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歼-35加快交付?“阵风”惨败于歼-10后,印度已经盯上了五代机!
276871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
虽然到目前为止,印度和巴基斯坦依然剑拔弩张,但局势已经没有之前那么紧张——4架“阵风”的失败,深深影响了整个印度军队的士气。而“中国加快对巴基斯坦交付歼-35E”的传闻,则又掀起了新波澜。
▲“阵风”这次在印度空军手里表现不佳
在南亚,交手失利往往会成为引进新装备的动力。比如说1999年苏-30MK没能及时发现歼-7P,就促成了随后苏-30MKK的全面升级。而2019年印度被击落米格-21,则引发印度空军从俄罗斯订购30多架战斗机,只不过后面出了问题,这笔军购被冻结了。巴基斯坦的歼-10CE,同样是受六年前交手的影响而采购,并且在这轮交手中表现出色。而既然上一次的准备已经结束,那么双方也就该为下一次交手积攒底牌了。
▲也幸亏是歼-10CE交付并形成战斗力得快
对巴基斯坦而言,这一步没有任何悬念,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歼-35E是新的目标,并且这次“加快交付歼-35E”的说法也很有意思——相比于“开始交付”,“加快交付”确实是更让人信服的说法,毕竟歼-35与即将服役的福建舰,才是真正的至强组合。相比之下,印度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比较麻烦了。“阵风”在前线失利的影响,不是一两位高级将领被撤职就能解决的,从根本上来讲,这意味着印度空军数十年来的发展战略已经被动摇。
▲巴基斯坦除了歼-35没有其他靠谱选择
印度在冷战期间,一直秉承着主力空军装备来自苏联,同时用欧洲型号制衡的策略,这也就是80年代末期,幻影-2000和米格-29在印度空军共存的原因。苏联解体后,印度犹豫了一阵子,但随着俄罗斯拿出极具诱惑力的苏-30方案,印度空军又欣喜若狂地回归老路,最终成就了苏-30MKI。按照正常节奏,印度在2005年启动了著名的中型战斗机采购计划,准备装备126架中型机,与苏-30MKI维持平衡——是使用成本和供应来源的双重平衡。
▲印度幻影-2000至今依然还在服役
最终“阵风”能赢得胜利,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源自政治考量,毕竟美俄当时都不适合。问题在于,苏-30MKI优异的性能让印度空军爱不释手,“阵风”的表现也确实不太如人意,采购价居然苏-30MKI组装生产成本还高(俄罗斯当时低价倾销苏-30系列的关键原因,是没有研发成本)。因此,“阵风”后来只交付了36架就草草了事,260多架苏-30MKI成为印度空军的绝对主力,也是这次印巴空中交手失利的根本原因。
▲印度对于苏-30MKI太重视,以至于破坏了内部平衡
俄罗斯用乌克兰战场上的亲身经历证明,重型机虽然好用,但要是没有资源维持足够大的规模,反而会因为数量短缺而引发危机——这就是其重启米格-35生产的原因。印度早年太过依赖苏-30MKI,对中型机投入不足,又遇到俄罗斯预警机发展乏力、深陷乌克兰战场等,之前并未预想到的问题。导致苏-30MKI的战斗力很尴尬,“阵风”作战体系也没搭建起来,最终败在歼-10CE手里。想要扭转这种局面,升级苏-30MKI或者增购“阵风”,都不足以解决问题,五代机是印度唯一的选择。
▲俄罗斯现在又发现米格-35的好处了
在苏-30MKI和A-50身上,已经清晰可见俄罗斯航空工业的衰落,但苏-57对印度仍然很有价值,技术转移和本地组装的承诺,更是独一无二。此外,鉴于欧洲五代机还遥遥无期,美制F-35其实是印度内部制衡苏-57的唯一选择。因此,不出意外的话,未来印度会先同时装备苏-57和F-35,组建新一代空中作战体系。最终与巴基斯坦的歼-35E,开启新一轮交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