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人人追求“效率”的时代,很多人睡前最后一件事不是刷牙,而是刷手机。“刷牙太麻烦了”、“今天太累,明天早上再刷也不迟”成了不少人的日常借口。
可惜,口腔细菌并不会因为你加班熬夜而体谅你,它们的“工作效率”比你高得多,尤其是你忽视它们的时候。
复旦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经常在晚上刷牙的人,患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的风险明显低于不刷的人。
这不是一句“吓唬小孩”的老话,而是以数万名成年人的随访数据为基础,发表于《柳叶刀·公共卫生》上的严谨研究成果。也就是说,看似一件小事——睡前刷牙,可能在你未来的几十年里,决定着你的心脏能不能跳得更长久。
很多人对口腔健康的认识仍停留在“牙好胃口就好”的阶段,忽略了牙齿之外的更大代价。牙龈炎和牙周炎这些听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口腔疾病,背后隐藏的是持续的慢性炎症,而这正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就是血管内壁被脂质和炎症物质“糊住”,时间久了,心脏就像被堵住的水管,容易发生冠心病,甚至心梗。
研究显示,不良口腔卫生和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明确的关联。2019年《英国医学杂志》的一项大规模研究指出,长期不刷牙或刷牙不彻底的人,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高达25%。
这并非偶然,而是因为细菌与炎症的系统性传播早已被证实。口腔中滋生的细菌会通过微小的牙龈伤口进入血液,激活全身免疫反应,进而增加动脉硬化和血栓的风险。
从这个角度看,晚上刷牙不仅仅是为了清洁口腔,更是一种保护心脏的“隐形防线”。尤其在睡眠期间,唾液分泌减少,口腔的自洁能力降低,细菌繁殖速度加快。如果不刷牙,这些细菌整夜活动,释放毒素,造成牙龈慢性炎症,久而久之,不仅牙齿松动,心脏也可能“中招”。
现实生活中,一些社会现象也印证了这一点。日本厚生劳动省早在2008年就将口腔健康纳入全民慢病防控体系,大力推广“8020运动”(80岁保有20颗牙齿)。
结果显示,坚持良好口腔护理的老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口腔状况差的人群。这并不是简单的行为习惯问题,而是国家层面认知的转变。
梳理历史,我们也能看到健康观念的演变。在19世纪末,著名外科医生WilliamHunter提出“口腔感染病灶理论”,认为许多全身性疾病的根源在于口腔慢性感染。
虽然当时这一观点受到争议,但今天看来,他的观察颇具前瞻性。当代研究用数据证实了他的直觉:“牙根的炎症,可能是心脏病的“导火索”。
更令人警醒的是,一项来自韩国的前瞻性研究显示:每天刷牙两次以上,且定期洁牙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降低。
而那些每天只刷牙一次或完全不刷牙的人,心梗和卒中的发生率更高,甚至寿命也受到影响。这些数据不是为了制造焦虑,而是提醒我们:身体不是孤岛,口腔与心脏之间,有着看不见的桥梁。
为什么偏偏是晚上刷牙这么重要?因为白天进食频繁,唾液分泌较多,有一定的清洁作用。但一到夜间,口腔变成温暖潮湿的“细菌乐园”。如果不刷牙就入睡,细菌在牙缝和牙龈周围疯狂繁殖,不仅腐蚀牙釉质,还会引发系统性炎症,这是心血管疾病的“温床”。
有人可能会反驳,说自己从小就不爱刷牙,也没见得心脏出问题。但科学从来不讲概率,而是讲风险。刷牙不是万灵药,但不刷牙确实让你离疾病更近一步。就像抽烟的人不一定得肺癌,但得肺癌的人,很多都抽烟。
从心理层面来说,很多人忽视刷牙,是因为它太平凡了。我们总以为健康是大病大灾,而不是藏在这些细节里。但健康恰恰就是日积月累的选择,从每天刷牙开始,从每天晚上那两分钟坚持开始。刷牙这件事,虽然小,但小到决定了你未来几十年的生活质量。
成年人最可怕的不是不懂健康,而是明知道该做的事,却一次次选择忽略。
刷牙的成本是时间,但不刷牙的代价是健康。当你把牙齿交给细菌时,你的心脏、血管、甚至全身器官都可能被卷入一场慢性炎症的漩涡。
我们不该再把“晚上刷牙”视为一种选择,而应当将它视为一种责任,是对自己身体的尊重,对未来生活的投资。尤其是中老年人,随着免疫力下降,口腔炎症更容易“外溢”,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幕后推手”。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早已被多项研究反复证实的科学共识。
刷牙,尤其是晚上刷牙,不是卫生习惯,而是保护心脏的“第一道防线”。从今天起,别再用“太累了”来敷衍它,因为你的心脏不会等你“明天再努力”。
送你几点实用建议:
1. 每天至少刷牙两次,尤其不能忽略晚上睡前的一次,哪怕再累,也要坚持。
2. 使用含氟牙膏,配合牙线或间隙刷,清除牙缝残留,减少菌斑堆积。
3. 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专业的口腔检查,及时发现炎症或牙结石。
4. 避免频繁进食高糖零食,减少细菌滋生的“养料”来源。
5. 建立家庭口腔健康文化,从孩子到老人,都要把“晚上刷牙”当成不可妥协的生活仪式。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赵一鸣.晚上刷牙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3,57(4):456-460.
[2]王力宏.口腔健康与全身疾病的关联机制[J].中国口腔医学杂志,2021,56(3):198-202.
[3]李思明.慢性牙周炎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20,20(7):872-876.
[4]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刷牙习惯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前瞻性研究[J].柳叶刀·公共卫生,2022,3(2):89-97.
[5]金秀贤.韩国国民健康调查:口腔卫生行为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分析[J].亚洲卫生研究,2021,10(1):33-39.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