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微短剧行业内容创作的多元化与精品化趋势日益明显。澎湃短剧频道x有戏栏目推出“微剧评”专栏,携手高校专业力量,借助DeepSeek开展AI共创,探索微短剧文艺评论的新视角。本篇聚焦武侠题材微短剧《大宗师》。

出品 点众短剧/集数 40

当微短剧成为文化表达的新阵地,《大宗师》以独特的艺术笔触,勾勒出一个充满深意的“天井江湖”。

剧中,“天井”这一徽派建筑元素被赋予了深刻的权力隐喻:“劈挂门”有着严格的等级阶序,弟子们未得允许不能私自修炼外门武学;而掌门掌握“劈挂掌”的完整传承,还以“天选之人才可窥全貌”这一天赋决定论说辞维护权威。虽然这些情节在武侠剧中较为常见,却也反映出门派严格的等级尊卑。

《大宗师》的反派角色赵康幼时被“劈挂门”收留,作为掌门师兄的亲传弟子,却因武学天赋不足,长期承受同门冷遇。后来,他因儿子赵贤被武林盟选中而野心膨胀,通过威胁师兄凌云出售武馆、出让门主之位,以及在言语上炫耀儿子等行为,展示自己已不再是过去的“弱者”。然而赵康却不曾想到,武馆买主正是凌云失散多年的儿子陈寻(幼时名为凌风)。后来,他为提升武学境界和反抗师兄,转而勾结倭寇,沦为真正的反派。

尽管在观众看来,赵康跋扈无理、行凶作恶,但若换一种视角审视,他何尝不是因为早期的压迫,才选择了后来的爆发。此外,剧中赵康与倭寇密室交易、权谋斗争的场景,也使作品超越类型叙事,增添了现实批判的厚度,展现出短剧作为文化载体的思辨潜能。

然而,微短剧短、频、快的特质,也导致叙事高度压缩。比如陈寻在某次战斗中,突然获得一种未经铺垫的强大能力,借此扭转战局,使得剧情发展稍显突兀,缺乏连贯性与合理性。同时,为展现主线情节,配角的形象塑造常显单薄。比如陈寻身边的随从阿虎,自出场便始终承担传递消息、辅助战斗的功能,全剧未交代其身世背景,也未展现其性格层面的成长变化。他的存在如同剧情链条上的固定零件,缺乏立体丰满的形象刻画。

尽管《大宗师》受微短剧创作制约存在一些瑕疵,但其凭借武侠故事对现实症结的精准映射,已彰显出独特的艺术价值。无论媒介如何更迭,权力批判与人性思考始终是艺术创作的永恒命题。而武侠短剧的未来,或许正藏在这种将传统美学与现实观照熔铸一炉的创新实践中。

作者:曹尔格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23广播电视学

指导老师:孟筱筱

技术支持:DeepSeek×派生万物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