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搞笑了!美国大豆终于找到了盼望已久的买家,中国禁止买入美国的大豆之后,他们把大豆转向印尼和越南,让这些东南亚国家来大量采购美国的大豆。
之前美国对包括大豆在内的不少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咱们自然得对等回应,把美国大豆的关税提了上去,算下来到岸成本比南美大豆贵了近一倍,市场肯定不答应。
更关键的是,中国海关在进口美国大豆里多次检出麦角和问题种衣剂,为了保障粮食安全,直接暂停了三家美国企业的输华资质,这都是有海关总署公告明确的,完全是按规则办事。
要知道以前中国可是美国大豆的头号买家,一年能买走美国一半以上的大豆,这么大的市场说停就停,美国豆农能不急吗?
有外媒称,美国中西部的农场里大豆堆得满仓库都是,有的农民甚至要靠政府补贴过日子,但那点补贴连运输成本都不够,根本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美国急着给大豆找下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东南亚,印尼和越南成了他们的重点目标。
可这两个国家真能接得住中国这么大的盘子吗?
先看印尼,它本身是全球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平时对豆油的需求没那么大,大豆主要是用来做当地传统食品,虽然美国之前跟印尼签了贸易协议,说要消除大部分关税壁垒,但印尼的市场容量就摆在那儿,2025年前两个月从美国进口的大豆还比去年少了三成多。
再看越南,主要是养殖业需要豆粕,但以前越南更多是从阿根廷进口,美国大豆运过去不仅运费高,还得跟南美对手拼价格,根本没优势,有数据显示越南今年从美国买的大豆量也就刚过几百吨,这点量跟中国以前的采购规模比起来,简直是九牛一毛。
美国之所以这么费劲地把大豆推给东南亚,说白了就是没有别的办法。
全球大豆市场就那么大,能消化千万吨级大豆的国家屈指可数。
中国早就布局了多元化进口,把采购重心转到了巴西和阿根廷,2025年上半年从巴西进口的大豆量已经是美国的两倍多。
巴西能接住这个盘子,也离不开中国这些年的布局,早先是直接买农场,后来改成入股当地粮商、建港口和压榨厂,还推动用人民币结算,既避开了舆论争议,又牢牢掌控了供应链。
现在巴西大豆占全球产量的四成,大部分都销往中国,美国想抢回来根本没机会。
印尼和越南选择接盘,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印尼计划提高生物柴油掺混比例,可能需要点大豆作为补充,但主要还是靠棕榈油,买美国大豆更多是平衡贸易关系。
越南则是想趁着美国急于出货压低点价格,顺便做点加工再出口,可量始终上不去。
有农业经济学家分析,这俩国家加起来的大豆需求量,还不到中国的五分之一,根本成不了美国大豆的“救命稻草”。
美国农业部自己都预测,2025年大豆出口可能创十年来最低,这已经不是短期滞销的问题,而是市场被永久取代的结构性危机。
中国这波操作,本质上是践行了“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思路,不是要跟谁对抗,而是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
通过多元化进口,既保障了国内养殖业和食品加工的需求,又避免了被单一国家“卡脖子”。
而且这种布局还带动了合作国家的发展,比如巴西因为对华大豆出口,升级了港口设施,农民收入也提高了,这就是共赢的格局。
反观美国,一门心思搞贸易战,结果伤了自己的农民,丢了最大的市场,现在只能找小买家接盘,多少是有点搞笑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