伴。

也许正是意识到“中国技术+外国生产”的阳谋无法破解,美国才急不可耐地甩出了“对等关税”这一招;然而,他们对75个国家暂缓征税90天的做法说明,美国终究是不可能与全世界为敌,无论是其国内孱弱的工业制造能力,还是其外强中干的资本市场,都决定美国离不开全球供应。

说句题外话:中国会走美国的老路吗?

美国曾经是这个星球上继英国之后的第二个“世界工厂”,但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逐渐转向金融强国,而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工业空心化”局面。

我们也会这样吗?

这种概率是有,但应该不大。

原因也有几个:一是美国已经是“前车之鉴”,我们不说一定能避免重蹈覆辙,但汲取点经验教训还是行的;二是我们的政治制度与西方有着本质的区别,能够从大方向上保障工业发展的前进动力;三是中国有着全球第二大的人口数量,无论是从人均GDP还是从人均消费来看,距离发达国家仍有相当大的距离,而这个距离就是进一步成长的空间;四是中国秉持的友好合作、互助发展的全球协作理念,能够有效平衡各方利益促成全球经济一体化。

最后来句鼓劲的话,无论美西方如何打压折腾,21世纪的中国,必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