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日本方面突然宣布了
日本团取消、中日友好活动停办,为何引发如此大的舆论波动?日本共同社报道称,原定于2025年11月25日抵达中国的企业访问团行程取消或延期;原定于当月月底举行的中日友好交流活动,也因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涉台错误言论“口无遮拦”而叫停。
高市早苗在经济安全、芯片管控等议题上立场强硬,日本自2023年7月23日起正式对23类半导体制造设备实施出口管制(管制方式从备案改为许可制,重点针对中国大陆企业),进一步加深了中日企业界的隔阂与不信任。
正常年份,中日工商对话持续推进从未断线,但此次行程突然变卦,已对在华日企的决策节奏造成明显影响。
若将中日关系的发展进程比作一条曲折蜿蜒的道路,此时的“冷处理”更像是双方立场与政策导向的制度化后果——事实上,中日双方在市场与供应链层面仍深度依存,尚未完全“脱钩”。
日本国内近年来对“经济安保”的重视持续升温,使得高市早苗的不当言论迅速产生连锁反应;而2023年8月24日日本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后,中国海关总署宣布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这一举措也进一步加大了中日相关交流活动的限流力度。
尽管当前双方关系紧张,但完全断开合作的成本极高,理性的做法是“分路分段”精准处理。此次取消与叫停的决定,实则是在提醒双方:言行需更加谨慎,切勿轻易破坏来之不易的沟通与合作机会。
我觉得这次中日交流活动停摆,说白了就是双方信任不够了,还叠加了不少糟心事。高市早苗乱扯台湾问题,这可是咱们的底线,碰不得;再加上之前日本搞芯片管制、排核污染水,一步步消耗着合作的底子,现在停办就是信任透支的结果。
不过好在两国市场和供应链绑得紧,没到彻底脱钩的地步,这就是合作的韧性。其实想想,中日要好好相处,关键还是日方得守规矩,尊重一个中国原则,别瞎折腾;咱们也保持开放合作的态度,这样才能避免越闹越僵,毕竟互利共赢才是最实在的,没必要因为短期分歧耽误长期好处。
各位读友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MCN微头条伙伴计划#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