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台湾前领导人,在两岸关系问题上一直是个绕不开的人物。
他在2024年又抛出了一个观点,说如果大陆统一台湾的手段不和平,过程不民主,台湾人是不会接受的。这话听着挺接地气,也挺实在,直戳两岸关系的核心问题——和平和民主。
马英九这话不是随便说说的,他背后有自己的一套逻辑,也有对台湾民意的深刻理解。
马英九的政治立场
马英九1947年出生在香港,家里是国民党背景,父亲马鹤凌是老国民党人,对他管教很严。
小时候在台湾长大,后来跑去美国念书,拿了哈佛大学法学院的博士学位。1981年回台湾后,他因为英文好、学识高,被蒋经国看中,当了英文秘书。从那时候起,他就踏上了政治这条路。
1998年,马英九当上台北市市长,后来在2008年到2016年做了八年台湾领导人。在这期间,他对两岸关系的态度特别明确:和平发展,反对武力。
他一直推“九二共识”。“九二共识”是1992年两岸谈出来的一个共识——“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
有了这个基础,他和大陆签了23个协议,从经济到文化再到教育,两岸交流热火朝天。比如两岸直航、陆客来台旅游这些,都是那时候搞起来的。
马英九的政治理念总结起来就是三个词:和平、民主、繁荣。
他觉得两岸关系不能靠打打杀杀,统一是迟早的事,但得让台湾老百姓愿意,得走和平民主的路子。他老说“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意思是台湾的利益得摆第一位,但也不能完全不搭理两岸的现实。
他反对“台独”,觉得“台独”只会把台湾拖进火坑,可他也不赞成大陆用硬的来统一。他的想法很清楚:手段得和平,过程得民主,不然台湾人不会买账。
2024年,他又重提这个观点,其实是延续了他一贯的立场。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大陆要是用武力压台湾,或者统一的过程不给台湾人说话的权利,那台湾人肯定不干。
大陆的统一政策:从和平到强硬
大陆对台湾的政策,从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开始就定了个基调: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那时候大陆刚改革开放,中央提出这个政策,说要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还保证台湾同胞的权益。后来这几十年,大陆一直没放弃这个目标,反复强调统一是历史大势,愿意用最大的诚意去争取。
但这几年,情况有点变了。
特别是2016年民进党上台后,两岸关系开始冷下来。民进党不认“九二共识”,搞“台独”那一套,大陆觉得这是底线被踩了,反应很强硬。
从暂停官方交流到限制台湾参加国际组织,再到台海附近搞军演,大陆的动作越来越硬气。比如2022年佩洛西窜访台湾后,大陆直接在台海周边搞了大规模式的军演,摆明了要震慑“台独”势力。
大陆的政策调整跟国际环境也有关系。
美国这几年加大了对台湾的支持,卖武器、派官员访台,还拉着日本、澳大利亚这些国家搞“印太战略”,明显是想拿台湾当棋子遏制大陆。
大陆觉得和平统一的难度在加大,所以语气变硬了。不过官方还是说,和平统一是首选,但不排除用其他手段。这“其他手段”啥意思,大家心里都明白。
马英九说的“手段不和平”,其实就是在点这个。台湾人看大陆这些年的变化,心里难免会有担忧。和平统一听着好听,可真要动起手来,谁能保证不打仗?他这话算是戳中了台湾人对大陆政策的不信任。
台湾的反应:怀疑和对抗
民进党政府,对大陆的统一政策一直是怀疑态度。
蔡英文上台后,公开拒认“九二共识”,还老强调台湾是“主权独立的国家,名称是中华民国”。这套说法跟大陆的“一个中国”原则对着干,自然让两岸关系雪上加霜。
民进党觉得,大陆说的和平统一是空话,实际手段可能不和平,过程也没啥民主可言。所以蔡英文政府这几年一直在拉美国、日本当靠山,加强跟国际社会的联系,想靠外部力量平衡大陆的压力。
比如2021年台湾申请加入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就是想在国际上刷存在感。
不过,台湾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国民党这边还是倾向跟大陆缓和关系,支持“九二共识”的也不少。马英九虽然下台了,但他的观点在国民党里还有市场。
他说两岸得谈,得合作,不能老这么僵着。可民进党不吃这套,觉得谈下去就是被大陆“吃掉”。马英九说“过程不民主,台湾人不接受”,其实是抓住了民心。台湾人习惯了现在的民主生活,谁也不想被硬逼着统一,更不想打仗。
台湾老百姓的心态:维持现状是大流
2024年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搞了个调查,结果有60%的人支持维持现状,20%支持“台独”,10%支持统一,还有10%没啥意见。
这数据说明大部分台湾人不想折腾,希望日子照常过,不想打仗也不想急着统一。
再细看,支持统一的那10%里,好多人加了个前提:得和平,得民主。要是大陆用武力来,或者统一后台湾没啥自主权,他们立马就翻脸。
为啥台湾人这么想?原因挺多。
一方面,台湾这几十年经济发展得不错,生活水平高,大家怕打仗把好日子毁了;另一方面,年轻一代对大陆的认同感越来越低,好多人觉得自己是“台湾人”而不是“中国人”。
这种身份认同的变化,让统一这事变得更棘手。
不过,台湾人也不是完全排斥大陆。
经济上,两岸联系很紧密,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每年有几百万台湾人跑大陆做生意、旅游、读书,民间交流其实没断。马英九当年推的那些协议,到现在还在发挥作用。
所以老百姓的心态是矛盾的:既怕大陆硬来,又离不开大陆的市场。
国际社会对两岸关系也很关注,毕竟台海要是乱了,整个亚太地区甚至全球经济都会受到牵连。美国、日本、欧盟等,都说希望两岸和平相处,反对单方面改变现状。
美国在这事上最活跃。一边卖武器给台湾,说要帮台湾“自卫”,一边又说不支持“台独”,希望两岸自己谈。
2023年,拜登政府又批了笔对台军售,价值好几亿美元,还派了几个议员跑去台湾晃悠。这套“模糊战略”搞得两岸都头疼,大陆觉得美国在挑事,台湾这边也有点摸不清美国到底想干啥。
日本跟欧盟稍微低调点,但态度差不多。
日本因为地理位置近,特别怕台海打起来波及自己,所以老呼吁和平解决。欧盟这边更务实,关心的是贸易和供应链稳定,毕竟两岸都是全球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马英九的观点跟国际主流挺合拍。
两岸关系的未来:不确定性是大头
两岸关系接下来咋走,真不好说。
现在民进党在台上,搞“台独”那一套,大陆这边态度越来越硬,台海局势老是紧绷绷的。2023年大陆军机巡台的次数创了新高,台湾这边也喊着要买更多武器,感觉双方都在憋着劲。
马英九的观点在这时候挺有意义,他还建议过,台湾得回到“九二共识”,跟大陆恢复对话;大陆也得收敛点,别老用军演吓人。
可这建议听着简单,做起来难。民进党不认“九二共识”,大陆又觉得没必要让步,两边都僵着。
未来咋样,取决于好多因素。两岸的政策得看领导人咋想,国际环境也得看美国咋搞。马英九说得对,和平民主是关键,可这路不好走。
两岸制度、意识形态差别太大,老百姓的想法也不一样,想谈出个大家都满意的结果,还需要时间。
参考资料:
1、解读马英九就职6周年演说:“柔软”中藏强硬 人民网 2014-05/21
2、马英九:透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要维持平衡局面 中国新闻网 2013年10月08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