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的文化语境下,“大女主”显然不会再只是古偶剧中的颜值担当,而是需要塑造出更富有人格魅力、进取精神的独立女性形象来。显然,热巴们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着。
读娱 | yiqiduyu
文 | 一实
7月28日,聚焦打拐题材的刑侦剧《利剑·玫瑰》登陆央视八套黄金档、腾讯视频与爱奇艺拼播。该剧由李晋瑞执导,慧东编剧,迪丽热巴、金世佳领衔主演,开播后视听大数据收视率连续位居全国黄金档榜首,腾讯视频热度值突破26000,台网两端表现均可圈可点。
但作为迪丽热巴转型现实主义题材的第二部作品,《利剑·玫瑰》在豆瓣评分和网络口碑上的表现和2023年的《公诉》一样毁誉参半,其中不乏黑粉混战。
至今《利剑·玫瑰》的豆瓣尚未开分,但已经积累了12万7千条短评,这个数字可以说非常夸张——作为对比,同期热播剧《凡人修仙传》《扫毒风暴》都只有2万多条短评,前段时间完播的头部剧《以法之名》也只有5万多条,而《利剑·玫瑰》是它们的好几倍,可见短评之热闹。高分和低分的正反两方焦点几乎都集中在热巴的演技上,豆瓣页面直接提示:“本剧评论存在异常情况,正在处理中,随机展示部分短评,请谨慎参考。”

那么抛开这些场外争议,《利剑·玫瑰》在类型剧创作、题材创新等层面上究竟表现如何?
1
瑕不掩瑜的现实主义佳作
作为首部深度聚焦打拐的刑侦剧,《利剑·玫瑰》填补了该类题材的创作空白。邓妍空降打拐办后面对的不仅是犯罪网络,更是人性最深的泥沼:假借帮妹妹买卫生巾诱骗少女喝下迷药、祠堂墙内封存的尸骸、亲生父亲出卖女儿的“渣爹案”、骇人听闻的全村围攻警察事件——这些情节并非戏剧虚构,而是大量来自现实中的真实案例改编。
本剧以打击拐卖犯罪为中心,故事虽非完全真实事件复刻,然多个重要案件架构却来自对过往真实案例的提取与重构。无论是情节中复杂作案链条的还原,或是受害家庭被拖入地狱又艰难爬出的伤痕印记,都精准映照着现实新闻中的那些撕心裂肺的经历。

剧作中以“人”的眼光审视“案件”中的每一个生命,让《利剑·玫瑰》的叙事空间在法理的天平之外,还多出了人道关怀与社会反思的重量。
直面现实社会问题的勇气,这当然是《利剑·玫瑰》最值得褒扬之处。不粉饰太平,不避讳矛盾,将刑侦现实题材拖出肤浅娱乐的泥沼,显露出了这份沉重的责任意识。
《利剑·玫瑰》由《破冰行动》《冰雨火》的副导演李晋瑞执导,李晋瑞与傅东育导演两次合作效果颇佳,《利剑·玫瑰》中也能看出一些和《破冰行动》《冰雨火》相近的优点,比如重视镜头的氛围感、对反派人物伪装性的着重塑造等,《利剑·玫瑰》的剧作质感绝对不差。
但作为一部长剧,要让观众真正沉浸到氛围之中,显然更需要一个抓人的故事主线,从这方面来说,《利剑·玫瑰》只能算是基本及格吧。
迪丽热巴饰演的邓妍童年好友被拐,成为她投身打拐事业的深层动因,但在第一集开始时邓妍就因为意外卷入拐卖事件影响了收网计划,后又被任命为打拐办新任主任,导致曾为卧底的常锐(金世佳饰演)对邓妍这个经验不足的“空降主任”心生不满。
《利剑·玫瑰》的故事脉络由两个主要矛盾构成:一是邓妍因儿时伙伴和自己一起被拐而心存内疚,于是立志打击拐卖犯罪,形成拯救他人亦是自我救赎的暗线;二是邓妍空降加入打拐办后,与常锐等性格各异、工作能力各有所长的同事之间的磨合、理解过程。由两个主要矛盾构成叙事线索,串联起数个单元案件之间的情绪、情节联系,形成多案并行、环环相扣的叙事结构。

