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对想买新能源车的人来说,或许是“最后一个免税窗口期”——根据此前财政部等部门发布的政策,2026年1月1日起,新能源汽车将结束自2014年以来的免征车辆购置税优惠,恢复征税。不过好消息是,2026年至2027年期间仍能享受“减半征收”的福利,只是多了1.5万元的减税额上限,这也让不少消费者开始盘算:明年买车到底要多花多少钱?哪些车型更划算?


明年买新能源汽车要多花多少钱


先把政策核心讲清楚。目前新能源汽车完全免征10%的车购税,比如买一辆20万元(不含增值税)的新能源车,能省下2万元税款;但2026年起,实际税率降至5%,不过每辆车的减税额最多不能超过1.5万元。这里要注意,车购税的计算基数是“购车全部价款(不含增值税)”,所以不同价位的新能源车,2026年的缴税成本差异会很明显。

举两个常见例子就好懂了:如果买一辆30万元(不含增值税)及以下的新能源车,比如20万元的车型,按5%税率计算,需缴1万元车购税,比现在多花1万元;要是买的是30万元刚好达标的车型,减税额正好1.5万元(30万×10% - 1.5万=1.5万),实际缴税1.5万元,比免税时多花1.5万元。但如果买的是超过30万元的高档新能源车,比如50万元的车型,缴税金额就得按“10%税率计算后减去1.5万”来算,即50万×10% - 1.5万=3.5万元,比现在多花3.5万元,而且价位越高,多花的钱越多——要是买100万元的豪华新能源车,2026年得缴8.5万元车购税,比免税时多花8.5万元。

为啥要设置1.5万元的减税额上限?财政部此前解读时提到,主要是为了避免高档豪华新能源车“挤占太多优惠资源”。现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明显分化,既有十几二十万的家用车型,也有上百万的豪华车型,要是完全“一视同仁”减半征税,高价车型能享受到的优惠更多(比如100万车型减半能省5万,远超普通家用车的优惠),反而不符合“政策公平”的原则。设置上限后,30万元以下的家用车型能充分享受5%的税率优惠,而高价车型则需要承担更多税款,也能引导优惠资源向普通消费者倾斜。

从行业角度看,这次政策调整其实是新能源汽车“从政策扶持转向市场化”的必然。自2014年免征车购税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起步走到全球领先,2025年1-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已分别达到823.2万辆和822万辆,同比增长近40%,新车销量占比更是高达45%,相当于每卖两辆汽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随着产业成熟,逐步退出全额免税、保留适度优惠,既能减少财政压力,也能倒逼车企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而不是依赖政策红利,这对行业长期健康发展其实是好事。

不过对消费者来说,当下最关心的还是“要不要赶在2025年年底前买车”。如果预算有限,想买30万元以下的家用新能源车,2025年买车能省下1万-1.5万元的车购税,确实是不小的优惠;但如果暂时没有迫切用车需求,或者更看重新款车型的技术(比如即将落地的固态电池车型),2026年买车也不算亏——毕竟5%的税率仍比传统燃油车的10%低一半,而且政策明确优惠会延续到2027年,不用太担心“突然全额征税”。

还要提醒一句,政策里的“购置日期”是以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或海关关税专用缴款书等有效凭证的开具日期为准,所以如果想赶2025年的免税末班车,得注意在12月31日前完成开票等手续,避免因流程延误错过优惠。

总的来说,2026年新能源车恢复征收车购税,确实会让购车成本有所上升,但“减半+上限”的组合政策,还是给普通家用车留足了优惠空间。对消费者而言,不用盲目跟风“赶末班车”,更应该根据自己的用车需求、预算和车型偏好来决定——毕竟买车是长期使用的消费品,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划算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