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状元宰相吕蒙正,可谓是个政坛奇迹。他是第一个平民出身的宰相,也是一个敢说真话的宰相,更是后世评价很高的宰相。

气度非凡,度量之大,堪称后世楷模。 据说吕蒙正刚被任命为副宰相时,第一天入朝,他正意气风发地迈着方步走在大殿上,突然听到旁边有人说:“这小子也当上了参知政事呀?”面对这盆当头冷水,吕蒙正装作没有听见,径直走了。但是,当时与吕蒙正非常要好的同事对此很是不满,非要追查说他坏话的人是谁。吕蒙正急忙制止,不让追查。下朝以后,吕蒙正的有些同事对此仍然愤愤不平,后悔当时没有逮住那人。吕蒙正则说:“如果知道他的姓名,就会终身不能忘记,不如不知道为好。” 因为这个事情,也见证了吕蒙正高于常人的度量。真应了那句——宰相肚里能撑船。

吕蒙正主动请辞儿子的五品官,还开启了宰相之子做官只能从九品官做起的先河。 当时宋太宗把吕蒙正的儿子封了五品官,相当于现在的副部长之类的,就在同僚们羡慕嫉妒恨的眼神中,吕蒙正婉言拒绝了宋太宗的旨意,并告知太宗说,自己是进士出身,出仕时只配授予九品京官。况且这天下有才之人未得朝廷俸禄者多如牛毛,如今我的儿子刚成年就登此高位恐怕会有辱圣命。所以恳请宋太宗收回五品官的任命,让他儿子从他刚入仕的九品官做起。宋太宗被吕蒙正的一身正气所打动,就答应了他的恳请,这也是吕蒙正不以权谋私,教导有方的真实事件。正因为如此,吕蒙正的后人大有作为的才数不胜数。

敢于讲真话,并知人善用 一次朝会大家正在商议,需要派往辽国的使臣。宋太宗坐在大殿之上,一脸凝重的问吕蒙正是否有合适的人选。这时只见吕蒙正从袖口里翻出了一个小本子,不停的翻看,一会儿就停在了某一页上,不一会儿就对宋太宗说,陈大人可以担此重任。但是很不巧,好像宋太宗对这个陈大人并无好感。所以就没有采取吕蒙正的意见,然后让他第二天再议名单再奏。

第二天一上朝,宋太宗就问吕蒙正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吕蒙正又拿出他的小本子,还是对宋太宗说,还是那位陈大人。宋太宗当时心想这吕蒙在吕蒙正真是头倔驴呀,我偏要改改他的倔脾气。第三天宋太宗又向吕蒙正要人,吕蒙正还是报出了那个陈大人的名字。这下可把宋太宗惹恼了。但是这时只见吕蒙正面无惧色的说:“臣并非固执己见之人,臣再三考量,从能力上来说他是最合适的人选,其他无人可及。 即使陛下对这位陈大人有偏见,微臣也不能顺着您的意思,您的喜好去推荐人才,臣怕这样下去,怕是会耽误国政啊,此话一出,宋太宗深受感动,最后批准这位陈姓官员出使辽国,而那位陈大人果然不辱使命,任务完成得非常出色。

两袖清风,不收贿赂 据说当时朝臣中有位收藏有古镜的人,自称此镜能照出二百里范围的景色,想献给吕蒙正以求任用。吕蒙正笑说:“我的面部不过碟子那么大,哪里用得上照二百里的镜子呢?”听说的人都叹服。还有人给吕蒙正送古砚,说此砚一呵即润,用不着注水。吕蒙正凝视古砚,笑笑说,即使一天呵出一担水,也只值十文钱而已。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人敢跟吕蒙正送礼以求要官了,正因为有如此廉洁高尚的宰相,当时的政坛可谓正气浩然。

总结了吕蒙正几个生活小故事,便不难看出吕蒙正为人大度,为父有责,为国为民的高尚品德,这也是他三度拜相,善始善终的根本之道,我们要从吕相身上学到他的正直的人生态度,不抱怨,不为物累的精神。 谨以此故事共勉。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