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白宫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在一档节目中语出惊人,对印度火力全开,直接将俄乌冲突称为“莫迪的战争”。

他指责印度购买俄罗斯打折原油,称这笔资金直接支持了俄罗斯的战争机器,还声称美国纳税人为莫迪的战争买单,被印度坑惨了。

此外,美国财长贝森特也批评印度在谈判中“吊着美国”。

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在记者会上更是说印度不长记性,都被美国惩罚了还搁那买俄罗斯石油。

可以看出,纳瓦罗的惊人言论,并不是孤立的,明显是特朗普政府打算狠狠敲打印度,不死也得掉层皮。

俄乌冲突幕后黑手是印度!美国反华先锋将功赎罪,要让印度掉层皮

纳瓦罗

纳瓦罗的言行就极具标志性。

纳瓦罗一直是华盛顿最激进的反华急先锋,在反华领域,几乎可以说是No.1。

无论是2018年开始的对华经济战,还是供应链脱钩政策、芯片封锁和技术限制,几乎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在过去的八年里,纳瓦罗对中国的指控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从“窃取技术”到“操纵贸易”,再到“国家安全威胁”,是美国对华鹰派中的鹰派。

然而,即便如此激进,纳瓦罗在对中国的言辞中也从未说过俄乌冲突是“中国的战争”这种极具标签化、带有幕后黑手性质的指控。

如今,他却直接将印度和俄乌冲突捆绑,在公众舆论场上将 印度定义为了俄乌冲突的操盘手。

这意味着纳瓦罗正在试图重塑一条新的叙事链,把印度推向战争延续的责任人位置。

那么问题就来了,欧洲一直炒作中国“援俄”,作为反华急先锋,怎么不顺着欧洲的话碰瓷中国,而是对印度火力全开呢?

俄乌冲突幕后黑手是印度!美国反华先锋将功赎罪,要让印度掉层皮

美国国旗和印度国旗

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其实是纳瓦罗在对抗中国问题上的失败让特朗普极度不满。

特朗普上台以来,曾试图通过经济、技术限制和产业转移手段压制中国,但现实是,中国不仅没有被压垮,反而在高端制造、能源安全、AI芯片、量子通信等领域全面加速,形成对美国的长期战略压力。

对于特朗普来说,这是一次难堪的战略失利:本以为可以通过经济战让中国低头,甚至幻想着中国带头妥协,结果却让美国供应链受损、通胀上升、产业成本加剧,无奈之下,只好主动向中国让步,被搞得灰头土脸。

而纳瓦罗正是这套策略的主要推手之一,因此他必须要给特朗普找回场子。

对中国继续加码已经不现实了,只会让特朗普更加尴尬。

于是纳瓦罗把矛头转向了印度:一方面,印度在俄油问题上留下了舆论缺口,容易被拿来做替罪羊;另一方面,通过“莫迪的战争”这类标签化言辞,可以将美国民众对乌克兰援助的愤怒和经济压力,转嫁到印度身上。

这既是为特朗普立威,也是纳瓦罗挽救自己在白宫影响力的手段。

俄乌冲突幕后黑手是印度!美国反华先锋将功赎罪,要让印度掉层皮

莫迪

当然,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印度确实是最合适的发泄对象,是因为它满足了四个条件。

第一,成本低效果好。印度经济增长迅速,也是全球主要经济体,是“有声有色的大国”,但体量远不及中国,美国通过贸易、投资管控、技术封锁等手段就能迅速打痛它;

相比之下,对中国采取同样措施已经证明会反噬美国自身市场和供应链,不符合特朗普政府的利益。

第二,道义叙事。印度在全球能源链中扮演折扣俄油清洗者的角色,廉价进口、炼化后高价转售欧洲,要说这也帮了欧洲,甚至帮了美国,不然全球油价都得飙升,所有人都是受害者,但现在美国不提这一茬,甚至主要关注点也不是购买俄油,而是印度倒卖出去赚差价,你这是在发战争财,同时还抢了美国的生意。

第三,地缘博弈。印度和美国在战略上互称伙伴,但在俄乌冲突、能源安全、军工合作等核心议题上立场暧昧;在纳瓦罗眼中,印度想同时讨好俄罗斯、中国和美国,只要不是一心一意站队美国,那就是背叛。

第四,也是最最重要的,那就是印度确实好欺负,我就是要收拾你,而你就是拿我没办法,那我不欺负你欺负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