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能成为千古一帝的皇帝还是大有人在的,但能做到不杀功臣的千古一帝那就少之又少了。


当然,比起秦始皇来,多少个千古一帝在他面前都得略逊一筹。

不杀功臣的 “千古一帝”,死后33子女竟全遭杀害,无一幸免

更何况秦始皇还是那个不杀功臣的千古一帝。


这位帝王身上的光环实在太多了,可是咱这位迷人的老祖宗生前有多风光,死后就有多悲惨。


不仅是自己建立起的丰功伟业被败光了,就连33个子女也全部被杀。


这份惨剧如果让一个人经历,那得多么的心痛。


到底是谁杀了他的子女?这些子女的缺失又是如何动摇了帝国的根本?

不杀功臣的 “千古一帝”,死后33子女竟全遭杀害,无一幸免

不杀功臣的千古一帝


咱这位迷人的老祖宗所立下的丰功伟绩,相信每一个国人都能数上那么一两条。


什么华夏一统,车同轨,书同文,都是老祖宗信手拈来的妙笔。


当然了,老祖宗身上除了光环还有骂名,很多人说他是暴君,是苛政之虎,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15年就玩完了。


这怎么看也不是一个千古一帝应该具有的基本属性。

不杀功臣的 “千古一帝”,死后33子女竟全遭杀害,无一幸免

夸他的人多,骂他的人也不少,可偏偏没有一个人敢指责老祖宗杀功臣。


因为,秦始皇压根就不屑这样干。


在他手下那真是武将璀璨,文臣如星,随便拎出一个都是享誉历史的大人物。


王翦、蒙恬、蒙毅、李斯哪一个不是功高震主的人物,可偏偏他们在始皇帝面前不具有任何威胁。


始皇帝活着的时候能够与他们和平相处,也能够驾驭每一个能臣武将,始皇帝临死之际也不忌惮他们的势力,更没有下诛杀功臣的命令。

不杀功臣的 “千古一帝”,死后33子女竟全遭杀害,无一幸免

仅仅是这份胆魄与信任,就让任何一位千古一帝汗颜,估计刘邦、朱元璋与他比起来只能算是千古小弟而已。


始皇帝虽然死了,但他的子女还活着。历史虽然没有准确的记载下始皇帝有多少子嗣,但数量肯定不少。


这些子女都是皇族,理应受到保护。那些受过始皇帝恩惠的大臣武将们也会保护他们。


可是始皇帝的子女没有落一个好下场,史记当中记载。始皇帝至少有33位子女被杀害,无一幸免。


这不禁让人感到好奇,是谁下的杀手,竟敢动始皇帝的后代?答案可能超乎想象,因为动手的人是胡亥。

不杀功臣的 “千古一帝”,死后33子女竟全遭杀害,无一幸免

胡亥的残忍


沙丘之变发生的时候,赵高推出来的是胡亥,可能有人认为胡亥年龄小,受赵高的把控。


不过,胆再小的人也会通人性,更何况身处帝王之家的胡亥了。


始皇帝虽然没有留下遗诏指定继承人,但明眼人都知道扶苏是最合适的人选,帝国理应交到他的手中。


这对百姓,对群臣都是有好处的。

不杀功臣的 “千古一帝”,死后33子女竟全遭杀害,无一幸免

结局却是坐上皇位的是胡亥,掌握权力的又是一个阉人。


胡亥知道自己得位不正,赵高也知道自己祸国殃民。二人一合计就得剿灭所有的反扑力以保证自己的位置能坐稳。


最大的威胁扶苏已经被他们逼得自杀,可扶苏死了,不代表是皇帝的其他子女就会安分。


这就得趁着朝局还混沌之际痛下杀手,把其他的隐患一并解决。


赵高提议,胡亥批准,始皇帝的33个子女全部被二人斩杀于咸阳,当然十公主是死在外边的。

不杀功臣的 “千古一帝”,死后33子女竟全遭杀害,无一幸免

除了这些子女没捞一个好下场以外,蒙恬、蒙毅哪怕是李斯都被二人联合绞杀。


皇室宗亲以及文臣武将被杀也就意味着帝国失去了支柱,这时候国家刚刚统一,局势铁定是不稳定的。


秦国能昌盛除了变法,还有老秦人的团结。


什么是老秦人,赢氏一族就是老秦人的核心。


但胡亥把核心给杀光了,谁还能统领老秦人,谁还愿意为赢氏一族卖命?这不就是自掘坟墓吗?

不杀功臣的 “千古一帝”,死后33子女竟全遭杀害,无一幸免

胡亥想要的是安稳,没想到失去核心之后,他连谈安稳的资格都没有。


帝国各处爆发农民起义的时候,老秦人已经无力可出,能臣武将也大多被杀光,再想评叛只能靠赵高这样的小人去了。


结局自然可想而知,但如果当初继承皇位的是扶苏,那么他肯定不会伤害同袍。


在他本人才能的领导下,再加上老秦人的辅佐,帝国别说存在15年了,就算150年都有可能。


可惜的是抢了皇位的是胡亥和赵高,这俩人好事不做净干坏事,白白葬送了大一统王朝的好机会。

不杀功臣的 “千古一帝”,死后33子女竟全遭杀害,无一幸免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