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开局就是财政会议,严党、清流相互争吵就是国家缺钱。

严党趁势提出了改稻为桑,嘉靖皇帝并不关心改稻为桑对国家百姓有什么,他只关心最后严党提出的“改稻为桑”是否能弥补亏空的事。

他只需要坐于上,静观大臣们的厮斗。

最终“改稻为桑”,危害不尽于人为的水患。

浙地胡宗宪的抗倭大业,更是因此雪上加霜,不得不抄沈一石的家补充军需,最终却烧到了嘉靖帝自己的头上。

解决国库亏空

剧情前35集都在叙述“改稻为桑”事件,情节曲折,涉及面颇广。

庙堂之上嘉靖与群臣的权斗,朝堂之下严党与清流的对峙,层层的争斗,最终波及到浙江,地方官员的奸诈欺上,官商联动,东南抗倭的状况,都表露无遗。

眼花缭乱的一系列事件,让人觉得“改稻为桑”复杂无比。

那么嘉靖首肯的改稻为桑,究竟有没有这么的繁复呢?

严党、清流面对国库亏空,心里都明白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嘉靖帝为了修万寿宫而花费的。

但是他们互相指责时,却是不敢牵扯君上,连高拱和严世藩争嘴时,都急于撇清对方扣上的“皇上不该修万寿宫”的帽子。

面对国家的亏空,嘉靖并不着急,他看着群臣争得不可开交,静观他们的厮斗。

当嘉靖帝听严党分析“改稻为桑”能带来几百万两的白银的收益时,一拍大腿,定为国策,下令在浙江推行。

既没有调研也没有考察,更没有试点,一帮对下情不够了解的官僚,在一室之内,就做出了天大的决策。

嘉靖听到可以赚钱弥补亏空,下了最终的决定,殊不知这已为东南的浙地,带来了无妄之灾。

浙江一波三折

浙江一把手胡宗宪看出了这个国策是死棋,官员有私心,百姓害怕饿死,清流要掣肘。

浙江的老百姓不同意,抵死抗争国策,才有了齐大柱等人反抗。

杭州知府马宁远,以马踏秧苗的极端方式,强制执行。可胡宗宪的下属戚继光,又将军士和马匹撤回。

这两人都是胡宗宪的部下,胡宗宪这样做,是他对“改稻为桑”的根本否定。但碍于“国策”,碍于师尊严嵩,他只好以这样一种方式软抵抗。

小阁老不能坐视不管,于是绕过胡宗宪给郑必昌、何茂才写信,让他们淹了九个县。

郑、何二人,和织造局杨金水公公、富商沈一石,一起策划了“毁堤淹田”的对策。

这群人不知道这是作孽吗?

但他们有私心,要低价兼并土地,反正有国策的大帽子,是宫里皇上决定的,所以做得理所当然。

沈一石牵扯出宫里

“改稻为桑”,危害不仅于人为的水患,还影响胡宗宪的抗倭大业。

原本倭寇中就有大明自己的流民,都是因为时局所迫,吃不饱饭,才不惜落草入寇。如今毁堤淹田,更民不聊生,胡宗宪说,浙地的倭患,还要因此再肆虐数十年不休。

嘉靖当然明白孰重孰轻的道理,抗倭是放在第一位的,胡宗宪被他从改稻为桑的困局中摘了出来。

之后“改稻为桑”造成的肆虐就更大更广,完全不符它的初旨。

相反,沈一石打着织造局的旗号去买粮,最后他索性将粮食用朝廷名义,赈灾了,来安抚东南局势。

可这时嘉靖帝算计的,却是如何抄没沈一石的家财,为抗倭筹措军费。

年初的一个庙堂决定,就让明朝的东南不稳,万民受灾。

沈一石一案最终将严党、织造局、嘉靖全部拉下水。

杨金水不惜装疯,替吕芳、嘉靖背锅,背后的贪墨,皇帝小金库的事情都不了了之。

沈一石的案子牵扯了众多严党,清流也没有闲着,在嘉靖面前拱火,为的要将严党拉下马。

失败的结局

从浙江到朝廷又开始了新一轮斗争,清流赵贞吉依然没有完成改稻为桑的任务,国库亏空怎么办?

严嵩提出了鄢懋卿巡盐,钱要回来了,结果出乎严嵩的意料。因为严党贪墨的钱超出嘉靖的预期,让道长大发雷霆,大叫“朕的钱!”

从这一刻起,嘉靖下定了决心倒严,执政二十多年的严党轰然倒下了。

嘉靖恐怕此时在心中,已将一切罪责都归于严党,依旧不愿承认自己的过失。其实严党正是凭借逢迎圣意而屹立多年的。

嘉靖帝自己也知道,任用严党、一心修道等事,确实是自己为政中的污点。

一个普通人认个错,就过去了。但是君父,除了自身“天命授予”的自傲,还有身在高位不胜寒的自怕。

于是他将一切的错误都,责于群臣,将罪恶的恶果,付于生民。

一切都是威严权重,危若累卵的皇权的发展必然。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