案件并非孤立,而是逐步串联成一张庞大的犯罪网络,从街头散兵式拐卖到有组织的犯罪集团,邓妍与团队不断往上找更大的犯罪网并揭露幕后黑手。过程之中,瘸哥的身份、警局的内鬼、表哥是否涉案等未知元素构成核心悬念,最终再与邓妍少年时玩伴被拐的创伤事件叙事线统一,完成整部剧的整体表达。
这是非常典型的主线+单元的刑侦剧本模式,要拍出新意很难。而《利剑·玫瑰》也并非是一个情节极为严谨、人设特别讨喜的作品,在许多细节设计上存在的问题让故事显得没那么动人心魄。
比如剧中配音内容改动与嘴型对不上导致出戏;以及主角团队遭遇阻力后实现破案过程有时进展迅猛,犹如剧本设定按下了“快进”键。
而在主角人设方面,剧情似乎过于侧重于表现主角之间的意见相左和矛盾冲突,尤其是在开局的剧情之中,邓妍作为资深警察开篇却被小女孩诱拐至胡同的情节被批,金世佳饰演的常锐则经常情绪冲动、言语失控,人设很不讨喜。反而是阿如那饰演的反派“白板”以及其他群像配角的塑造更简洁有力,也显得不落俗套。

《利剑·玫瑰》显然并非精致无缺的杰作,其中确留有艺术化表达与现实平衡带来的遗憾。但我们评判一部现实主义作品的标尺,从来不应只在零缺点完美境地,而在于其是否具备直面真实复杂的社会场景的胆识,在于是否刻画了扎根生活土壤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在于是否能引发屏幕前的现实共鸣。
《利剑·玫瑰》已以其不可忽视的探索,为当下刑侦剧创作路径凿开了一个更有深度、更重责任的方向。在新奇剧作与深度表达、社会责任感与纯娱乐导向之间,创作者需要寻找那条更具社会价值、更能映照人心并推动前进的精神纽带,从这一点出发,《利剑·玫瑰》还是基本完成了自己的任务的。
2
大女主们跑步迈向现实题材
从《公诉》到《利剑·玫瑰》,迪丽热巴也开始了自己的荧屏形象转变。赵丽颖、杨幂、迪丽热巴三位曾以偶像剧奠定江湖地位的“85花”,都在以截然不同的路径撕下标签,不约而同希望在现实主义的土壤中扎下新根,中生代顶流女星的集体转型。
目前来看赵丽颖的转型最早,效果也最好。在2020年的《有翡》之后,赵丽颖在悬疑片《谁是凶手》中打破古偶固有印象,2022年主演了郑晓龙导演的农村剧《幸福到万家》,口碑热度双收奠定了自己的新女性角色形象,而同一年的《风吹半夏》又塑造了许半夏这一女性创业角色,拿下豆瓣8.2分,平台热度破万;随后赵丽颖又登上大银幕,在《第二十条》《浴火之路》《乔妍的心事》《向阳花》《酱园弄·悬案》等影片中扮演不同的女性形象,其共性就是破除偶像剧桎梏,打开了现实题材的多元戏路。

杨幂早在电影《宝贝儿》中素颜出演残疾护工,南京方言与雀斑妆颠覆形象,不可谓不卖力,谍战剧《哈尔滨1944》中饰演女特务头子不可谓不大胆,但这两部作品反响并不算太好。后续她还有刘家成执导的年代剧《生万物》中首次挑战饰演农村妇女角色,效果如何且拭目以待。

与她们两位相比,迪丽热巴的新角色都聚焦在了司法系统内,两部作品目前来看完成度不错,也是通过主旋律题材将流量转化为公益影响力的尝试,但也难逃在社交网络、豆瓣上成为粉黑对攻的话题。

对这些中生代顶流来说,职业路线规划问题的确也难免焦虑。再重复偶像剧叙事逻辑的话,以前的“少女感”标签会日渐成为转型枷锁,迫使她们在“扮嫩”与“扮老”间艰难平衡,拓宽戏路是必经之路。
而舆论的环境显然也在变化。新的文化语境下,“大女主”显然不会再只是古偶剧中的颜值担当,而是需要塑造出更富有人格魅力、进取精神的独立女性形象来。显然,热巴们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着。
THE END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