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

当地时间8月28日北约空军司令部表示,前驻爱沙尼亚的两架意大利F-35A,在波罗的海上空拦截了,俄罗斯空天军飞往加里宁格勒的一架安-124重型运输机。在美国欧洲司令部前不久声称,“已经制定计划,一旦与俄罗斯爆发冲突,将快速占领加里宁格勒”的情况下,这块飞地的未来显得更加迷茫。

北约F-35在波罗的海拦截俄军安-124

▲安-124的出场,让这场冲突变得格外引人瞩目

1945年1月,作为反攻德国本土的第一仗,苏军在东普鲁士战役中付出了58万人的伤亡。战后按照《波茨坦公告》,东普鲁士南部划归波兰,北部则并入苏联。为了纪念去世的加里宁,这块远离苏联本土的土地,被更名为加里宁格勒。作为苏军进攻西欧的战略集结点,加里宁格勒在冷战期间的驻军从未低于10万,巅峰时期甚至有30万之众。冷战结束后,加里宁格勒一度获得了发展机遇,但很快就因为2008、2014年欧美两次全面制裁,而陷入衰退。俄乌战争爆发后,制裁范围进一步扩大,甚至连经由立陶宛的陆上通道也断绝。

北约F-35在波罗的海拦截俄军安-124

▲加里宁格勒仍然有很多历史遗迹

美国在北约框架下,形成“围攻”加里宁格勒的氛围,确实是很有效果的做法。首先,这等于是在欧洲国家身边,营造了“俄罗斯威胁近在咫尺”的环境,以维持携手针对俄罗斯的联盟。其次,加里宁格勒被四面围堵的环境,也迫使俄罗斯不得不在前线告急的情况下,抽调部分兵力和装备维持军备,无形中降低了乌克兰的压力,并且这份力量还是以欧洲国家为主。最后,严密的制裁和封锁,已经引起加里宁格勒内部的强烈不满,长此以往,说不定就会出现美国希望见到的变化。

北约F-35在波罗的海拦截俄军安-124

▲俄罗斯在加里宁格勒组织军演

也就是因为封锁加里宁格勒的好处众多,所以双方的冲突才会愈演愈烈。像半个月前,就出现了俄罗斯驻加里宁格勒的苏-27和苏-24M编队,在升空训练时,遭遇其他国家战斗机挑衅的情况。这次安-124在没有激活应答器,也没有与周围国家空域管制部门沟通的情况下,飞抵加里宁格勒上空,就是想隐秘完成补给。但北约部署的完整防空体系,仍然准确抓住了安-124,后者只能在两艘F-35A的“挟持”下,缓缓通过敏感区域,降至加里宁格勒。

北约F-35在波罗的海拦截俄军安-124

▲这次被F-35A拦截的安-124

从战略角度上来讲,现在的加里宁格勒,对于缺乏进攻能力的俄罗斯而言,是比较尴尬的存在,但显然也不可能轻易放弃。因此,出动安-124完成紧急补给的例子只会越来越多。这一点在俄罗斯空天军在前线捉襟见肘,难以满足前线需求,飞行员多次警告已经超负荷的情况下,无疑是雪上加霜,而背后的原因,其实是空天军自己的短视。早年因为苏-30出口成绩出众,生产线非常成熟,所以俄罗斯只花费了很低的成本,就获得了大量苏-30自用。

北约F-35在波罗的海拦截俄军安-124

▲俄罗斯装备的大量苏-30SM实战表现一般

相比之下,米格-29因为出口成绩不佳,配套设备不完善,就没有拿到多少国内订单。等到俄乌战争爆发后,空天军才意识到早年大量装备“侧卫”的后果,是整个机队的重型战斗机比例畸形,以至于根本无法在正常情况下有效维持机队运转。反映到战场上,就是俄罗斯明明掌握制空权,但却只限于对前线的空中压制和对地攻击,始终无法出动足够数量的战机,对乌克兰腹地进行低成本定点轰炸。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分兵支援被欧美包围的加里宁格勒,难度可想而知。

北约F-35在波罗的海拦截俄军安-124

▲俄罗斯正筹备采购大量米格-35,但肯定赶不上这场战争了

在整个俄乌前线,俄罗斯目前逐渐占据上风,但在俄乌战场之外,俄罗斯掌握优势的情况并不多见,加里宁格勒就是比较严重的一个区域。俄罗斯要想摆脱这种局面,尽快结束战争依然是最有效的办法。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